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时间:2022-05-06 01:29:35

刍议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幼儿园文化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普遍认识到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片面化、功利化、模仿化等错误倾向。因此,在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努力做到:正确认识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明晰园长的领导责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幼儿园教育 文化建设 重要性

幼儿园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是幼儿和教师茁壮成长的土壤,它对教师的健康成长起着深刻的影响,它对幼儿的茁壮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对幼儿园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动力。为实现培养今后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因此幼儿园的校园文化建设十分重要,在当今引起了广大幼教同行领导层的重视,同样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支持。

一、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校园文化是提高幼儿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首先,幼儿园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可以把教职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幼儿园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情感。这样可以在幼儿园中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团结、友爱的和睦氛围,使教职员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幼儿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幼儿园文化所形成价值的导向和校园内部的文化氛围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极大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园领导与教职员工以及教职员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教职工的关心会使其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精神振奋,努力工作。

2.校园文化是促使幼儿园持续成长的重要保障

校园文化是支持幼儿园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实践证实,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园所长期生存的秘诀。幼儿园文化的本质实际就是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一个幼儿园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这种核心价值观是不是能够成为全园教职工认可的共同价值观。这种共同价值观就能在幼儿园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得以延续和发展,并成为幼儿园可持续成长的重要保障。

二、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对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幼儿园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园文化”,因为每个幼儿园的管理者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从而使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陷入了各种误区。

1.片面化倾向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构成部分。由于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具有“物化性、操作性、外显性”等特点,其建设速度较快,容易出成绩。所以许多幼儿园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将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片面的理解为制度文化或物质文化的建设,从而忽略了其核心部分――精神文化的建设。如我们常常会见到有些幼儿园用现代化的房屋建筑、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各种昂贵花俏的玩教具等来吸引家长的眼球,但是没有精神的物质最终只能是冰冷的奢侈品。还有些管理者在谈到幼儿园文化建设时,会滔滔不绝地对你炫耀他们制定了多么完善的规章制度,却不知没有精神文化的规章制度只能是束缚人的条规。

2.功利化倾向

许多幼儿园在市场竞争中真正学会了“适者生存”的本领,为了吸引生源,它们就像墙上的草随风倒。市场的需要是什么,就提供什么;家长的希望是什么,就满足什么。幼儿园自认为这么做会颇有成效,确保了幼儿园的发展,实则不但是在误人子弟,更是为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埋下了看不见的隐患。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幼儿园特色有效结合,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多少有一些相通之处,但特色建设应该有它的更深的内涵,而不是搞几个特色班就是特色,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更应作为一个更宽、更大、更深的背景而存在的。

3.模仿化倾向

有些幼儿园在进行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喜欢效仿他人,看到某个幼儿园取得了成功于是就争相模仿,套用别人的成功模式。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是好的,但如果完全照搬,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就宛如削足适履。幼儿园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首先都必须遵守相同的管理规律和教育规律。因此,可以说幼儿园文化具有其共性的一面。但由于历史环境、地理环境的不一样,园长的价值观、教职工的特点、社区环境、发展特点的不同,幼儿园文化有它的独特性,应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以园为本,幼儿园文化只有形成其鲜明的个性,才能产生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发挥幼儿园校园文化的作用,使幼儿园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三、对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的见解

1.对教职员工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是幼儿园发展的关键。所以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积极地培养人的正确价值观,努力让广大教职员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本园的发展目标结合统一起来,培养教师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树立积极竞争意识、拼搏进取意识和奋发向上的意识,把为幼儿教育事业作贡献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高追求。切实地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应把教师置于幼儿园管理的最高点,将教职工视为幼儿园发展的第一资源,将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创造性的发挥,视为幼儿园发展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应重视培养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这是幼儿园校园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和谐的幼儿园环境无论是对于幼儿的成长还是教职工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园文化的作用,认真进行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建设积极向上的幼儿园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幼儿园校园文化环境应该符合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能够让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符合幼儿对环境质量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符合教职员工所需要的、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物质、文化环境,最终才能完全激发教师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良好的幼儿园校园环境的创建要充分考虑这两方面的和谐与统一。

3.幼儿园校园制度的规范

制度是幼儿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保障幼儿园校园的管理有序、有效。在校园制度建立的过程中,要紧紧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制定适合本园自身实际的各种规章制度。让大家明白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等等细则,从而形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制度文化。

4.利用活动提升幼儿园文化

在活动中培养自身良好的素养,把每一次园所活动都看作是培养人的机会。参加活动的主体不论是园长、教职工还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内容不论是管理、教学还是孩子的游戏与学习,都要力求从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关注细节,提升品味。

参考文献:

[1]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杨艳.论企业文化[J].科技风,2008,(5).

[4]孙琴干.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误区[J].山东教育,2008,(3).

[5]高佳.文化与个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上一篇:对体育专业排球教学中学生隐性知识评价指标与... 下一篇:短跑速度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