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落子何处

时间:2022-05-06 01:23:02

中国互联网一直有“三座大山”的戏称,百度控制内容、阿里主宰交易、腾讯把持社交,互联网最重要的三项功能成了他们各自的自留地,新企业们几乎无法逾越。

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大潮风起云涌,三家公司都在寻找各自新的位置,以期未来继续保持领先状态。中国移动互联网排名前十的应用腾讯独占四席、百度爱奇艺收购PPS冲击第一、阿里巴巴联手新浪微博打通社交与购物。即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依然企图延续“不可逾越的大山”角色。

腾讯:管道上的大生意

腾讯的微信到底想要做什么?其实很不简单,一个I/O系统,即输入输出系统。然而,腾讯并不会满足于做一个社交工具,或是做几款火爆的游戏一它试图要做的是,人机对话的核心节点。

让我们回到腾讯一款饱含野心但又实则夭折的产品:Q+。

众所周知,QQ作为一个频繁使用的产品,它的面板可谓是“寸土寸金”,每一个按钮部署都有可能带来天量用户。这块面板上的每个位置都是腾讯的自留地,要想腾讯开放出几个位置给第三方,那简直就是缘木求鱼。但腾讯又意识到不能单打独斗,而业界对腾讯拥有的资源也垂涎不已,那腾讯要拿什么东西去吸引它们围绕在自己周边,从而形成一个生态呢?

这样的情况下,Q+应运而生,它其实是一个“壳桌面”,不过整个桌面到处都是腾讯未能占领的空白地区,如果利用Q+来吸引众多的第三方一起占领用户的桌面。这将是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壳桌面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I/O系统。

I/O系统和操作系统有类似之处,但并非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需要跟着硬件走,你可以在Mac机器装Windows,但使用上却不能完全释放硬件的性能。而且操作系统的开发是相当麻烦的事,无论是硬件适配还是软件运行,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再进一步,对于第三方开发者来说,也不得不投入巨资去做若干个版本,来适应不同的操作系统。

农业文明培养出来的务实型中国人喜欢做壳,比如浏览器上的壳,做的公司有好多个。桌面也可以做壳,360就做了一个。但也许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太快,又或许是用户安装壳桌面太过麻烦,腾讯后来基本放弃了这个战略,全力转向了移动领域。

移动领域有没有做壳桌面的呢?当然有,3G门户的GO桌面,装机量相当高。如同PC的壳桌面,都想成为应用或软件的分发中心。然而,腾讯或许认为手机比PC有更多的特有功能(比如位置判断、语音通话、通讯录等),做一个壳,对于它们而言,不是最好的选择。

反观微信,由于占据了太多的用户,众包的力量就出现了:人们总会想尽方法去利用如此海量的用户。层出不穷的点子在微信中测试、实践、运营。有人把微信看成游戏端、客服端、媒体端,不一而足。微信几乎快要成为了一个App Store,但我以为,它的野心,绝不仅仅如此。

而微信的语音功能,其意义也远远超过了什么短信的替代品。它和Siri(苹果公司在iPhone 4S上应用的一项语音控制功能)在本质上如出一辙:一个借助语音的输入输出系统。

你用语音输入,系统反馈结果,而在系统的后面,可能是腾讯的产品,也可能是第三方的。不管是谁的,对你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获得了结果。除了语音之外,微信还有其他的输入方式,比如摇一摇、扫一扫,未来也许还会有“抖一抖”、“摸一摸”,这些都是输入方式的革新,让用户用最简单的方式输入指令,获取结果,这个输入输出系统能够横跨各种操作系统,连接各种软件及应用,这正是超越App Store的存在。是移动端的中心节点。

微信的核心就在于此。在未来,它有两样东西一定会自己做。其一,充分利用设备的性能让用户输入,除了前面提到的对陀螺仪、摄像头的利用,其实利用GPS的地理位置也是一种输入,然后再在这种输入指令上提供几个所谓的刚需功能以普及用户习惯,普及成功后则有大量应用可以接入以供“输出”。其二,对用户关系及数据的挖掘分析,这是腾讯自创立以来的核心资产,也是有那么多应用愿意接人的理由。我不认为微信会像微博那样把数据彻底开放出去,让第三方在那里使劲琢磨研究,第三方最多只能获取一点自己应用下的用户数据,而且还不太可能是用户的全部行为。

如果真做到这个份上,商业模式在哪里?坦诚地说,我不知道,马化腾也表态说看不清。但是,这时候的腾讯才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而不倒”。京东那样的大而不倒,至多就是绑架几个VC。如若真的垮了,除了几个VC损失惨重之外,大家都没事。但如果一个I/O系统倒了,那才是真的损失惨重,因为微信这样的I/O系统,外部性极强。

从长远来看,受腾讯这个I/O系统冲击最大的,可能是运营商,而不是现存的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语音业务的下滑这是明摆着的事,即使不是腾讯,也有可能是其它,运营商自己也明白。但在数据业务上,如果运营商不甘心只做一根管道的话,又能干什么呢?过去,电话作为一种I/O帮助人们的很多日常生活(大部分情况是人工对人工),现在微信作为另外一种I/O,而且是基于数字的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各种硬件功能,同样在帮助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中国,和运营商相比,市值即便到了千亿美元,腾讯也依然要韬光养晦,不能过分触动它们敏感粗犷的神经。什么虚拟运营商牌照这种事,还是不要碰的好。

百度:依然流量为王

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百度没有用户,即没有一个通用的用户系统,也许最近在努力,但在用户端,没有人会承认百度的账号系统是互联网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用户系统。

众所周知,百度其实是一个导流量的公司,用户不用户,和它关系并不大。但面对移动互联网时,百度要怎么来导流量?

在这个问题上,百度做了两件布局意义上的大事,试罔用这个继续它桌面导流量的模式。一件是属于TO B(面向企业、开发者)性质,一件是属于TOC(面向消费用户)性质。

从利益角度出发,百度更倾向于Web App而不是Native App,因为后者对于搜索而言,就是一个信息黑洞。iOS和Android上加起来百万量级的Native App,在百度眼里,就像一群“刺猬”:知道肉的滋味不错,但无从下口。原生应用的导流量节点在应用商店而非搜索,但Web App,百度处理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

2012年9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一口气了七种面向开发者的产品及服务,这一系列产品要么是希望开发者在它的平台上开发应用,要么就是希望更容易的去开发Web App。百度希望更多的开发者能投入到以HTML5(网页标记语言)为标准的Web App中来,从而继续维护住百度导流量的核心地位。依托这一点,之前传言百度要收购UC,就可以理解了。Web App的展现是靠浏览器的,虽然用户有可能压根没看到浏览器的界面。

第二件TO C意义上的事,就是百度地图。地图这个应用本质上与在搜索框里输入一个关键字来定位信息是相通的,只不过你这次输入的是位置。百度搜索导的是线上的数字信息流,百度地图要导的是线下的人流,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线上容易形成稀缺性,从而产生商业价值,线下则有些问题。比如用户在搜索框里搜索“平板电脑”,包含“平板电脑”这个关键字的信息超过1亿条,如何让自己的信息脱颖而出让用户注意到?这就是一种稀缺,注意力的稀缺。一旦稀缺产生,转化成商业价值就很容易。

那么,线下呢?一个用户站在上海徐家汇港汇大厦前,他的信息需求就那么几个:吃饭、看电影、健身、美容、买东西,而且这几个需求很难混合,很难想象一个用户本打算吃饭,但由于某种商业营销而改为去美容了。最重要的是,围绕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某个特定需求的信息供给不至于能到上亿条的规模。于是,稀缺性不足,商业价值转化得就不够利索。

在这点意义上,百度地图和微信一样,商业模式都看不太清,且李彦宏比马化腾更激进,他认为整个移动互联网都没有成型的商业模式(他似乎忘记了游戏)。不过不重要,百度地图如果能够得到本地化商家足够的拥戴,一样能树立“大而不倒”的地位,外部性也很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外部合作者是否能有利可图。在这方面,微信已经有些苗头出现了,在严格控制产品价值观的前提下,已经有第三方开始获得了利益,百度必须尽快实现这一点。

但是,在本地化服务中,“零售业”是极其重要的一块,受电子商务的冲击,零售业未来的发展岌岌可危。作为百度而言,不堵住这个口,是不行的。

在面对美丽说、蘑菇街这样已经成型的导购网站,百度微购有多少胜算尚未可知。导购网站本身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信息匹配,还需要一定的人工运营,主要是商品的风格梳理。当然,百度不是一个纯技术公司,人工运营不是没有经验。那么,百度微购能不能集合除阿里系之外的诸多电商,对阿里形成合围,还要看后续的运作了。

百度还在鼓吹一个“中间页”的概念,去哪儿就是一个典型的中间页服务:用户从百度到达去哪儿再到达具体的旅游服务(当然也有可能直接上去哪儿)。在我看来,中间页其实是“垂直”的另外一种说法,按照百度对中间页的定义,连京东都算,因为京东本身并不生产东西,只是消费者和具体消费物品之间的一个渠道。百度曾经试图投资过京东,但未果。

按照中间页的逻辑,百度借由爱奇艺人股PPS并不奇怪。虽然它和导流量关系不大,但符合中间页定位:用户和具体视频内容之间的一个渠道。

阿里:通吃阿米巴

腾讯、百度都想成为节点,或者说人口,至于后面的事,可以交给别人去做,但阿里巴巴不同。阿里要做的是:通吃。我个人以为,阿里的野心可能是最大的,它是要以在某个产业链上的每个点都树立绝对优势为目标。

阿米巴其实是一种虫,它的生存方式启发了稻盛和夫,并将之引入到具体管理中。简单来说,就是组织内每个部门都成为独立的核算体系,利润中心下沉。

阿米巴的理念后来被引入到投资领域,创新工场就有点像阿米巴:投资的每个项目只需要负责产品本身,其它的部分,比如推广、物业、行政,人事、财务都统一由对应部门来做支撑。这样的话,多个项目(公司)可以共用一套支撑体系,节约成本,专注于自己的产品开发,公司虽小但未必不能创造价值。且对母体的依赖很重。

但创新工场这种具体实践有些问题,搞孵化成本太大,收益又暂时上不来。这里的核心关键点在于,母体的实力是否足够强,能使得阿米巴们对它的依赖到了不得不为的地步。阿里的今天,正在大踏步地向阿米巴体系进军。它所瞄准的产业就是TO B的贸易和TO C的零售,后边还有一些强力支撑,比如金融、物流。

阿里早年屏蔽了百度搜索,使得网店只能靠着它才会有流量,其实就已经有了阿米巴的雏形:推广得靠我。之后由于导购网站以及社会化媒体的兴起,有些网店会自己想办法吸人流量。阿里一方面继续封堵,另一方面则是加强母体的资源,让阿米巴们继续对它形成依附关系,比如阿里金融、阿里物流。

阿里小贷最近很火,年化利率可以做到18%,这本身就已经形成了利润。而且阿里做小贷业务,风险不大,一来申请者要有一定的运营历史,根据历史经营情况放贷,二来逾期不还可以直接从网店的支付宝上划钱走。所以,阿里小贷的坏账可能性不高。虽然近日有记者报道小微企业要从阿里金融获得贷款,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方便,申报100万只获5万,甚至拿不到贷款。这虽有指责阿里之处,但反过来看,也说明了这个业务的火爆。阿里金融再往下一步,可能就是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品了。

在阿里金融这个盘子里当然也包括了支付,在移动端购物都是小事,阿里图谋更远,比如说如何用移动支付来结算出租车费用,然而,在调研后发现,司机这一方能接受,因为可以使得车内现金减少,降低被抢的风险,但顾客认为拿着手机去刷车费还要输密码,不如拿公交卡方便。这个看上去不太成功的调研其实说明,阿里的支付已经在筹谋进入O2O领域了,而不仅是纯粹的网络购物。

相比阿里小贷,支付宝对银行业的冲击其实更大一些,小贷做的很多业务本来就是银行不做的,然而,由于支付宝截留了消费者的消费数据,长此以往,对银行业未来的TO C业务会带来很多麻烦,大数据时代,数据被人截了,就很可能成为别人的附庸。

阿里金融一方面为网店主们提供资金支撑,一方面又在网店收款环节前做一个卡位,淘宝几百万C店,天猫数万B店,不过都是些阿米巴。无论是淘宝还是天猫,原有的模式都可以不断复制,将会有更多的网店加入其中。但阿里如果再想往前走一步,那就是海外购业务了。淘宝本身有一个全球购业务,但有走私水货的嫌疑。天猫以正品立身,2013年也会投入到正品海外购这个市场中来。

正品海外购要注意的是不能冲击在国内已经大规模铺渠道的国外品牌,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阿里估计也不会碰,但国内出于种种原因根本没有铺货的非奢侈品,类似的品类极多,市场很大,需要动脑筋折腾的就是物流这块。但阿里绝对不可能看着这么大市场不顾,让别人去搞海外购的阿米巴体系。

因此,所有依附阿里的阿米巴们要考虑的问题就被简化:选择品牌、安排进货渠道、批零差价,而其他的事,阿里通通自己做——这就是它的目标。它是一个把互联网当成经营工具的公司,本质上,就是一个比国美苏宁还要复杂的母体结构。既然是阿米巴,当然要小而美,马云鼓吹的看似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和阿里的实际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百度、阿里、腾讯三家公司都是第一代互联网公司,到了今天,依然呼风唤雨,毫无衰败之象。谋局谋得很大,策略也正确,执行力方面,百度稍弱一些,腾讯、阿里折腾了组织架构后可能会更强。中国的新生代网络公司总有阴影罩着,哪里有美国AOL-雅虎-谷歌-Facebook这种迭代感。我个人情感上总有些悲哀,在这三座大山之下,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Facebook和扎克伯格?

上一篇:我们都是“半熟人” 下一篇:一千个增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