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培育方法探究

时间:2022-05-05 03:31:1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培育方法探究

摘 要:在信息时展的今天,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现在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本文将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论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培育方法,以求在这方面为我国的高校使用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一、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特点及培育目标

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宝贵人才,是国家对人才的储备,肩负着复兴国家的责任和使命,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但是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中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主要表现有:大学生对金钱的盲目崇拜,许多大学生信奉金钱至上,追求享乐主义,将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而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逐渐流失在拜金主义的洪流之下;其次,当代大学生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喜欢追求个人价值、满足自我需求,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认识不足,表现淡漠,因而当学生的个体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难以抉择;再次,当代大学生对理想充满了幻想,他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不断努力地超越自我,但他们同样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人际交往上的压力、住房上的压力等,因而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找到价值判断的准确落脚点,在进行价值判断时容易摇摆不定。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及突破点是提高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只有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育,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工作。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及培育方式与途径

(一)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是一个综合性方面,不是单一某一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情绪的把控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而要提高他们的认同度就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培养锻炼。首先,推行爱党爱国教育。有国才有家,有了国家,才有小家。只有国家富裕了,大家团结了,才有更好的小家,鼓励大家团结一致,培养更多的党员干部。因为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较之共青团员及群众要高出许多,党员群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主体、实践主体和示范主体,能不断影响并带动更多的大学生认同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是几十年来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识,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是在校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任务,亦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其次,加强和谐友善教育。和谐社会是社会理想的高度认同,和谐友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是国家富强、社会文明的根本表现。在培育和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正确导向校园文化,加强和谐友善教育,突出和谐校园的构建。再次,进行文明诚信教育。大学生的文明诚信不仅体现于学生日常生活上的自身素养,更是学生得到社会认同与尊重的重要准则,因而文明诚信已然幻化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及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认同基础。当前,诸多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着大学生,使得学生中出现考试作弊、学术抄袭等道德滑坡的不良现象。大学生在为了一种目的而选择的不择手段,说明他们的文明诚信的认同度已经欠缺,对于这样的现象,应该把文明诚信教育作为在这方面教育的重点,以提高他们的文明道德修养。另外还有倡导公平正义,也是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提升大学生民主价值观的主要方面。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所向往并为之不断奋斗追求的目标,是国家及民族得以生存并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集中体现了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代的诸多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及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产生金钱至上、物质至上等不良思想,思想空虚,在理想目标的认识和追求上表现为方向不明、无所适从,在多样性的社会价值目标面前产生理想目标选择上的困惑,而社会目标的开放性也不断将腐朽消极的思想带给大学生,造成大学生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上的错误认识。因而高校应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其次,还需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利益、眼前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等各种利益的关系,帮助学生将自身的利益融入到集体、国家的利益中,杜绝金钱至上、个人利益至上等不良心理。此外,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参观学习、知识咨询、义务劳动、爱心资助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国家建设的成就、社会的需要,提升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加强大学生自身理想信念的构建。

(三)创新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法,不仅要遵循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还需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新问题及新情况,不断创新培育的方法,拓宽培育的渠道,以提升培育的实效性。需要在遵循理论灌输与思想疏导相结合的方法,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与思想疏导的有效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活化的实例当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激励及引导作用。除了运用传统的媒体及渠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之外,还应拓宽其宣讲渠道及宣教方式,将社团、公寓、网络论坛、微信、微博、QQ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阵地,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共鸣,使之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吉.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论[J].思想教育研究,2012,(7)

上一篇:让婚姻向着幸福努力生长 下一篇:土豪不土:私人美术馆成富豪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