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探究

时间:2022-05-06 04:12:18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探究

摘 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整个社会都打上了工业发展烙印的情况下,把生态理念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来,可以有效地改善工业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从环境艺术和生态学基本原理入手,探讨了环境艺术中生态理念运用的依据和思路,希望能为环境艺术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环境艺术;生态理念;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94-01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形式,它的本意是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涵盖了环境、艺术、设计三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既有各自的定位,又有紧密的结合。

在一定的环境中,设计者既要考虑自然的限制,又要合理考虑艺术的合理布局,例如建筑的风格、雕塑的类型、色彩的运用、环境的承载力等,这所有的因素杂糅起来,就是艺术与设计理念的综合。几乎所有的环境艺术设计都要求环境与美感的结合,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规划、色彩掌控、成本预算、理念运用上,能够做到运用自如,胸有成竹。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含义及特征

生态学是由德国科学家在1866年提出的,它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外界环境关系的自然科学,它强调社会的良性生态循环,提倡生态的价值观和生态美学观。生态理念运用到环境设计中来,强调的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和谐,强调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联,强调天、地、人的自然融洽。强调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也可以这样来概括:空间环境的改造,要在保证外界环境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来进行,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一定要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确保生态的良性循环。可以说,生态理念的引入,让环境设计变得更加人性化,这也要求环境设计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把人、物质的塑造和自然的运行看做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没有谁轻谁重,既不能唯“人”论,也不能唯“物”论。

环境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具有以下特征:高效、多样、科学。高效,是指杜绝粗放、浪费的发展模式,加大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力度。多样,是指环境设计产品的形式多样,消费者具有多样选择权。环境设计工作者可以利用多种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多样消费,当然,多样消费与无节制消费是有区别的。多样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单一消费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把消费方式向有利于环境和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变。

科学,主要体现在环境设计的循环型和可持续性上。人口过多,工业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加大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力度,是最科学的资源利用方法。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一)树立科学的环境设计理念

社会发展证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推动社会变革、改变人们生活环境的关键因素。环境艺术设计要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高新科技的运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为人们创造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环境。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者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的光芒照亮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道路。

(二)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合理运用废弃能源,加快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效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可靠方法。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不但要注意能源的清洁和搜集,还要加大能源回收和利用的力度,要知道,变废为宝不但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美德。

(三)运用天然的材质

天然材质的运用与生态理念最为吻合,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对天然材质有充分的了解,并懂得如何加工、利用好这些材质。只有这样,才能物尽其用,让生态环保理念真实服务于消费者。

(四)注重环保设计的舒适度、高效性

社会文明化程度的加快,让生态理念和和谐理念的结合程度进一步提高,设计师们在追求低消耗、高效率的同时,也要重视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不但要赋予环境浓重的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也要考虑建材、技术、构造等要素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和舒适度,特别是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更要多加人文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要立足社会生态发展的高度,确立环境设计生态理念,广泛应用科学技术,不断促进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鹏.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中国农学通报.2009.(07).

上一篇:对艺术本质中形式美的理解 下一篇:论《世说新语》山林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