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作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时间:2022-05-04 08:16:24

精心设计作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里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可见语文素养的涵概面广,教师必须把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渗透于语文学习的诸环节,而作业设计的科学化就是重要的环节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作业陷入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常常使一些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能完成作业,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所以作业设计必须科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尽量使作业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作业设计注重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情感指向于学习,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才能主动的探究,乐于完成作业。如学了《田忌赛马》一课,我让学生以扑克牌为例,探讨:还是原来的马,除了孙膑的对阵方法,田忌还有其它的对阵方法取胜吗?同学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设计,尝试各种对阵方法。结果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孙膑的方法是唯一取胜的方法,于是对孙膑更加由衷的钦佩,深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是多么的重要。

二、作业设计注重习惯

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教学中,我尤其突出了对学生习字习惯和预习习惯的培养。在习字方面,我在写字态度、姿势、方法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并且评价时注意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经常开展写字竞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一个学期以来,学生的写字态度逐步端正,写字质量明显提高。在预习方面,我要求学生做到写好、读好、划好、想好,即认真掌握生字新词的写法,读熟课文,划出文中读懂和未懂的语句,想想这篇课文的大体内容。每次上课都进行形式多样的检查,任何学生只要认真预习就能得到成功的体验。目前,多数学生养成了自觉预习的好习惯。

三、作业设计注重积累

积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点,但这不同于以往传统作业中的抄抄背背,而是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背诵积累。教学中,一方面我让学生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语段,因为背也是一种体验感悟的过程、接受熏陶的过程,这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非常有用。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我还以身作则,和同学们共同背诵名篇佳句。另一方面,我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积累活动,如诗歌朗诵赛,成语故事会,词语接龙,“六·一”词语总汇,收集广告词等,将积累渗透于平时的课堂内外。

四、作业设计注重运用

知识只有通过实际运用才能转化为能力,所以我经常创设情境,采用讨论、争辩、演讲等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串门、办报、看新闻、查资料、诗配画、写对联等。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五、作业设计注重个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培养学生的个性是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新的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也指出:“每个学生的智力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所以如今的作业设计要改变过去那种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机械重复、一刀切的做法,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具体做法是:1、作业内容多样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采取抄一抄、背一背、画一画、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形式,加强综合性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2、作业选择自主化。主要是设计一些弹性作业,让学生主动去选择。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去做,或者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命题,自选答题,也可以自己命题自己答题。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从老师的肯定性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个性品质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当然,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科学设计作业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努力构建“语文素养”的教学模型才应该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更高追求。广大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强化语文功底,提高生活情趣,优化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教书育人,责任重于山 下一篇:让爱创造教育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