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课堂更加实效

时间:2022-05-06 11:57:22

让书香课堂更加实效

摘要:本文通过创设情境、变讲为读、体验升华、教给方法、巧设平台等教学措施,深入地论述了如何让书香课堂更加实效。

关键词:书香课堂;实效

小学生适当阅读一些古文(文言文)精品之作,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提高艺术鉴赏力,还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甚至终身获益。可古文时空跨度大,学生阅历背景浅,大多学生对古文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许多教师也受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影响,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剖析字义、理解文义,深奥难懂。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难点”与“盲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将一些短小有趣的文言文引入小学教材,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特有的韵味与我国古代文化博大深厚的内涵。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呢?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赏心悦目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对所学的内容“热爱”或“需要”了,他们学起来就有劲,就能克服种种障碍,取得成功。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更新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精心设计课件,从背景图片的选择到古典音乐的熏陶,力求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古朴典雅的画面和一曲曲典雅流畅的旋律。教师的范读、朗读也毫不含糊,力求将学生带入那久远的年代。让课堂时刻流淌着柔美的音乐,让学生在意味深长的意境中赏心悦目,在尽情享受文言文独特艺术魅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爱上了文言文。

二、变讲为读,化难为易

《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和能否凭借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因此,在教学中,我淡化了对语法、词汇的个别理解,只求学生从整体感悟,理解大意便可,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各种方法自行理解文意,遇到难题在合作学习中求助伙伴。教师只在关键处适时点拨、顺学而导,充分相信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并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字当先、熟读成诵的方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经历了千百年淘洗的文质兼美、气韵生动的《伯牙绝弦》也特别适合诵读。在进行了多种形式反复诵读中,学生不断积累文言文语音、音调、语气、语速、语情、语韵等多方面的感性材料。古汉语字义、词意、句式以及特殊表达习惯对学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为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学生理解感悟了文本,化难为易。

三、体验升华,变畏为趣

学生自行弄懂文义后,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非语言因素”,如人物、情节、内容、主题思想等,让学生参与复述、想象、体验、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让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学过程中,我多次、多处创设、再现情境,让学生听中想,看中想,演前议,演后评……在一次次朗读体验、想象体验、角色体验中感悟“知音相遇之喜”与“知音离世之悲”。这样既巩固了对课文的学习,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表达等综合素养;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使他们领悟了文心,升华了情感,延申创新了文言文课堂,达到了“古文新教”的效果。

四、教给方法,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方法、领悟方法,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运用方法。教师若长抓不懈,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必将得以提高,为他们将来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理解文言文的多种方法,师生共同梳理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自学并讲述这个感人故事。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注重方法的正确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

五、巧设平台,展示分享

根据小学生兴趣容易转移的年龄特点,为了使阅读形成传统,延续人文。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充分展示学生阅读阶段性成果,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比、学、赶、帮、超,变兴趣阅读为意志阅读。课堂的过程中,我积极寻找机会、巧设平台,不断地让更多学生交流自己的课外阅读心得。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交流有关伯牙的资料及故事;课中品读知音离世之悲时,又拓展阅读了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的一首追悼诗;在升华文心、背诵课文之后,又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诗文和名句,邀请班级文言文阅读爱好者向大家推荐几本文言文书籍、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如《三字经》《论语》《自治通鉴》《古文观止》等。树立榜样,思维碰撞后更激发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实践证明:这种喜闻乐见、朴实易行的小型阅读分享活动不仅检测了学生阅读的效果,还使教师掌握了学生阅读时的不足与困难;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指导形式,巩固、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每上完一堂课重新欣赏与反思时,总发现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憾与瑕疵。本次教学观摩,仍留有时间分配及内容取舍等不当之处,但我收获的是更多的问题与喜悦。这使我与我的学生深深地爱上了文言文,让我的课堂沐浴着浓浓的书香。她坚定了我执着追求的信念,那就是一一沐浴书香、潜心研究、守望课堂、师生共赢。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浅谈如何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下一篇:“讲得好”不如“落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