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黑屏:究竟谁“黑”了谁?

时间:2022-05-05 02:38:20

“今天你被黑了吗?”这应该是2008年金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自10月20日起,微软在中国推出两个重要更新――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通知(简称WGA)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通知(简称OGA)。盗版XP专业版用户的桌面背景每隔1小时将成为纯黑色,盗版Office用户软件上将被永久添加视觉标记。

一石激起千层浪,安装盗版软件的用户一边忐忑不安地担心“黑屏”,一边说微软是“黑客”,在实行“版权暴力”。同时,有电脑高手“临危不惧”,迅速寻找破解招数,也有黑客利用此机会传播病毒,把“黑屏”进行到底。微软当初在推行这项正版增值计划时,可能并没预料到中国计算机用户的反应会如此激烈,尽管微软借新闻会已经详细阐述了微软打击盗版的目的和决心,可是在复杂的中国软件业市场上,微软此举到底能得到多大成效?黑屏事件究竟是谁“黑”了谁?这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争议性话题。

正版增值计划出台的背景

据加拿大Gieschen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软件盗版使全球软件企业每年损失约400亿美元。一直以来,微软产品备受造假者青睐。在IT类造假产品中,微软产品排名第一;在全部造假产品中,微软产品排名第二,位于耐克之后。盗版中心已经从原来的美国加州和西欧转移到了巴拉圭、哥伦比亚、乌克兰等国,在亚洲,除了以盗版著称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越南、澳门、缅甸等地也都出现了盗版工厂。

微软打击盗版的决心相当坚决,不但在媒体上刊文称不购买正版软件的企业将被列入黑名单,针对个人用户,微软也将Office家庭及教育版的价格下调至199元一套,此次,又通过技术手段给盗版使用者制造麻烦。

WGA是微软2005年7月就推出的项目,国内用户已经都很了解那个挥之不去的五角星,10月20日是新一轮投放,只针对XP专业版。OGA用来验证Office是否为正版,涉及所有Office XP、Office 2003和Office 2007套件的用户,覆盖Word、Excel、PowerPoint和Outlook组件,中国是OGA首批投放的国家之一。

21日零点,不少IT“发烧友”一直将电脑开机等待微软的“警告”,但除了个别网友在网上宣称“中招”外,大部分网友都并未等到传说中的“黑屏”。21日,微软中国回应,此次更新并不是强制性的,用户可以选择关闭电脑里面的自动更新程序,或是在更新时选择不下载“正版增值计划”,而在下载正版验证程序后,在安装过程中有3次提示是否安装或参与计划,用户可选择不参与。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新一轮正版验证通知究竟有什么变化?

与之前的验证通知相比,本轮投放不使用安装向导,用户将在未来通过自动更新接收,通过Microsoft update下载,这意味着WGA和OGA会在盗版用户不知不觉中安装启动,不能点击跳过安装。

如果Windows XP用户没有通过WGA验证,用户开机后桌面背景将变为纯黑色,用户可以重设背景,但每隔60分钟背景将变回黑色。用户登录时会出现登录中断对话框,并在屏幕右下方出现一个永久通知和持续提醒的对话框,显示“您可能是软件盗版的受害者”。

如果Office用户没有通过OGA验证,验证失败后第1~14天内,将有弹出式对话框提醒客户所运行的软件不是正版,在转化为正版之前,用户每天首次打开Office和此后2小时分别会收到一次这样的提醒。从验证失败后的第15天开始,如果用的还不是正版,对话框将告知用户如不采取行动,将在14天后(即验证失败后的第30天后),Office软件被添加视觉标记。用户登录时,会看到一个登录中断的对话框,并在屏幕的右下角会出现一个永久通知和持续提醒的对话框显示“您可能是软件盗版的受害者”等提示信息。30天后,Office软件的Word、Excel、PowerPoint和Outlook的菜单栏中将被添加视觉标记,提醒不是正版,每次用户打开这四个程序都会看到相应提醒标记。

对此,微软予以解释,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WGA)通知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OGA)通知是一种验证工具,旨在帮助用户甄别其PC上安装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应用软件是否为正版,从而帮助那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和使用了盗版软件的用户,免受盗版软件的侵害。

据调查,近八成网友表示反对,甚至有网友认为这是恶搞。网友认为微软维护版权利益本无可厚非,但在垄断中国市场后“频繁黑屏”确实有失厚道,求人不如求己,国产软件必须自强。并且,微软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提取用户机器中的信息,发出黑屏警告,这提醒了大家私有软件没有保障,国家及个人信息安全岌岌可危,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打击盗版的最后一张牌?

微软中国相关负责人介绍,微软在正版化方面一直坚持3E策略,即Education(教育)、Engineering(技术)、Enforcement(执法)。

在教育方面,微软几乎在全国每一个省市、地区,微软都大力支持当地有关政府部门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教育工作、正版化实施方案的推进。比如每年的知识产权日,微软在各地都出巨资赞助,布道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技术方面,主要是指WGA和OGA,除了提醒用户正在使用盗版外,也为用户提供一些增值的小软件工具,比如以前提供过图片处理工具、中国万年历等。但本次的WGA及OGA计划中,除了提醒用户使用盗版及采取强制措施外,未见“增值”的服务提供。在执法方面,前段时间的番茄花园案,即是微软向国家版权局和公安部投诉而引发的,微软会帮助地方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了解如何鉴定非正版软件及如何提取证据等。在上述三个策略中,微软在中国的正版化工作以教育为主,技术和执法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如此说来,“黑屏”是微软使用的最后一张王牌。有趣的是,微软的正版验证程序并没有完全把盗版系统的用户赶尽杀绝,盗版用户仍然可以通过打开系统自动更新来获得最新的安全升级,不过,升级也只限于安全问题。

就是这么一个不以抓捕造假者为最终目的的验证程序,却屡屡遭到黑客的破解。包括著名的Boing Boing网志在内的许多站点,都公布了如何绕过WGA的详细资料。据一些站点称,通过包括在IE浏览器中输入一个JavaScript命令字符串在内的一些途径,用户就可以轻易地绕过WGA。对于微软而言,这意味着人们再次找到了绕过WGA软件的方法。

对此,微软表示,即使这一方法有效,它也不会维持太久。微软会不断地对验证系统进行升级,并计划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微软将会把打击盗版的行为进行到底。

反盗版与反垄断,孰重孰轻?

众所周知,微软进入中国市场10多年来,客观上成功“驱赶”了其他竞争对手,在电脑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市场成就了老大地位。在截至9月底的季度内,微软Windows部门营收额为8.22亿美元,其中1.64亿美元是打击盗版的成果。

微软的软件究竟有多贵?在北京京东商城,最便宜的Windows XP中文家庭版(COEM版本)和最便宜的Office2007家庭与学生版,售价分别为299元、199元,两项相加498元。花近500元买微软的正版软件,还是花5~10元安装盗版软件?这对于中国大多数消费者而言,结果不言而喻。

微软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确实无可厚非。但核心问题是,如何才能合理保护知识产权?或者说,如何才能划清知识产权合理使用与滥用的界限?微软此举,确实触及了许多有待探讨的法律问题。比如,已有律师向公安部举报微软“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另外,追究盗版软件使用行为是否应当有一个时限,而不是具有无限期的追溯力?还有,打击盗版,是否应当由执法部门通过行政、司法等正当途径进行,微软自行开展的惩罚行动是否具有正当性?

针对中国盗版问题猖獗的现象,2006年3月,中国信息产业部、国家版权局和商务部联合下发《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有关问题通知》,要求所有计算机制造商在新PC中预装正版操作系统。目前,印尼和乌克兰等十几个国家盗版率都很高,唯有中国以法规来强制要求PC厂商。但是,面对中国庞大的计算机市场,微软之所以能够对正版软件定价权一言九鼎,在反盗版问题上霸气十足,归根结底还在于它已经获得了隐性的垄断地位,当知识产权异化成为“知识霸权”时,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抗议与不满就显得无足轻重。

事实上,微软在中国市场已经留下了一些垄断记录。1997年,为了挤垮国产软件金山WPS,微软以97元超低价推出Word97版本,涉嫌掠夺性定价;微软不顾中国人承受能力所开出的Windows高价码,涉嫌价格歧视;微软公司捆绑销售聊天软件MSN时,又限制了国产的网易泡泡等聊天工具的发展……以至中国IT界有人愤而著书《起来,挑战微软“霸权”》,发出了抗议“微软帝国”的声音。

我国《反垄断法》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反垄断法》在强调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已经明确将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列为反垄断对象。从目前的情形看,需要在《反垄断法》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领域的限制竞争问题作出细则性规定,或者参照美国、日本、欧盟的做法,相应的行为指南。

既要反知识侵权,又要反垄断―――只有达成这样的共识,才能在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上实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否则,在微软挑起的这场“黑屏”风波中,中国消费者难免受伤,微软也未必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中国软件业的出路在哪里?

当国内的IT精英还在争论中国软件业的出路是外包还是自主研发时,微软“黑屏”事件无疑是当头一棒,显然,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创立民族品牌以免受制于人,已成为业内的共识。据了解,自从微软宣布反盗版计划以来,国产软件“永中集成Office2009”个人版4天内就被下载了240万份;金山办公软件的下载量也直线上升,并不失时机地推出醒目广告:使用金山Office 2007个人版永久免费。

有网民呼吁,从使用习惯看,微软Office和金山Office基本上没有区别,与其苦寻破解“黑屏”之术,不如从现在起树立“以正版为荣”的观念,改用价格更低甚至免费的国产软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撰文指出,软件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的制高点,美国处于信息技术的领导地位,我们应该迅速在软件上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对于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十一五”计划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他肯定了像大连这样的外包定位模式;另一方面,他认为,中国软件业也不应完全照搬印度模式,更不必过分纠缠于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而应该自主创新,在新的应用领域内抢占制高点,发掘增量市场的潜力。

倪光南尤其提到了一项互联网软件产品――社区论坛软件系统Discuz(Comsenz公司出品的支撑国内众多社区论坛运行的平台软件)。他说,Discuz论坛软件在互联网社区领域内取得全球领先的位置,也是一个很好的自主创新。在此之前,倪光南院士曾一直呼吁自主开发国产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对于今天互联网软件业面临开源的良机,他认为,开源软件把我们的创新提到了国际最新的水平上,也为自主创新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他希望中国软件业,尤其是基础软件业应该放弃浮躁,踏实发展。国家应特别重视对基础软件的扶持。他认为,在中国企业的不断努力下,在政府的不断支持下,通过市场的良性运行,中国的基础软件也会通过应用逐步的成熟起来,进一步达到和国外软件分庭抗礼、进行竞争的地位。

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说:“中国的软件正版化道路,除了建规立制外,还应从经济角度出发,控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软件产品的价格,建立健康良性的正版软件消费环境,这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盗版问题。”

微软“黑屏”事件,起源于微软对于中国软件业盗版猖獗的不满。同时,微软此举引起了国家和民众对于自主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翘首企盼中国软件业的崛起。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上一篇:京东商城:日出东方? 下一篇:情商:职场发展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