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功能PEDOT/PS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时间:2022-05-05 12:43:19

电磁功能PEDOT/PS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用Massart水解法制备了纳米Fe3O4,然后在其磁流体溶液中原位合成了Fe3O4-PEDOT/PSS纳米复合物,通过XRD、SEM、PPMS等测试对纳米复合物的形态、结构及电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制备的纳米Fe3O4的粒径为8nm,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为100nm~200nm,且同时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导电性。优化实验条件下,可得到饱和磁化强度为15.3emu/g,电导率为1.37S/cm的纳米复合粒子,实验表明复合物饱和磁化强度随着Fe3O4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电导率随着Fe3O4的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关键词 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纳米四氧化三铁;原位聚合

中图分类号O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090-02

近年来,将导电聚合物与磁性纳米粒子进行复合 ,以实现电、磁性能的复合,并通过调节各组元的组成和结构实现对复合材料电、磁性能的调控,成为了开发兼具电磁性能功能材料的热点之一 ,并广泛应用于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电磁波吸收剂等功能材料[1]。在众多导电高分子中,聚苯胺、聚吡咯等导电聚合物得到了广泛关注,它们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纳米微粒形成的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如Au/PANI、Co/PANI、Fe3O4/ PANI等相继被报道[2-6]。Tang等[7]制备了聚苯胺(PAn)掺杂的γ-Fe2O3-Pan纳米复合物, Wan[8]等在水溶液中通过调节pH值合成了聚苯胺包覆的Fe3O4-PAn纳米复合物, Bidan[9]利用电聚合技术合成了含聚吡咯(PPy)的磁性纳米粒子γ-Fe2O3-PPy。

聚对苯乙烯磺酸(PSS)掺杂的聚二氧乙烯噻吩(PEDOT)相对于其它导电高分子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良好化学、热稳定性及优异的成膜性,应用极为广泛。目前,在已成功合成的电磁复合材料中仍未见PEDOT/PSS和纳米四氧化三铁的电磁复合材料的报道。因而,我们对基于PEDOT/PSS的磁性导电聚合物进行了制备和研究。

本文通过将Massart水解法制备出纳米Fe3O4-PSS磁流体后,再将单体edot均匀分散于磁流体中,加入掺杂剂氧化剂等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原位聚合,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EDOT/PSS-Fe3O4纳米复合材料。

1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3,4-乙撑二氧噻吩(EDOT,分析纯, 苏州工业园区亚科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在使用前减压蒸馏,得到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oly(Sodium-4-Styrenesulfonate):简称PSS):分子量约50 000,上海喜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过硫酸铵(NH4)2S2O8,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无水三氯化铁(FeCl3):分析纯,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有限公司,四水氯化亚铁(FeCl2・4H2O):分析纯,天津市;实验用水皆为去离子水。

采用日本电子公司JSM-6360LV 型电子扫描电镜(SEM)进行形貌分析;Dmax/2400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株式会社)。Cu Kα λ=0.154nm,石墨单色器;Perkm Elmer 2000型FTIR谱仪(KBr研片);美国吉时利仪器公司的Keithley 6221+2182A型电导率仪测定粉末电导率;SQUID magnetiemeter(PPMS一5型,QUANTUM DESIGN,INC.U.S.)。

1.2 Fe3O4-PSS磁流体的制备

氮气保护下的2L三口瓶中,在360ml的H2O中加入40ml的15mol/L的氨水,搅拌均匀。然后将1.75g的FeCl3 和1.2g的FeCl2・4H2O溶解于20mL的H2O中,在80℃恒温氮气保护下,逐步滴加入三口瓶中,反应2小时后冷却,清洗,磁性分离,约5gFe3O4加入VH2O:VPSS=100ml:0.5ml的比例后低温超声至无沉淀产生,静置数小时无沉淀,即制得稳定的Fe3O4-PSS磁流体,低温保存。

1.3 EDOT在Fe3O4-PSS上的原位聚合

取20ml的Fe3O4-PSS流体,加入不同质量的edot(0g,0.15g,0.22g,0.30g),以及适量的PSS后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氧化剂(NH4)2S2O8后再缓慢滴加FeCl3,冰浴反应8小时。清洗,即制得PEDOT/PSS-Fe3O4溶液。同等条件下制备PEDOT/PSS以作对比。所得不同比例溶液98℃真空干燥后,粉末测样。

2结论

图1是Fe3O4-PEDOT/PSS系列纳米复合物的SEM图,如图1(e)我们可以看到合成的Fe3O4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大约为5nm~10nm之间,且分布均匀。而从(a)到(d)我们可以看出随着Fe3O4的加入量的增大,PEDOT/PSS逐渐由无规则晶体发育变成呈球状颗粒发育,整个的Fe3O4-PEDOT/PSS粒径约为100nm~200nm之间。

(a): 100%PEDOT/PSS,(b)、(c)、(d):分别含有纳米Fe3O4为10%,20%。30% 质量分数的Fe3O4-PEDOT/PSS.(e):纳米Fe3O4

Fe3O4-PEDOT/PSS纳米复合物具有较好的成膜性,但随着Fe3O4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薄膜脆性增大,成膜性降低,纳米复合粒子电导率与Fe3O4含量关系如图2,当含量较低时,随着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量的增大而增大,表明少量的纳米颗粒对复合物薄膜的导电性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当纳米颗粒达到一定量以后,电导率随着纳米颗粒的增大而减少。

图3是PEDOT/PSS-Fe3O4的XRD图,谱线(a)中与JCPDS卡片数据库对比可知2θ=30.100°对应(220),2θ=35.454°对应(311),2θ=43.088°对应(400)可知生成的是纯反尖晶石型的Fe3O4晶相。根据Scherrer方程:

D=Kλ/βcosθ

式中λ为X射线波长,K为峰形因子,D为晶体的平均粒径,θ为Bragg衍射角,β为半峰宽。 由(311)衍射峰的半峰宽可计算出Fe3O4平均粒径为8nm左右,这个和SEM电镜图上所观察出的纳米Fe3O4颗粒直径相吻合。由谱图(b)(c)(d),随着四氧化三铁含量的减少,Fe3O4的衍射特征峰显著减小。

(a):是纳米Fe3O4的XRD谱图(b)(c)(d):分别是10%,20% ,30%,30%比例的Fe3O4质量分数的Fe3O4-PEDOT/PSS复合物XRD谱图。

图4是PEDOT/PSS-Fe3O4在555cm-1左右的吸收峰归因于Fe-O的振动,说明产生的是纳米四氧化三铁。在3 400cm-1和1 596.65cm-1处的特征吸收峰是由OH-和FeOO-伸缩振动所致的。而在1 513,1 382,1 326cm-1(对应苯环中的C-C,C=C的伸缩振动),1 182,1 082,1 044cm-1(对应噻吩环的C-O-C键的伸缩振动)及966, 822和673cm-1(对应于噻吩环中C-S键的伸缩振动)处出现吸收峰。如图(b)(c)(d)纳米Fe3O4微粒和PEDOT的相互作用使复合物的IR吸收峰发生了红移,这可能是Fe的3d空轨道与S原子产生了键合作用,使双键的吸收峰往低波数方向移动,且随着Fe3O4加入量的增大,微粒的结晶性得到提高。

上一篇:桥涵悬臂拼装法施工技术 下一篇:对状态检修过渡工作的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