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DNA疫苗动物研究有效等

时间:2022-05-04 05:01:24

艾滋病DNA疫苗动物研究有效等

艾滋病DNA疫苗动物研究有效

王志军

科学家首次证明,单次剂量HIV DNA疫苗接种可以使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持久的免疫反应,这一结果在HIV疫苗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一些科学家首次证明,单次剂量HIVDNA疫苗接种可以使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持久的免疫反应,这一结果在HIV疫苗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发表在《病毒学杂志》上。

艾滋病病毒在世界上正在不断地流行传播,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从根本上减少病毒载量并减少其传播的疫苗。历史经验证明,疫苗是对抗流行性感染疾病,如天花、脊髓灰质炎、麻疹和黄热病的最有效方法。但是,要想控制HIV,不仅需要依赖中和性抗体的产生,而且还需要广泛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细胞的不断连续产生。迄今为止,猴免疫缺陷病毒减毒活性(SIV)疫苗已能引起其他灵长动物最为明显的抗艾滋病病毒反应,但是,其他病毒形式再次出现的危险使得这种疫苗不适合用于人类。

以DNA为基础的疫苗由于安全性好以及诱导体液免疫和T细胞免疫的能力强,更适合用来预防一些感染性疾病。过去的小鼠研究发现,使用单剂量SHIV DNA疫苗可以让小鼠产生持久强大的针对HIV的免疫反应。在当前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给恒河猴接种了单次高剂量的SHIV DNA疫苗,并对疫苗所诱发的免疫反应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接种该疫苗的所有恒河猴均出现了广泛的、能维持数月的艾滋病毒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此外,接种疫苗后,血液中病毒很少再出现,即使在没有抗体反应存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我们的综合分析说明,单次高剂量HIV DNA疫苗能诱导出其他灵长动物持久而又有效的T细胞免疫反应,使未来人类HIV疫苗的研制有了新的认识。”研究者如是说。

人类生物衰老缘于遗传变异

王志军

研究发现,与生物衰老有关的变异位于基因TERC附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老化相关的疾病,与生物老化关系更密切而不是年龄老化。

科学家宣称,他们已经首次找到了与人类生物老化相关的变异。研究人员分析了500000余种人类基因组中的变异基因,发现与生物衰老有关的变异位于基因TERC附近。英国莱斯特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共同完成的这项研究是由威康信托基金和英国心脏基金会资助,文章发表在《自然・遗传》上。

英国心脏基金会和赖斯特大学的心脏病学教授尼勒什・萨马尼解释说,衰老有两种情况:第一就是随着时间衰老,即根据年龄决定衰老情况;二是生物老化,也就是一些细胞要比实际年龄老化得多。

他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老化相关的疾病,包括心脏病和一些类型的癌症,与生物老化关系更密切的而不是年龄老化。”

“我们所研究的是染色体中叫端粒的一种结构。我们在出生时端粒具有一定的长度,而细胞在分裂或老化时会变短。因此,端粒的长度成了生物老化的标记。”

“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那些携带特殊基因变异的个体其端粒较短,即他们看起来比较老。鉴于短端粒与老化相关疾病的关系,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些携带这种变异基因的个体是否有发生这类疾病的巨大危险?”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蒂姆・斯佩克特教授补充说:“我们所发现的这个变异靠近基因TERC,我们已经知道,该基因在维持端粒的长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研究所要证明的是,某些人从遗传角度说以较快的速度被程序老化,在携带变异的个体作用相当显著,端粒短相当于‘生物衰老’了3~4年。一些遗传敏感的人处在一些对端粒不好的环境下时,如吸烟、肥胖或缺乏锻炼,衰老的速度会加快,最终会出现数年生物衰老,或者出现与衰老有关的疾病。”

上一篇:人体有“愉悦神经”等 下一篇:我国宫颈癌疫苗获临床试验批件为妇女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