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理国

时间:2022-05-04 06:15:31

浅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理国

【摘 要】 理国是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有之义。加强理国教育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加强大学生的理国教育必须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国情、世情,在实践中促进爱国认知由感性升华至理性层面,探索建立理国的教育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校 理国 教育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但是,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个体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情感,从爱国主义的价值属性看,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从爱国主义的功能属性看,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奋斗的旗帜,是保卫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保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进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和平崛起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形势日益严峻和复杂,必须进一步强化全民族的凝聚力、筑牢共同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结合时代特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国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理国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有之义

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目前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很多观点,但大都认为爱国主义是人们热爱祖国、忠诚祖国、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意志、思想理论及行为一体的反映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综合复杂的价值体系。“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需要出发,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受教育者激活爱国情感,并将朴素、非理性的情感提升为理性的爱国思想和观念,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爱国行为的活动。”[1]简单地讲爱国主义教育即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认知的传递、爱国思想和信念的养成以及爱国行为引导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把对祖国的热爱从一种不稳定不成熟的感情升华为一种稳定成熟的思想心理意识和世界观并在这种心理意识和世界观的支配下外化成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爱国行为的过程。由此可知,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即贯穿着科学理性原则。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素养的大学生,而且正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说中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的是激发教育对象一种朴素的爱国情感和“稚嫩“的爱国行为的话,那么,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则更应注重爱国认知的理性化、理论化和体系化,更注重爱国实践行为的引导,也就是说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要注重和突出贯穿科学理性精神和科学理性原则。

加强理国教育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

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维护全民族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维护领土完整、国家振兴、民族发展。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在谋求和维护全民族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的本质上始终是一致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已不可阻挡之势在世界范围内汹涌澎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看,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乃至不同思维方式在新的时代层面上的竞争与整合,其突出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各国都无一例外的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各国在经济、政治等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无不牵涉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加之,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国际经济政治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全球性跨国公司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主导着全球性经济发展,并且不断向各国扩张和发展,甚至支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必然受到这个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束缚。同时,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等活动,以及具有国际支持背景的“”、“”等民族分离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都对我国的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国人民历来有着维护全民族和国家最高利益的坚强决心和英勇不屈的行为。但是,爱国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如此复杂,爱国已不再是战争时期那样,开枪消灭敌人。全球化时代使得爱国主义的表达途径多样化,选择不当就可能上升为一种破坏性的亢奋的爱国主义。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快速增加,也使得潜藏于爱国主义和国家之间的进攻性凸显。

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依托,因此,爱国诉求的表达和爱国方式的选择还要与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相联系,处理好爱国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采用更好的方式来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对于有着高度爱国热情的大学生进行理国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国教育

1.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国情、世情是理国的前提

理性的爱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对本国历史的审视,对本国当前现实的分析和对本国未来的展望以及放在整个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去审视的基础上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逐步增大、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一切为世界瞩目、令世人赞叹,也无不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发展很不平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而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再加上目前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些西方学者便发出“中国”的口号,对中国的发展虎视眈眈。”[2]可以说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是内忧和外患并存。审时度势, 形成对国家形势和国际环境的理性认识,是理国的前提。为此,高校理国的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历史教育,使大学生以史为鉴;加强国情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加强国际形势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历史比较、发展比较和中西比较中既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一篇:工业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强调的若干... 下一篇:对高职教育现状及其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