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县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治试验

时间:2022-05-06 01:28:30

新源县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治试验

摘要 新源县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1.5 kg/hm2田间喷施,间隔10 d喷1次,共喷3次,对小麦条锈病防效最好,增产最明显,投入成本最低,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理想的药剂。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效;新疆新源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2;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134-01

新源县是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区域,每年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都在0.6万hm2以上,严重影响了新源县小麦生产。为了选出对小麦生产和质量安全,并能有效防治小麦条锈病的药剂,2012―2013年,笔者特选择几种药剂进行试验,从防病、生长情况、经济投入、产量等几方面进行评估,以筛选出防效好、成本低的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佳药剂应用到小麦生产中。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海拔1 072 m的野果林改良场,且历年条锈病发病较重、土地平坦、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块。试验区栽培条件(土壤类型、小麦品种、施肥、生育阶段等)与当地栽培措施一致。供试药剂:40%福星乳油,杜邦农化公司生产;秀特(丙环唑)乳油,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30%醚菌酯悬浮剂,上海禾本生产;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生产。供试小麦品种为常年种植的伊农18。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 40 %福星乳油125 mL/hm2(A);秀特(丙环唑)乳油450 mL/hm2(B);30%醚菌酯悬浮剂300 mL/hm2(C);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1.5 kg/hm2(D);以喷清水作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小区重复3次,共15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1-3]。试验小区面积40 m2(8 m×5 m),小区间设置走道,重复间及四周设置5 m走道,四周种植相同的小麦品种作为隔离。

1.3 试验实施

每个试验小区用种1.5 kg,施二铵1.2 kg,播种期为2012年10月8日,行距15 cm。通过田间调查,当田间病叶率达到5%时,开始进行田间第1次喷药,以后每隔10 d喷药1次,共喷3次。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从冬小麦苗期至孕穗期末期(2013年5月12日),按照《小麦条锈病系统测报技术规范》要求的方法进行病情系统调查,当病叶率达到5%时(2013年5月18日,冬小麦抽穗初期),进行第1次喷药,喷药后5 d进行第1次调查,第2次喷药后间隔7 d进行第2次调查,第3次喷药后间隔10 d进行第3次调查,直至小麦蜡熟期,采用5点调查法,每小区选取20株挂牌,每株调查顶部3片叶(若有旗叶则包括旗叶),以每片叶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即严重度,普遍率、病情指数分小区按叶进行记载,最后将调查结果按照处理、重复的严重度、普遍率、病情指数进行统计,计算出每个处理区的药效。

分级标准:按照《小麦条锈病系统测报技术规范》要求设为8级,分别为:0级为无病斑;1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2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3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0%;4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0%;5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40%;6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0%;7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80%;8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00%。

根据各处理区平均病情指数,计算出每种试验药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佳的药剂[4-6]。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病级数)/(调查总叶片数×9)] ×100

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小麦成熟后,按小区分别收获。6月28日,小麦收获前对各处理区进行测产,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个处理选取5个点,每点1 m2,全部拔除带回室内考种,记载每个处理区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平均产量等,并与对照区相比较,计算各处理小区小麦的产量和增产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防效

从表1可以看出,4种药剂通过3次田间喷施对小麦条锈病都有明显的防效,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防治效果最好,可达到92.6%,其次是秀特(丙环唑)乳油,防效果达到88.3%;40%福星乳油防效达到85.3%。最后是30%醚菌酯悬浮剂,防效略差,达到82.8%。

2.2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试验分别测定了4种处理药剂的喷施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喷药后的观察记载,4种药剂对小麦的生长及品质均无影响,但对小麦增产效果最好的药剂是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处理,千粒重(43 g)与平均产量(7 224.0 kg/hm2)显著高于对照(38 g和5 266.5 kg/hm2),增产率可达到37.2%,其次是秀特(丙环唑)乳油处理,增产率为30.2%,40%福星乳油处理,增产率为19.1%,30%醚菌酯悬浮剂处理,增产率为12.3%(表2)。

3 结论与讨论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新源县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流行年份可造成减产10%~15%,特大流行年份达50%以上,甚至绝收。造成新源县病害流行的因素,主要是适宜的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弱、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农户对病害的重视不够及防治失误。采取对路的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防策略,但化学防治见效快,能够较大程度挽回经济损失。因此,筛选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尤为重要,本次试验选择4种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对小麦条锈病防效最显著,最适宜用于农业生产中的首选药剂是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防效(92.6%)最好,增产(37.2%)效果明显,成本最低(48元/hm2);其次是秀特(丙环唑)乳油,防效(88.3%),增产(30.2%)效果略低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成本(58.5 元/hm2)略高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在试验过程中还发现,在田间防治小麦条锈病时应早防,单片病叶出现始期摘除病叶,出现发病中心点时,立即开展全田防治,开展3次防治效果最佳。

4 参考文献

[1] 赵峰庚,李享福,董忠强.几种杀菌剂防治小麦条锈病防效初探[J].汉中科技,2013(2):38-39,25.

[2] 罗惠荣,邹亚暄,邓怀义,等.两种药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0(8):31-33.

[3] 郭玉祥,杜伦友,蔡必忠,等.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J].现代农业科技,2007(12):56.

[4] 王爱玲,侯生英,张贵,等.40%环丙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0(5):176-177.

[5] 闫佳会,侯生英,姚强.30%己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田间药效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3(3):59-60.

[6] 何成毅,孙晓强,曹瑛,等.几种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05(1):5,27.

上一篇:漫谈契诃夫小说的讽刺艺术 下一篇:基于CASS浅谈不同独立坐标系电子图的拼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