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共同抵押的公示方式

时间:2022-05-05 02:32:02

略论共同抵押的公示方式

摘要:当共同抵押的标的物均为不动产时,采取登记生效模式。未经登记,抵押权不能设立;当共同抵押的标的物均为特定动产时,则实行登记对抗模式。即经当事人的合意,共同抵押权即告设立;只是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当共同抵押的标的物一为不动产,一为动产时,则不动产采取登记生效模式,动产采取登记对抗模式。

关键词:共同抵押;公示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51-01

共同抵押,又称总括抵押、连带抵押、聚合抵押,是指为担保同一债权,在数个不同的财产上设定的抵押权。物权为对世权,具有排他的性质。物权这种对世性和排他性意味着就某物而言,一个人一旦取得了物权,他人不得有内容与之对立的物权存在。因此,物权交易的潜在当事人,诸如所有权让与的受让人、抵押权之设定的受让人,了解某一物上有着怎样的物权内容,便十分重要。鉴于此,物权的存在及变动就不应仅仅存在于当事人纯粹的观念里,物权的归属及内容即物权的现状如何,必须由一定的物质形式表彰于外,使物权法律关系据此得以透明,从而为大众认识,以期交易的确实。倘使无此表征,那么在交易繁盛,物权变动频繁的现今社会,不仅财产的流通会受阻碍,而且势必害及第三人的利益,致使整个社会的财产流通秩序陷于紊乱境地。近代法应这一社会需求,规定了物权的外部表征及其具体形式。这就是近代法确立的物权公示主义或公示制度。物权法之采公示主义,贯彻着近现代社会追求交易安全的社会理念。社会生活由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构成,这便有了动的安全与静的安全的需要。对动的安全的维护可经由诸种途径和手段而达成(诸如向债权准占有人为清偿、向指示债权的持有人为清偿以及表见等制度),而物权法上的公示制度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交易安全无疑是近现代私法最显著、最根本的特色的今日社会,物权法的公示制度实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正因为如此,大陆法系各国在物权变动上无不采行公示主义。

一、物权的公示方法

在不动产物权,登记为完备的公示方法,因而公示原则便有了充分的机能;可是关于动产物权,作为公示方法的占有移转则是不充分的,故而公示原则之机能也很不完全。尽管如此,为了动产物权的交易安全,仍确立了公信原则。

抵押权的公示主要是登记公示。所谓登记公示,是指由官方或权威性的公共机构,将抵押权在登记簿上记载,以此对抵押权的存在予以表彰。由于登记制度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登记公示因而成为抵押权公示的最主要形式。抵押权的设定与变动属于物权变动,因此抵押权登记有三种对应的立法模式:其一,登记成立要件主义;其二,登记对抗要件主义;其三,折衷主义。所谓登记成立要件主义,是指抵押权的登记决定当事人设定抵押权的行为能否发生预期的法律效果,即未经登记,抵押权便无法设定。登记对抗要件主义,即抵押权依当事人的意思而设定,无须进行登记,未经登记的抵押权只是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二、共同抵押的公示模式

那么,共同抵押公示制度在我国的建构究竟要采取何种立法模式呢?我认为,共同抵押的性质是复数抵押权,即数个抵押权来担保同一债权的实现,因此,我们在建构共同抵押制度时,没有必要打破该国法域内的一般抵押权的立法模式,为共同抵押单独设定一个权利变动的模式。具体到我国,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物权法》第 14 条)。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物权法》第 24 条)。我国立法认可动产可以设定共同抵押,因而我国的共同抵押权公示模式应遵循我国普通抵押权的立法模式,即采取折衷主义模式。我国《物权法》第 187 条规定:“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物权法》第 188 条规定:“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可以分为以下情形:(1)当共同抵押的标的物均为不动产时,采取登记生效模式。未经登记,抵押权不能设立;(2)当共同抵押的标的物均为特定动产时,则实行登记对抗模式。即经当事人的合意,共同抵押权即告设立;只是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3)当共同抵押的标的物一为不动产,一为动产时,则不动产采取登记生效模式,动产采取登记对抗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者均进行了登记,则共同抵押权成立,发生共同抵押的效力;若不动产抵押作了登记,而动产抵押未进行登记,那么该动产抵押便不能对抗存在于该动产上的其他权利人,包括在该动产上存在的后次序抵押权人。

参考文献:

[1]任华哲、鲁杨.共同抵押若干问题之探讨[J].法学评论,2003(6).

上一篇:有关采用橡木桶替代品酿制葡萄酒的探讨 下一篇:试析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