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构建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模式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时间:2022-05-05 07:48:29

试析构建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模式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在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工作中,虽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依托,但由于分析主体本身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加之所采用的方法五花八门,导致分析结果差异较大,重点不突出,不准、不清、不透,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础参考。学术界对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思想状况分析方法作了大量的介绍和研究,但鲜有从构建分析模式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有必要总结概括现有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工作成功的经验与作法,研究并设计出一种分析模式,使其能够应用在多个相似的环境中,作为大家的工作参考。

一、构建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模式的主要目标

开展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工作,目的就在于做到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真实而不是虚假、全面而不是片面、深入而不是肤浅的了解掌握。因此,构建任何一种分析模式,都必须以能否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真实、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掌握为主要目标。

1.真实。“真实”在不同的境域或语境中,可以被称作“真理”、“真”与“真值”,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某一因素,它把与“真实”相关的有所指的对象与内容,事实与价值联结为整体。就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工作而言,“真实”是指形成的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报告合乎大学生思想实际,即主观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相一致。在此,“真实”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存在,即某人或某群体有某种思想,与“不存在”或“无”相对;二是指即某人或某群体有某种思想特点,并且有其特殊性,与“虚假”相对。

思想分析报告或结论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客观的事实总要经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考和认识反映出来,它既是从实践中来,又不可避免地经过思想加工。客观存在的思想状况是第一性的,分析报告是第二性的;思想状况在先,分析报告在后;没有对思想动态变化和其呈现出的水平有一个真实的把握,就没有分析报告。要实现“真实”的工作目标,就应该全面地收集信息,不夸大、不歪曲、不疏漏,查看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判断信息要素是否齐全,运用逻辑推理、资料核对或调查等方法,对信息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考察,使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恰如其分地反映大学生客观存在的思想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而不是虚假地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

2.全面。“全面”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似乎有点不言而喻。哲学上指对事物包括矛盾对立双方的总体认识。通俗地讲,全面就是涉及事物的方方面面,既呈线型图式,又呈立体图式。

人的思想构成的复杂性和其表现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时,不能仅就某一方面的情况就得出总体结论,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也不能因为有了对分析对象的整体认识,就看不到分析对象在某个方面、某个层面的特殊性,陷入“以全概偏”的泥潭。实现全面性目标,就必须坚持辩证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决不忘掉人的整体性、外界影响的整体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优缺点的整体联系和进步或落后的前后发展的连续性,避免片面、孤立、静止、表面化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起主导作用。

因此,全面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就是要研究思想构成的方方面面,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在全面观察具体信息源的基础上选择典型,以客观反映大学生个人和群体的思想状况。具体讲,在收集材料时,要注意全面性,如果只强调一面忽视其他侧面,这样的思想分析很难作出全面、合理的价值判断,很难伸展它客观的触角;在分析思想的具体内容时,对思想所包含的全部构成要素或其所涵盖的全部意义,需要尽力反映出来,起码要抓住或紧紧围绕其核心要素或主要内容;在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进行总体判断时,不仅要对思想的某一要素进行分析,而且要统筹全局进行分析。即在作思想状况总体性分析时,要重视思想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相互关系,把握其全面性;在对思想状况某一要素作局部分析时,也同样要把握局部中的各种子因素间的联系,从局部反映总体进行全面分析。如此全面观照,才有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作出较为全面、妥当的分析。若其不然,只看到或只注重大学生思想构成的某些因素而忽视了其他主要因素,则极易流于浮空与虚假。

3.深入。哲学意义上的“深入”是指了解事物构成的各个要素,明确各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判断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等。具体作法就是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层次,而是努力触及事物的本质层次,抓住实质和要害,做到深入而不肤浅。

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即不仅要分析大学生业已显现的思想状况,比如一些表象信息,个人经历对思想认识的影响,还要借助行为科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考察大学生的言语行为,从而分析出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仅如此,还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大学生的心理活动,预测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达到深入分析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目标。

一般意义上讲,真实、全面、深入三者间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真实是基础,是最起码的要求,全面和深入是在真实基础上的纵深发展。应该说,在真实的基础上,一方面,不深入就不会全面,只能是零碎的、现象的、无系统的,提不到理论高度;另一方面,不全面也不可能深入,要深入,就必须综合、总结方方面面的情况,才可能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实际。打个比方,就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即“真实”是“体”,“全面”和“深入”分别为一“翼”。尽管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影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因工作重点的不同,会在“真实”基础上,出现“全面”和“深入”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但不管怎样,三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模式构建的目标选择体系。

二、构建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模式的基本原则

1.求实性原则。求实性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求实性原则所强调的“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一是一,二是二,不说大话,不说空话,更不说假话。据此,大学生思想状况构建所应遵循的求实性原则就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遵循思想变化、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一般特点,讲实际、重实践,不图虚名、不搞形式,以有效方法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为目标。

2.实效性原则。从哲学意义上讲实效性,是指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实践活动结果对于目的的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即实际效果问题)的重要判断标准。人们对任何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感知与评判,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是这一实践结果的有效性。构建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模式应遵循的实效性原则,就是指在构建和运用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模式时,能够起到实际效果,即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情况,而不是花架子,作摆设,不解决实际问题。在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时,根据一定时期、一定人群、一定范围内学生的实际,确定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的方法与途径,以能够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为目标,不必追求方法的多样性、程序的复杂性。

3.前瞻性原则。前瞻性是指对未来发展变化的预测性。坚持前瞻性原则,其根本目的为了更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模式构建应遵循的前瞻性原则,是指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工作应该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见微知著,以便在学生发生大的思想波动或之前就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事前的预防代替事后的治理。

4.操作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又称可操作性原则,是指将最能反映工作对象本质特征的主要要素和因子集中起来,形成一项政策、一项措施、一种方法等,简便、易行,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操作。构建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模式所应遵循的操作性原则,必须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坚持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工作的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视角。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主体而言,是指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模式具有成熟的设计方法、工作思路、操作步骤,操作者可据此按要求去做;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的客体即大学生而言,分析模式的内容设计简明扼要,定义明确,分类界限清楚,在现有条件下便于理解并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具体处理时,应在保证反映大学生思想状况核心要素的前提下应进行简化,即把那些重要性、可测性、区分度大的因子选为核心项目,并赋予其较大权重,删除区分度不高、对整体目标贡献不大的因子,合并相关性较强,甚至互相包容的因子,做到内容具体,层次分明,便于运用。

项目资助: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度立项课题(CJF07023);乐山师范学院科研项目(S07078)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上一篇:走进课堂的创业教育 下一篇:基于网络平台下的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