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创新生力军 创客:We are Maker

时间:2022-05-06 10:40:55

手机创新生力军 创客:We are Maker

创客概念来源于英文Maker和Hacker两词的综合释义,指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他们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

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不断浓烈,使得创客这个群体加速走进大众视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创客”一词首次“闯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令众多创新创业者充满憧憬。

艾媒咨询CEO张毅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表示,近年来,国内创客的环境越来越好。不论政府还是大型科技企业,在资金和政策支持上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以北上深为中心,正带动创客运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很多创客正在陆续走上创业的道路。

那么,在普通人看来充满神秘感的创客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创客与创业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未来,创客的路在何方?

创客变迁

创客的共同特质是创新、实践与分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相反的是,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以及各不相同的特长。

最早,创客更多的是从开源硬件开始的。2006年,国内第一版开源硬件Arduino在北京被打上了FlamingoEDA的商标,被视为中国开源硬件运动的启蒙,开启了中国创客1.0时代。2008年,现全球5大开源硬件供货商中的Seeedstudio和DFRobot分别在深圳和上海创立。2010年年底,上海、北京和深圳的开源硬件社区陆续建立了创客空间。这个阶段创客还是一个爱好相近的小众群体,游离于大众视野之外。

2012年,由硅谷兴起的智能硬件创业风潮席卷全球,基于硬件设备+互联网+大数据的创新应用也此起彼伏。全球创客空间内,充斥着全球范围内基于开源硬件的量化自我、智能硬件及各种新硬件的第一批玩家和创造者。创客进入从社区到硬件创业的2.0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底到2014年底,超过1000家智能硬件创业公司在中国诞生,其中超过200家获得融资。同一时间内,受到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创客运动的影响,以及“创客”在各主流媒体和科技媒体的大量曝光,开始兴起各地区创客空间。到2014年底,各地创客空间总数超过了50家,并根据各地不同的产业特色以不同的形态呈现。

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革,使得传统的实验室边界逐步“融化”,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在万物互联的革命浪潮下,手机设计与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土壤,吸引了大量创客在这里生根发芽。

创客有望给中国创新带来三种东西:潜力无穷的产品、致力创新的精神、开放共享的态度。北京创客空间创始人王盛林更是认为,在“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一系列政策利好下,未来5年中国创客运动将进入上承互联网和各传统产业,下接整个大众的新时代。

创客与创业

现在我们谈及创客,便会自然的联系到创业。其实在创客的世界里,他们虽然不排斥商业化,但商业化并不是他们的全部,分享成为更具意义的事情。在很多创客的眼中,沃兹尼亚克要比乔布斯更具创客精神,虽然乔布斯在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上堪称完美,但他在乐于分享上面落后沃兹太多。而有关创业与创客的争论更是在众多创客空间讨论中司空见惯。

程晨是国内知名的创客布道师,在开源硬件、3D打印、机器人、物联网领域编著翻译出版多本相关图书。他表示自己是坚决不创业的创客,与创业相比做创客教育培训工作,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创客梦想更有意义。

更有相关人士指出,结果导向还是享受过程是创业与创客最大的不同。创客就是玩,而创业则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两者并不宜直接画等号。

也有相关人士表示,在生活环境的压力下,创客的目的就是创业,只有创业成功了获得经济自由才能更好的做创客。

张毅表示,现阶段创客和创业两者有很大的交集,并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从政府的角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个目标都很重要。大众创业可以直接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而激发起全民万众创新的风气则有助于不断推动大众创业的发展。

星火燎原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创客运动最热烈。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拥有强大的创新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这些是创客们生根发芽壮大的重要土壤。

南京创客空间创始人郑岩峰将商业化项目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想法――原型――产品/商业模式――市场。此前社会资源都集中在产品/商业模式阶段和市场阶段,但是没有“想法―原型“这个土壤,是不会有产品这个结果的。

今年年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

创客有望成为互联网创业的下一个金矿,更是激发整个民族创新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能否成真还需要来自政策层面的更多扶持与引导。

上一篇:信息安全技术还要迈过几道坎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