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应该缓行

时间:2022-09-22 12:50:33

开宗明义:我自始至终无法接受“山寨”产品。就像我从来都不能接受电视购物频道那些拿消费者当傻子糊弄的广告。

顾名思义,“山寨”产品出自不正规的生产商,其研发和生产都以模仿为主,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山寨”产品的粗制滥造、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因此,不管“山寨”产品拥有多么诱人的丰富功能,拥有多么低廉的价格,都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盗窃行为――盗窃别人的外观设计、功能设计等等知识劳动的成果――的产物。有人说这是一种符合商业社会发展趋势的“创新”。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真正的创新是建立在原创的基础上,对已有技术和产品的一种超越,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并不简单的智力劳动。“山寨”模式不仅不能算作一种创新,更不应该得到市场的纵容,甚至肯定。

首先,通过“山寨”模式笼络的企业,其中一些并非专门从事手机和计算机等IT相关产品生产的企业,但是利益的驱动,让这些企业也纷纷啸聚“山寨”,一起来趟这趟浑水。有人说手机和笔记本的制造工艺并不复杂,此话不假,但IT类产品并不像电子表和收音机,后者并不存在多少安全隐患,至少电子表的电池不会爆炸,也没听说收音机的辐射会让人生病,但手机和笔记本却有很多需要避免和降低的安全风险。以“山寨”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觉悟,很容易想象,遍地开花的“山寨”制造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安全体验。至少在初期,“山寨”产品的质量是无法得到保障的。以忽视甚至牺牲质量为代价来换取利益,等于一种饮鸩止渴的手段,绝对不可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次,从价格的角度来看,“山寨”产品也不会一直火下去。可以想见,“山寨”笔记本的价格一定会很低,但再怎么低,也需要几千块钱。而现在主流笔记本的价格早已不再高高在上,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慢慢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自然还是会倾向于主流品牌。当然,这是因为主流笔记本厂商的规模效应所致,也许这可以算作“山寨”笔记本胁迫主流厂商的结果,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福音。短期而言,的确是好事,毕竟“山寨”产品搅动了市场的固有格局,摊薄了产业链的利润,但长此以往,当主流厂商在价格上被迫混入“山寨”的行列,我们还能指望主流厂商提供什么有价值的服务吗?因为主流厂商之所以主流,就是因为他们不仅卖产品,还卖服务。如果价格已经低到“山寨”的级别,还何谈服务?

最后,从整个产业的角度来看,与英特尔组建的“CBB”笔记本制造联盟相比,GMB联盟也不会有多大的发展前景。虽然威盛自称其联盟采用开放平台,方便代工、零组件业者加入,并且为今后制造差异化产品上市竞争打好了基础,但目前只有两三家OEM厂商和十几家零组件厂商参与这个联盟,其规模和力量都无法与庞大的CBB相比。可想而知,CBB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任由GMB发展壮大,而是会通过各种或光明磊落或卑鄙的商业手段牵制GMB的发展,比如通过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制造更加难以复制和模仿的产品体验,比如通过其广泛的商业合作资源开辟更灵活、更便利的产品组合,比如通过其规模优势进一步压低制造成本,比如以同样优惠的政策吸引GMB的潜在合作者。不论光明磊落还是卑鄙,都只是一种商业竞争的手段,在这个只关注结果的商业世界,既得利益的获得者面对新生力量对其既得利益的威胁,将会不惜采取任何手段进行抵制。

那么,“山寨”模式如何缓行?笔者认为,并不能依靠企业的觉悟和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而是应该依靠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来进行。因为企业行为是利益驱动的,在整个行业都在走“山寨”路线或者被“山寨”模式逼上梁山的时候,没有几个企业能够洁身自好,因为那样有悖于利益至上的商业游戏规则。更不能依靠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在花一块钱就能买到原本五块钱才能买到的矿泉水的时候,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关心矿泉水的水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因此,只能依靠政策引导来遏制“山寨”化的进一步蔓延。

具体而言,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提高相关行业准入的门槛,加大保护原创外观设计等知识劳动成果的力度;可以加大相关产品质量问题追查、处罚的力度,让企业对产品质量和服务充满敬畏;可以全面肃清虚假广告的传播,为消费者营造一个“一分钱一分货”的消费感知空间……总之,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关键在于,要认识到“山寨”化的弊端,应该着眼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被虚假繁荣和短期收益所迷惑。

上一篇:“山寨”之喜、惑、思 下一篇:澹骸袄兹恕钡耐络造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