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赴韩留学评说

时间:2022-05-06 09:59:50

中国人赴韩留学评说

女大不利因素影响赴韩留学

笔者认为,客观存在的几大不利因素限制了赴韩留学局面的进一步展开。

教育交流与合作上的信息不对称,即由于双方的信息沟通意愿不够强烈或渠道不畅通而导致信息获取量存在差别。例如,韩国著名大学均设立了针对国际留学生的奖学金制度,以吸引全世界优秀的学生来深造,有的甚至专门针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提供特别的奖学金。又如,延世大学设立的“冠廷中国青年领导者奖学金”,每年资助30名优秀中国毕业生赴韩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再如,梨花女子大学设立的“梨花全球合作项目”(EGPP)提供的是全额奖学金,其目的是为有关各国培养未来的女性领导者。此外,浦项工科大学也设立了很多丰厚的奖学金接受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项目等等。而在中国国内的留学市场上.我国的留学主体群似乎较少地能看到韩国大学以上种种条件优越的奖学金信息。

中国的留学主体群对韩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视很不够,或者说,中国的留学市场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智消费的状态(应以留学环境和留学效果作为选择留学目的地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盲目跟风,完全将目光集中在英美国家)。当然,他们的这种偏见似乎不只是针对韩国,有时候是针对大部分亚洲国家的。但这样的偏见也显现出我国留学群体视野存在着一定的狭隘性和出国的盲目性。

韩国大学授课语言大部分仍为韩国语,英语授课比例小的现状总体来讲大大影响了留学生的积极性。这已经得到了韩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例如首尔国立大学能够用英语授课的专业只有26个,延世大学也计划在2010年将英语授课比例提高至4成。

学历学位互认关系尚未正式确立。由于高等教育制度不完全相同,目前韩国学历学位互认等问题的主动权在各个学校,各校可以自己承认学分。韩国教育部除制订政策之外,不作更多干预。然而,这种做法在客观上导致了两国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标准不统一,因而阻碍了双方高校联合培养和合作办学的发展规模。

赴韩留学潜力巨大

需要注意的是,不利因素的存在并不足惧。我们更应该看到,赴韩留学的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而这主要有赖于以下几个条件。

韩国与中国是地域和文化的近邻,中国留学生在韩国一般不会遇到在西方国家里的文化;中击。没有文化冲击,充满亲和力,应该是赴韩国留学的最大优势之一。同时.中韩两国经贸关系日新月异,势必推动双方不断加深理解和信任,并进一步发展包括教育在内的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

韩国高校总体上都比较重视与中国发展合作关系,致力于改善环境,提升国际化水平.以期招收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据统计,迄今为止已有130多所韩国高校与我国170多所高校签订协议并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在这众多的韩国高校中,位于韩国大田的培材大学尤其引人注目,原因在于该校将国际交流的着眼点放在中国。据了解,该校校长上任不到1年半即遍访中国的26省市.并与中国著名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目前该校在每年的专业招生计划中,还特别针对中国留学生预留部分奖学金名额。该校校长以如此独到的眼光和有力的举措堪称韩国高校在对华交流方面的典范。

韩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明显。据了解,韩国大学尤其在理工科专业上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其干细胞研究、信息技术、电子,汽车、造船、钢铁和化工等产业在世界上都居于领先位置。有的实验室也承担着世界水平的科研课题,例如浦项工科大学下属的粒子加速器实验室。另外,韩国大学的背后均有韩国的大型财团的资助,科研经费充足,教学设施及实验室设备先进,产学研结合紧密。

迄今,中国已与英法德等国签署了类似的互认协议,同时韩国有关领导在今年5月访华时曾主动提出关于签署双方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及加强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建议,而这一建议与中方的想法不谋而合。可以说,中韩两国教育主管部门间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签署应该是大势所趋。

加强双方合作,促进赴韩留学

笔者认为,只要中韩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间加强沟通与合作,充分挖掘潜力,整合有效资源,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赴韩留学都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具体而言,中韩两国有关部门应抓紧做好以下工作。

中韩两国教育部门应尽快推动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签订工作。为中韩教育合作与交流推向高潮铺平道路。同时,要共同努力制订建立教育信息交流平台的方案.籍此改变目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困境,给我国留学群体提供更多更准确的留学信息。

我国有关高校应认真了解韩国合作院校的一流专业、一流导师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合作办法,加大投入;对通过与韩进行学术交流,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明显效果和成绩突出的,学校应从政策和经费上予以特别的奖励和支持。

韩国高校可以考虑经常性地召开在华招生说明会并积极宣传其奖学金项目,还可通过推进与中国合作院校开展实质性地联合培养或学者互访活动,以扩大韩国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可以考虑积极推广培材大学对华招生的经验,每年提前确定好中国留学生的招生计划、奖学金名额等。更为重要的是,韩国高校需要尽快提高英语授课专业的比例,形成成熟而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

总而言之,纵观我国赴韩留学十余年历史,从刚开始的30多人到现在的8900多人,其发展态势看好,潜力巨大。最后,笔者衷心地希望赴韩留学能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希望能借助韩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希望中韩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之树常青。

上一篇:我的南非黑人学生们 下一篇:创新之路,我们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