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火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时间:2022-05-06 07:04:33

电动车火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典型电动车亡人火灾事故调查案例,分析总结了电动车火灾规律和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电动车起火原因及造成亡人火灾事故的原因,并通过对电动车行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提出了预防电动车火灾和减少由此造成的亡人火灾事故的对策。

关键词:电动车;起火原因;预防;对策

按照我国现行技术标准,电动车可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汽车。本文所指的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不包括电动汽车。我国的电动车产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5年国内率先研制出第一辆电动车,1997年成立了国内最早从事电动车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带动了电动车产业化发展。目前,电动车是城乡居民近距离出行较理想的代步工具。2010年,我国仅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产销量接近3000万辆,社会保有量接近1.5亿辆。 在电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技术标准不健全、生产维修质量控制不严格、使用存放方面问题突出等原因,近年来,我国电动车引发的火灾事故激增,亡人火灾事故突出。2008年以来,仅河南省就发生电动车引起的伤人亡人火灾事故8起,造成6人死亡,22人受伤,其中电动车亡人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省同期亡人火灾数的10.0%、亡人数的11.3%,电动车伤人数占同期伤人数的40.5%。

一、电动车行业发展现状及火灾规律

(一)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电动车生产实行生产许可制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网站公布的资料,截止2011年3月30日,全国共有2679家电动车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2010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车产量达2954.4万辆,同比增长24.7%,实现工业产值约700亿元。据业内权威机构预测,2012年,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从近年来国家质检监督部门对电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结果看,全国电动车产品抽样合格率差异较大,合格率基本保持在70%至90%之间,个别地方抽检合格率不足20%。抽查项目的检测结果显示,电动车涉及电气安全指标不合格项目主要包括电气绝缘性能、电气线路敷设、欠压过流保护、短路保险装置等。据电动车行业业内人士透露,河南省电动车市场上无证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约占整个市场销售量的30%。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基数大、增长迅速,假冒伪劣无证产品充斥市场,埋下大量引发火灾的先天患。

(二)典型火灾案例

2008年7月19日1时22分许,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人民路鑫豹自行车专卖店因电动三轮车充电时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造成2人死亡;2010年10月6日5时10分许,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陈砦村村民自建租赁房电动车因充电时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造成14人受伤;2010年11月30日23时45分,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柳林村北二街村民自建租赁房门厅内因电动车充电时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2011年3月,贵州省罗甸县龙坪镇城关加油站对面一住户电动车充电时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较大的社会影响;2011年4月27日1时48分,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陈砦村村民自建租赁房因电动车充电时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据报道,2011年4月25日,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南小街造成18人死亡、24人受伤的火灾也是因为电动三轮车充电时电气线路故障引起。深入分析研究电动车起火原因和造成火灾中亡人的原因,对预防和减少电动车火灾,遏制由此引发的亡人火灾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电动车火灾规律

通过对电动车火灾尤其是由此造成的亡人火灾事故调查,此类火灾存在以下规律: 1、火灾多发生在充电过程中。电动车火灾有发生在行驶中,但多数发生在充电过程中。电动车行驶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车辆电气线路过负荷、短路情况下,由于未安装电气安全装置或电气安全装置不合格,不能及时有效切断电源,大电流引燃绝缘或其他易燃可燃材料所致。充电过程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动车自身电气线路短路、充电器线路过负荷、电动车电池故障引起。河南发生的4起电动车伤亡人火灾事故均发生在充电过程中,并且在充电4个小时以上时间段。

2、火灾发生地点多在建筑首层室内。由于电动车具有自身较重、上下搬动不便,不适宜露天存放的特点,因此,用户夜间通常将电动车搬到室内存放并充电,存放地点多在建筑的首层门厅、走道或楼梯间内,有条件的集中存放在车库、车蓬内。电动车在建筑首层室内充电时,一旦发生火灾,火焰和浓烟将封堵建筑的安全出口、逃生通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河南周口郸城县“2008.7.19” 鑫豹自行车专卖店亡人火灾就是在建筑首层营业厅内充电时发生火灾,造成楼上人员无法沿楼梯逃生;郑州市三起电动车亡人火灾电动车存放地点都是在建筑的首层门厅或楼梯间内,火灾时造成人员无法通过唯一出口进行逃生,造成人员伤亡。据报道,北京市大兴区“2011.4.25”旧宫镇南小街村民自建租赁房火灾中充电电动车也是存放在建筑首层室内,火灾时造成楼上人员无法疏散。

3、引发火灾的电动车多是豪华型电动车。电动车一般可分为豪华型、普通型、前后避震型、轻便型四种。近年来,豪华电动车的产销比例越来越高。豪华电动车围档、座垫、灯具大量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这些高分子材料燃烧性能好,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豪华电动车的弊端主要有:电气线路一旦起火极易引起车辆起火,车辆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导致人员中毒伤亡。2008年以来,各地引发伤亡人火灾的电动车都是采用大量高分子材料装饰的豪华型电动车。

4、火灾尤其是亡人火灾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08年河南周口郸城县鑫豹自行车专卖店第一起电动车亡人火灾起。以参与调查的电动车伤亡人火灾为例,2008年发生伤亡人火灾的1起,2009年达到3起,2010年4起、2011年前4个月就发生2起。可以预计,随着电动车社会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如不彻底解决电动车监管不力的局面,全面提高和改进电动车产品质量,规范存放充电日常管理,电动车火灾数量必将会继续快速上升,亡人火灾甚至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将无法避免。

二、起火原因及亡人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电动车生产技术标准主要有《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和《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24158-2009)。前者规定了电动自行车是指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20km/h,整车重量不大于40kg的电动车,超过上述车速和整车重量的电动车适用后者。由于依照《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将纳入机动车管理,社会反响巨大,在《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后,国标委即决定暂缓电动轻便摩托车相关条款的执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电动车最高设计车速和整车重量均超过了电动自行车适用的标准,但生产时又未执行设计标准更加严格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从而在生产源头上导致先天性火灾隐患大量存在。

(一)起火原因分析

电动车工作原理是充电器给充电电池充电,充电电池经过控制器给电机送电,电机放置在后车轮中,电机的旋转带动车辆的行进。电动车的控制器连接一个调速手柄,转动调速手柄可以让控制器测到不同的电压值,控制器根据电压值大小,模拟调节输送给电机电压的高低,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电动车中的主要用电器件有控制器、充电器、充电电池和电机等。引起电动车起火的主要原因有电气线路短路、接触电阻过大、过负荷以及电池发热爆炸起火等。

造成电动车起火的深层次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1、电气安全保护装置不能发挥作用。按照《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控制器应当具备欠压、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但此要求为推荐性条款。由于有着更高技术要求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等4个技术标准涉及电动轻便摩托车内容暂缓施行。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有的在生产过程中不安装短路保护装置,有的即使安装了短路保护装置,也未接入到线路中或维修过程中被擅自拆卸,导致使用中的大部分电动车不具备短路保护功能。市场上,相当一部分电动车欠压过流保护技术指标不合格。

2、主要电器器件技术指标不匹配。控制器、充电器、电机、短路保护装置之间技术指标应相互匹配,但少数生产厂家为了减少生产环节,压缩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或由于缺乏技术力量,不能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造或采购不同规格型号的控制器、充电器、电机,做到控制器、充电器和电机之间技术指标的相互匹配,人为埋下了不安全隐患。

3、 充电器、充电电池产品不合格。一个合格的充电器应当具备智能多段充电模式,有欠压、过流保护电路,并与电动车的电池相匹配。而不合格的充电器,在充电电池充满后,由于不具备智能充电功能,不能进入浮充阶段,而继续对充电电池进行大电流充电,导致充电电池高温,容易引起线路起火或电池发热爆炸。

4、生产装配线路布置不规范。部分企业未按要求选用合适线径线路,线路接插件不具备防水、防潮等功能,随意挑选线路,并且不设置保护装置,加之不合理的装配工艺,致使主电源线长期处于损伤状态,一旦有高电压或大电流通过,极易与其它配件产生打火,发热,引发火灾。

5、充电时线路安装问题多。在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时,电气线路私拉乱扯,选型不正确,选用线路截径过小,未安装短路保护装置等造成充电线路发热引起火灾。

(二)人员伤亡原因分析

经过对电动车伤亡人火灾事故的分析,电动车火灾导致人员伤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室内存放充电,封堵安全出口。电动车多数存放在建筑首层门厅、楼梯间及走道进行充电,一旦发生火灾,火焰和高温有毒烟气封堵安全出口、逃生通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2、采用易燃材料,释放有毒气体。豪华电动车大量采用高分子可燃材料,发生火灾事故,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极易导致人员中毒伤亡。

3、 疏散逃生不力,容易导致伤亡。被困人员疏散逃生和自救常识相对缺乏,发生火灾盲目逃生、试图穿越起火区强行逃生,造成人员中毒死亡。河南8起电动车伤亡人死者多为老人和儿童。

三、预防对策

通过电动车起火原因和人员伤亡原因的分析,为做好电动车火灾事故的预防工作,控制和减少亡人火灾发生,坚决遏制由此导致的群死群伤火灾发生,全社会应当高度重视电动车火灾的预防,从生产、销售、维修、使用等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全面加强电动车的的监督管理。

(一) 加大行政监管力度,规范行业有序发展。

1、切实把好生产源头关。整顿和规范电动车生产流通秩序,落实电动车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坚决打击和惩治无证生产行为。进一步加大电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提高。

2、制定完善强制性标准。尽快修订《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明确电动车分类标准,从严制定电动车电气安全技术标准,增加限制电动车易燃可燃材料使用量条款,从产品制造上预防和减少火灾发生几率,控制和减少电动车火灾荷载。

(二)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电动车生产厂家应当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在未界定电动轻便摩托车适用范围,无执行技术标准的情况下,电动车生产厂家应当建立和修订严格的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在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上设置欠压、过流和短路保护装置,选用合格电气线路,并规范敷设,控制和减少易燃材料使用,提高电动车安全系数。

(三)规范使用领域管理,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1、购买车辆时,要看品牌查装置。消费者在购买电动助力车时,要注意选择具有生产许可证、市场知名度较高、知名品牌的电动车,同时注意查看电动车是否具备欠压、过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护功能。

2、使用车辆时,要勤检查常维护。电动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故障,在维修过程中,要选择专业的维修机构或人员,不得擅自拆卸电气保护装置,确保电气线路和保护装置完好有效。

3、存放车辆时,要加强车辆管理。实行集中存放的场所,电动车和自行车分开存放,并按照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不得在建筑首层门厅、走道及楼梯间内存放电动车。城中村自建房集中存放电动车的房间设置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防火门,配备灭火器材。

4、车辆充电时,要规范布线限时间。车辆充电时应尽量在室外进行,或将电池拆下单独充电。充电线路要选择合适的线径,线路敷设应固定安装,要加装短路和漏电保护装置。车辆充电应避免充电时间过长,应当按照说明书得规定进行充电,充电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10个小时。

上一篇:浅谈关于高速公路BOT项目管理的程序及应用 下一篇:探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