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建构的研究

时间:2022-05-05 12:10:51

关于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建构的研究

引言:现代化教育作为现代化的进步结晶,是公民社会的价值体系。在现代化的研究背景和框架上,所有的国内外文献表明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构建比较薄弱且不集中。在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中,现代教育和公民社会建设之间存在一种无法分割的内在联系,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保证公民社会的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代教育利用培养公民意识,重整社会秩序,维护社会体系实现其对公民社会的作用。

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怎样让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大国,现代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现代实行的教育制度是否可以承担起这个沉重的的使命?答案当然是不行的。因此,在此之前,中国加强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力度,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在含义。伴随着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教育的改革为中心和制度创新教育为重点的课程改革也被摆上台面。从我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即让学生作为“整体的人”成长,学生的生活和科学世界的整合,寻求学生创造个性化校园文化来看,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公民社会建构主义思想在教育界的崛起。

关键词:现代教育 公民构建 有机结合

一、现代教育的含义

要想弄清楚现代教育的概念,我们就必须先领会教育的意义。古代中国没有教育这个说法,教和育有着不同的意思,教是教化,育是指培养自己的孩子,使其从善。中国喜欢从品德培养来讲明教育的意义。在现代化的前提下,现代教育理念它经常是与传统教育相违抗的。对于现代教育的定义,在教育范畴有不一样的观念。一个是在时间的维度上,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分为古代和现代社会,因此,教育也相应地被分为古代与现代教育。当代教育的受教育者们被教育者教化成顺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的现代社会活动的人。其他的一个是在性质的维度上,将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指的是西方教育历史上的两个流派,即传统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广义的传统的教育是历史的继承并广为流传的教育方式,现代教育的教育系统;广义的现代教育是与当代生产,当代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匹配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仅仅认为现代教育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一个通过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紧密联系,被其推进和制约着的教育体系。将这些教育的含义整合,其实现代教育是与传统教育的产物,收到现代化影响而形成,现代教育与现代政治制度、社会体系的设计密切相关,作为现代的社会体系中的成员,现代教育让现代人类开发和利用人自身和社会自然的能力达到了不可置信的水平。

二、公民社会的含义

公民社会是一个相关学科范畴出现的比较多的词汇。公民社会是一个现代化的概念。在近代社会之前,公民社会和政治国家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经过区分,

公民社会中的现代意义开始呈现。在本文中,就是在现代的公民社会前提下对现代教育和公民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公民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来说,确定的公民身份和公民资格是十分关键的。

三、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建构的联系

现代化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扩展中为现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推动,致使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有着独特的含义。公民社会的建设是被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的,现代教育在中间起到十分关键的效果,是公民社会里不可或缺的成分。它和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一起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建设,它对培养公民意识、维护社会秩序、确立公民身份发挥着不同凡响的作用。现代教育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中一个特别的体系。在现代化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特殊的联系。 (1)、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形成的必要前提

在工业革命以前,市民社会与国家整合,社会没有独立性,而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组织。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某个水平时,公民社会开始形成,是以公民社会具有现代化的气质。当公民社会以一个独立的形象出现时,表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出现了裂纹,传统社会的秩序和系统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崩溃和重组,每个公民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个体,这种主体性很大程度的激发了他们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形成了,在宗教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出现了多样性。如何保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团结,近现代思想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功能。教育是公民社会的一个主要成分,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十分明显。

(2)、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保证

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现代公民社会在开始出现之时,就和现代教育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作为同样具备现代化气息的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现代教育一直围绕着公民社会的需求在实施。现代公民社会经历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从国家政治和公民社会的统一整合中分离开来,形成市民社会和国家政治社会,第二步是公民社从私人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公共领域的奠基。公民社会离开国家政治社会和私人领域成为一个独立的拥有现代气息的领域,它会经历重新建设的过程。现代教育的现代性同样跟随着公民社会的现代化,使现代教育在个体社会化和知识权利合法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对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所以,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安全系统,它并不是在物质方面保证公民社会的持续,而是要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来保障公民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新的世纪刚刚开始,人类面对的制度创新的变化,社会的变迁,甚至学校教育模式的改进,这是一场绝不可能快速解决的改革,而是一场长期且艰辛的战斗,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在建构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我们应该关注到,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挑战,建构主义理论对传统的文化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形成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育制度的合理性问题提出了质疑。虽然一些流派研究建构主义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但他们观点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能够互补,但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构建主义对学者和老师的要求是需要勇气,但也必须基于建构主义认识论相一致的方式从事相关研究。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实践探究和建构主义理论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拒绝任何机械快速的模式,避免走老路。

参考文献:

[1] 钱民辉: 《教育社会学: 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21、49 页

[2] 约翰・杜威: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27―28 页

上一篇: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调查分析 下一篇:谈如何把生活经验融入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