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节能存在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5-06 02:54:52

对建筑节能存在问题的探讨

摘要:近二三十年来,在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中,人们明显可以看出,建筑节能是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热点,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各发达国家为此已经进行了长久的努力,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建筑节能的组成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建筑节能中的管理、培训、材料、施工等几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剖析探讨,以期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型能源;保温技术;节约型工地

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建筑节能是国家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节能始于20世纪80年代,比较偏重于北方地区采暖住宅节能。在80和90年代分别制定了重要的建筑节能标准,主要措施是增加门窗气密性、改善墙体保温、加大维护结构的热阻。近年来又制定了民用建筑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并在“建筑节能十一五计划纲要”中制定了我国未来建筑节能的目标。

一、建筑节能的基本组成

(一)建筑物本身节能

建筑物的朝向和形状是影响建筑物节能的重要方面。同样平面性状的建筑物,南北向比东西向负荷少,特别是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主朝向面积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故建筑物首先应采用南北朝向;在建筑物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建筑物外表面越小,冷(热)负荷越小,故应尽可能采用表面小的圆形或方形建筑。其次,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也是影响建筑物节能的重要方面。围护结构采用前速外表面可反射太阳辐射热,减少壁面得热。

(二)系统节能

建筑设备的节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空调(机械)设备系统的节能。首先我们要注意空调系统能源的有效利用;其次要合理降低超室内温湿度标准;再次在空调设计中要考虑空调系统的节能;最后要注意设备的选型和安装。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1)节能概念:通过智能化控制、变频装置、新风装置、冰蓄冷装置对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合理用能改造;等。(2)节能效果:空调系统节能率在20%以上。

太阳能节能技术:节能概念:将太阳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源并加以利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光能和光电两大类。把太阳能转换成热量属于光热技术,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属于光电技术。

二、建筑节能存在问题剖析

当前,人们将焦点更多地聚集在了建筑物的节能上,而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工地节能。这是由于建筑施工是一个动态过程,工地的存在具有暂时性特点,随着施工由开始到结束,工地最终要被长期存在的建筑物所取代。其实,建筑施工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过程。大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指挥,对不同专业公司的组织调度,不同工序的先后安排,建材的采购、储存、运输、使用,机械设备的保管、使用,小到一钉、一铆的管理,一度电、一滴水的使用,都与节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不但要重点抓维护结构等“中端”环节,还要抓工地、使用等“两端”环节,把建筑节能工作向两端延伸,使其涵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对建筑节能进行全方位控制,从而把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一个节能新高潮。因此,建设节约型工地就是建筑节能延伸方向之一。

节约型工地,是指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主、围绕施工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符合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建筑施工方案优化,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开发,以及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等内容要求的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节约型工地其实质就是工地节能。

(一)当前工地节能存在问题

1.施工的参与者对工地节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目前,很多建筑企业比较重视建筑节能,知道工地节能是一件大事,很多工地为节能也更换了节能灯、节水龙头,但仍然有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关键在于很多现场人员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工地的节能问题,或者对工地节能的认识不到位;同时也与现场人员没有足够的节能意识,还未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总之,我国工地节能在当前开展得并不够理想。

2.缺乏有关工地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及相关奖惩制度与激励机制。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已开展了近20年,也颁布了很多建筑节能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但这些都是针对建筑物节能,在工地节能方面目前还是空白。因此,要全面推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把节能工作引向深入,必须及时补充完善建筑节能法律、规范。由于没有工地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措施,使得工地节能成为可为可不为的事情。

(二)做好工地节能,创建节约型工地的建议

1.工地要节能,必须先建设节约型施工企业。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率逐年呈下降的趋势。建筑企业单纯依靠扩大规模来发展壮大,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从企业自身入手,通过节约施工、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要求建筑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重视控制施工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在实践中,始终强调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精细管理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节约、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的目标,探索了一条建设节约型施工企业的新路子。

2.工地节能涉及面广,要从源头抓起,施工企业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开展工地节能工作。建筑工地节能是一个系统的、延续性的过程,涉及面比较广。工地节能应该抓过程,从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地制订施工组织设计,使各类机械和劳动力资源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完全可以解决目前困扰大多数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现场的窝工、机械空转等头疼问题。譬如,实行一定程度的立体交叉作业、制定更加细化的施工进度计划、大力开发和使用环保型工程机械、重视建设副产物(施工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努力提高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的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率等。另外,合理采用先进施工工艺也能使建筑工地节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譬如,采用搭接这种钢筋连接形式,使得钢筋的浪费较大,通过使用钢筋螺纹连接的新工艺,可以大大减少建材的浪费。

3.工地节能关键在于抓好节能措施的落实。(1)施工过程中,坚持科技领先,实现技术节约,实现集约化施工,寻找质量、进度、成本与安全的最佳结合点。(2)强化现场管理,促使工地节能制度化,标准化,减少施工浪费。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特别是大型和特大型总承包工程,要根据现场实际,合理安排施工搭接,避免各专业工种进度发生冲突,使有限的施工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要健全完善现场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特别是对商品混凝土、砂石料等大宗材料要落实专人进行验收和监磅,确保材料质量合格,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政府建筑节能部门要抓好节约型施工典型工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工地节能工作。建筑节能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多,从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检测、竣工验收到投入使用,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建筑节能工程全过程中如何做好管理、监督、服务工作,通过示范工程积累经验,形成示范引路,以点带面的有效机制。同时,组织建筑企业开展创建节约型工地劳动竞赛。结合劳动竞赛,开展创建节约型工地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节约型施工企业建设中的经验和典型,表彰先进,努力营造工地节能,争创节约型施工企业的良好氛围,与建筑企业共同将工地节能活动推向高潮。

进入21世纪,我国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峻问题。随着我国能源的日益紧张,节能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筑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建筑节能已成为大潮流和大趋势。在国内,建筑节能既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国家节约能源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指出,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新的五年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节能目标,我国将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制建设,积极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动建筑向节能、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国际建筑界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趋势,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结语

随着我国对建筑节能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有关建筑节能的法规、标准的颁布,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建筑节能的扩展延伸领域研究的比较少。目前,工地节能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我们也应当能预测到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建筑施工企业共同努力下,建筑的全方位、全过程节能不久将会实现,建筑节能将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上一篇:载体桩在软土地基项目中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房建工程施工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