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算”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07 02:33:52

“验算”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验算”是数学计算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它的原理在于由果溯因。在语文教学中,应用“验算”的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检测答题正误,明辨问题是非,同样可以起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

一、迁移法活用

正确运用迁移的规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既可以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又可以充分发挥正迁移的作用。以语境迁移为例,如解释“但手熟尔”一句的“但”,有的学生往往误以为“但是”。对此,倘若教师仅从答案本身要求出发,不从方法上去指点,那么,学生还是有点困惑。教学中,针对此类现象,引导学生从语境出发,用迁移的方法将《口技》中的“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与“但手熟尔”作比较,启发学生联想,学生就会在混乱的思维中清醒认识,在似是而非的答案前豁然开朗。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又能盘活学生的知识储量。这种语境迁移的形式表现为课外与课内的有机结合、课内向课外的有效迁移。

二、排除法逆用

例: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运用象征的手法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B.《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C.《活板》一文紧扣“活”字这一特征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体现了雕版印刷术的优越性。

D.《孔乙己》写于前夜,是作者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的战斗檄文。

这道题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对有关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由于学生对文学常识知之甚少,有选B,也有选D。教学中,以选B为例,引导学生在复查时将另外三个自以为正确的选项逐一排除,然而,发现选项C不能排除。因为,《活板》一文中体现的是活板印刷的优越性,而非“雕版”。显然,答案应为C,而非B。排除法的逆用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体验,促使学生由困惑变为清醒,化错误为正确,由失败转为成功。这种方法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大有裨益。

三、还原法运用

“还原法”是利用教学规则和方法,来实现数值的还原互逆得到正确的数值。尤其是对于理解句子含义,运用“还原法”有助于学生从整体原理出发,把握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句子在语篇中的含义和作用。例如,在题为《你的眼泪,我的成人礼》文后有这么一道题:你怎样理解“这眼泪,才是生活送给我的真正的成人礼”这句话?对此,有的学生据词论意,给出“眼泪让我长大了”的答案。如若在复查时能将此句还原到课文中去思考,不难发现,原来是男生感动的泪水让我明白了尊重别人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的道理。换言之,男生的泪水让“我”学会了理智地去处理事情,因而觉得自己长大了。只有如此,运用“还原法”才能提炼出句子的真正含义。因此,指导学生复查时,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考量部分在整体中的意义与作用。这样,才能有效杜绝以偏概全的错误。

四、推敲法择用

所谓推敲法,即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选择恰当的思维策略,实施有效的思维监控。简言之,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择定正确的路径,评估结果的正确性。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择用推敲法,可以防止学生思维窄化,从而,提高复查的效率。推敲的过程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也是思维聚合的过程。学生只有经历由发散到聚合的思维过程,才能确保思维的缜密性。反之,由聚合到发散,不仅可以扩大思维的发散量,而且还可以加强思维的流畅性。因此,择用“推敲法”既能裨补阙漏,又能规范答案。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地将那些孤立而散乱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在开放思维的基础上形成明确而集中的有序思维,这样,才能确保思维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验算”,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展拓学生的视野。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方法的指点。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忠义初中

上一篇: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感悟 下一篇:实施“赏识教育”,让学生有尊严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