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获得教养的途径》不能绕开行文逻辑

时间:2022-05-05 05:34:29

教《获得教养的途径》不能绕开行文逻辑

张志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获得教养途径》是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专题的一篇课文,也是该版高中教材中第一篇白话议论文,承载着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议论文阅读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重任,教师应该将其作为“定篇(王荣生语)”来教,既注重思想内容的研讨,又不能忽视行文逻辑和说理方法。然而,多数教师仅把它上成“读书宣传课”或“名句赏析课”,很少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整体思路,领略逻辑之美,从已发表的论文看,几乎无人梳理本文的行文逻辑,甚至有人称“其内在逻辑有残缺,又因翻译之故在语言和思维方式上令人读起来多少有些隔阂,所以并非每一处都经得起推敲。”[1]其实,虽然编者对原文有改动,但这篇课文逻辑清晰,衔接自然,论证严密,完全可以当成一篇完整的议论文来教。原因有二:第一、课文第一部分是从黑塞的长文《Eine Bibliothek der Weltliterafur》(见《Eine Literaturgeschichte in Rezensionen und Aufs tzen》,中译为《如何阅读世界文学》)节选的,杨武能先生摘译时将题目定为《读书:目的和前提》,教材编者在节选和修改时尊重原文顺序,已经考虑到了所选段落间的逻辑关系;第二部分整段摘录了杨武能先生翻译《书的魔力》最后两自然段,相对于德语原文,仅仅是在两处省略号处省去了关于阅读和语言例证,丝毫不影响原文的逻辑性。(全文的中译本可以参见李映荻翻译《读书随感》上海三联书店。)第二、教材编者将这几段话组合成文,而不是简单的名言集锦,其意图是让我们将其当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来教,我们必须承认,在教材编者眼中《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课文是具备逻辑性的。虽然教师有处理教材的自,但前提是吃透教材,而不是武断地否定。

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获得教养的途径》不但句子之间讲究逻辑,段落之间环环相扣,而且全文紧扣“获得教养的途径”,按照“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如何走这条途径”的思路展开论述。不但经得起推敲,而且值得细细琢磨。

第一段是对“真正的教养”的概念分析。用“不……而”、“并非……而”此类的修辞策略否定了“追求具体的目的”、“朝向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提高这种和那种能力和本领”之类的世俗目的,从而深层肯定了“自我完善”、“自我意识的扩张”、“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等真正教养的本质特征。在去伪存真中厘清概念,将话题锁定为针对自我完善,获得人生意义的“真正的教养”,为下文提出中心论点和深入阐述张本。

第二段首句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既然强调了研读世界文学与获得教养的紧密联系,又考虑周密,留有余地,因为毕竟还有其他途径存在。在将“这条路无穷无尽”之后,深入论证为什么世界文学是获得真正教养的途径。因为“让你感到满足和幸福”。再进一步讲这种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掌握知识和信息,而在于“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了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不但在强调世界文学的作用,而且紧扣开篇提出的“真正的修养”的内涵。

那么如何阅读世界文学才能获得教养呢?第四段从“问题不在于数量”入手,引出更为关键、更为核心的因素,即“教养得有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和人格”。然后从反面论证,没有这一前提,教养“落了空”,“也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这一段是对上一段的补充,使“读书使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结论更符合形式逻辑,强调非所有人读书都可以获得教养,只有具备“个性和人格”,有爱、敬畏读书才可以获得教养。

接着,针对年轻人热衷于泡咖啡馆、舞池的现实,一针见血地指出,此类“现实世界”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就必须花力气、下功夫读杰作。结尾独句成段,“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其中“自己的价值”包括第四段中“人性和人格”和第五段中“认真对待”、“花力气”、“下功夫”等多重内涵。这句话警策有力,收束了P于如何阅读世界文学才能获得教养的论述。

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如何研读世界文学”。第一段讲迷恋于字母和文字,不断深入阅读,可以获得的幸福体验;第二段讲“阅读无休止”,形成因果关系。正因为阅读这样的魅力,所以要“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第一段从成千上万的儿童走进学校,但多数儿童在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之后,“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而少数儿童“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一篇童话”,“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将成为读书家。然后以饱含情感的笔调指出成为读书家后将获得两大幸福体验:其一是不断认识世界。“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从幼儿园到大公园、乃至城市、国家、洲、世界;这是阅读范围和关注空间的逐步扩大;从花园、公园、原始密林,到聚集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的庙堂,这是阅读内容的日益深刻。其二是不断发现自己。在读的过程中“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有的人“从童话和印地安人故事出发,继续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但丁”,即在阅读过程中开始痴迷文学,在不断与大师的深层对话中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归宿;有的人从“描写星空的短文开始,走向开普勒或者爱因斯坦”,即在阅读中产生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走进科学巨子的精神世界。之后的省略号意在强调“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同时指出,书中的恢宏世界没有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眼前的终点恰如地平线,在我们向他迈进,它却不断后退,而我们在对更广阔世界的追逐和t望中,成就了视野和心胸更开阔的自己。

因为阅读有这样的魅力,所以,我们要无休止的阅读。第二部分两段之间衔接自然,逻辑严密。苏教版教参认为最后一段是讲“经典常读常新”,这种概括不全面。段首讲“世上的书籍在不断地增多”,“每一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究苦读几十年或几百年”,“我们没学会一种新的语言,都会增长新的体验――世界上的语言何其多呀!”这些都指向“阅读无休止”。在省略号之后,作者提出“可就算一个读者不再学任何新的语言,甚至不再去接触他以前不知道的作品,他仍然可以将他的阅读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使之更精、更深。”这一让步假设句式意在强调前面的内容:“阅读无休止”,而不是另起炉灶。之后,以个人阅读体验为例,论述经典常读常新,可以“无休止地读下去”。接着阐述对同一经典著作“无休止地阅读”的好处:既可以发现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又能够看到不同民族共同的目标、梦想和痛苦。具体而言,每部经典都在文学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都源于作家苦心孤诣的独创,都是作者个人阅历、个性、气质的外现,同时,都不能全面地描绘这个世界,需要其他作品来补充。另一方面,每部杰作都超越个人乃至本民族的内容,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类的共性,促进着读者以更开放更多元的态度拥抱世界。最后一句话:“在数千年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百千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以优美的语言归纳出“无休止地阅读”的好处,使人超越现实,追求崇高,摒弃成见,加深理解,有力地收束全文。

理清了文章的逻辑关系,不但可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从整体观照中品味一些警句的内涵,而且有助于把高中第一篇论述类白话文教实,教透。让学生真正认同教材本专题的导语中的那句话――“那朴素的文风,抽象的道理,竟然在娓娓的阐述中表达得那么生动、清晰”。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方依德袁亚波《学会细读之“读”――〈获得教养的途径〉课堂细读》,2016年4月。

上一篇:“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成水务PPP新标杆 下一篇:陈桥驿先生与浙东运河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