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性能与应用技术研究

时间:2022-05-07 10:53:17

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性能与应用技术研究

【摘要】:我国部分地区由于交通量大,超载车辆较多,过早的造成了路面的损害。为解决这一现象,许多沥青路面工程采用添加改性剂来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尽管我国在沥青路面改性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改性剂有毒害作用,污染环境等缺陷,因此寻找更有效、更优越的改性沥青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TU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对建筑材料性能、铺面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机场跑道、重交通道路等。于是改性沥青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高聚合物类改性剂、微填料类改性剂、硫磷改性剂等,可改善路面流变形,也可增加其抗拉强度。除上述改性沥青外,天然沥青目前被许多国家广泛使用,其中以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为代表。本文结合具体的试验段施工情况,对TLA改性沥青进行了研究。

1、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的试验研究

1.1、TLA 天然沥青性能试验

沥青的聚合程度和纯净度、以及软化点的高低和灰分含量的多少决定了天然沥青的基本性质。因此对湖沥青的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如表1

表1沥青质量检测结果表

1.2掺TLA改性沥青性能试验

以中海70#沥青为基质沥青,TLA 湖沥青与石油沥青的掺配不同比例,通过对性能试验结果分析得出:随着湖沥青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软化点升高,针入度降低,高温性能得到了改善;改性沥青的密度逐渐增大;受存在的矿物质影响,改性沥青的延度不能被拉伸。

2六河路特立尼达湖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工艺

室内试验研究证明,将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应用于公路维修养护工程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下面根据六河路施工过程中对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的研究,阐述了其面层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2.1 工程概况

依据桂高投工〔2011〕216号文,由于六河路地处广西与贵州交界之地,云贵高原边缘,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且高温持续时间长,全年降雨量大且集中;且桥隧比例大,长大纵坡多;从原有的二级路行车情况来看,随着近年经济增长,重载、超载车辆较多,重载、超载率逐年增高。因此,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害能力在六河路路面建设中备受关注。

2.2室内试验结果

基于特立尼达湖沥青(TLA)特殊的成因和组分,六河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六河三办、新疆昆仑路港工程公司在№LH-C合同段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采用特立尼达湖沥青(33%的TLA掺量,在沥青拌和场现场进行改性加工)开展了湖沥青混凝土铺筑路面中、上面层的试验路施工。表1、表2为路面工程中使用 TLA 改性沥青混凝土汇总表。

TLA 改性沥青混合料为骨架结构,骨料要求坚硬、耐磨,针片状颗粒含量少;粉料需干净、疏松;细集料需清洁、含泥量少。

表1湖改性沥青中面层试验段抽提试验结果

表2湖改性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抽提试验结果

从中面层的抽提试验来看,除K70+700~K71+250段油石比偏低,局部级配组成不佳。从上面层的抽提试验结果来看,各试验段的油石比和级配组成变异性少,质量波动不大,符合质量要求。但综合分析现场情况及检测数据试验路段的检测项目基本符合评定标准的要求。

2.3沥青混凝土施工

TLA沥青混凝土施工应控制好各工序质量,按照正常工序进行。包括:TLA改性沥青制备、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检测、养护。表3、表4分别为AC-13型25%TLA+75%AH-90#(中海)TLATLA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AC-20型25%TLA+75%AH-90#(中海)TLA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检测结果汇总。

表3 TLA 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质量检测结果

结论

通过对TLA改性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路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沥青的高温性能随着掺量的增加,软化点升高得到明显的改善。

不同基质沥青的TLA改性沥青性能基本接近。

相比较基质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稳定度得到了提高,因此说明改性沥青可提高混合料的稳定度。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未冻融强度和冻融强度随着湖沥青掺量的增加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说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得到加强。

但同时评价路面抗车辙等性能,沥青原材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是使用了性能优良的湖沥青就能保证抗车辙性能好,还需要综合考虑混合料的集料级配、施工工艺与质量等等,特别是集料级配也是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赵庆国,朱建民,倪立宾等.用天然沥青改善沥青路用性能的研究.中国公路学会2001年学术交流论文集.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55-159

倪富健, 赖用满, 沈恒 等. TLA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 2005,22(1): 13-16

沈金安. 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的性能. 中外公路. 2000, 20(3): 30-32

沈金安.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03-400

上一篇:浅谈CAD数据与GIS数据交换方法 下一篇:全域城市化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