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的择用有考究

时间:2022-05-06 01:33:39

在一般的歌者眼里,只要有钢琴伴奏为歌声服务,用什么版本似乎都不是问题。但对于有一定造诣的歌唱家来说,不同版本的伴奏对他们的演唱效果具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大部分中国作曲家的声乐作品而言,截止20世纪末,大部分钢琴伴奏谱只有一种版本。而近年来逐渐出现了同一首声乐作品的多种钢琴伴奏版本。这说明不同的人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诠释,以致所编配的钢琴伴奏从和声、音型、织体、手法及复调都不尽相同。如:《山寨素描》(孟勇曲)的伴奏有刘聪版、胡廷江版及张巍版;《断桥遗梦》(赵季平曲)有赵季平版、胡廷江版;《梅花引》(徐沛东曲)有蔡日锡版、刘聪版;《山里人》(苏永进曲)有于洁版、朱嘉禾版、何振京版;《沁园春・雪》(生茂、唐诃曲)有张哲版、蒋龙章版;《赶圩归来阿哩哩》(黄有异曲)有林凯版、霍立版……

同一首作品出现多种伴奏版本证明了其受欢迎程度以及使用率的高低,对演唱者来说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比如赵季平版《断桥遗梦》,伴奏织体深沉、简洁、历史感较为凝重;胡廷江版较为洒脱、风花雪月的味道更浓。也有个别作品不同版本间水平差异较大,伴奏不达意、织体凌乱,甚至谱面上出现明显的错误。

伴奏编配是一门艺术,好的伴奏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反之曲解作品、误导曲意。通常,一般歌手与伴奏者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是正式出版的,尤其又是一些知名出版社且装潢较为精美的就一定是权威的。其实不然,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当今不少出版物也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因此,在音乐实践中必须对伴奏版本仔细筛选,择优选用。

以笔者之见,在选择伴奏版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一般情况下由曲作者原配的伴奏与作品意图较为吻合、贴切;2 根据原版音响(乐队版)缩编移植的钢琴版与原作风格较为统一,基本上能保持原汁原味;3 另有立意且确有创新,甚至比原作更有提升更上档次,如《在水一方》(姜哲新配伴奏)、《烛光里的妈妈》(刘聪配伴奏)等,让人耳目一新。

一般观众也许不会在意伴奏质量的好坏,但正规的音乐会或声乐比赛对伴奏却有一定的要求。本文意在提请圈内人士对该问题加以重视,择用好的伴奏版本为歌声插上翅膀自由地翱翔!

倪林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一篇:准确把握教材 下一篇:“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筹备会议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