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中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探究

时间:2022-05-04 12:18:53

高校学风建设中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探究

【摘 要】当前学校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存在疏离大于协作的状况,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直接产生影响。结合高校实际,应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来推进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协同育人,共建良好学风。

【关键词】高校 学风建设 学生工作 教学工作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03-03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方面共同努力,但当前学校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存在疏离大于协作的状况,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直接产生影响,因此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加强协同育人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高校实际,应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来推进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协同育人,共建良好学风。

一、学生工作的管理角色转变,促进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

学生工作是指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教育工作。学生工作既包括管理也包括教育,管理是手段,而教育才是目的,因此对学生教育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学生工作管理现状――以管代教。国外大学也有学生工作,它主要是学生自主管理,而辅导员则更多地是以专家的身份出现,如心理专家、学习专家、交往专家等,他们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化服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遇到问题可与辅导员预约交流,寻求指导,因此学生工作更多的是教育活动。

从目前国内高校学生工作和辅导员制度来看,更多的是做成管理活动,工作重点在管理,停留在任务的下达和制度的执行,缺少教育职能,处于以管代教形式,偏离了学生工作的本意。例如,现行的奖惩强化措施,更多的是在学生做出很多种行为之后,采取奖惩性措施以增加和校规校纪的认识,符合学校要求的给予奖励,反之就处罚,虽然奖惩的程度和着眼点有差异,但只是一个点,一种对结果的管理和控制,对过程没有关注,是以管代教表现。这种以管代教的工作方式,教育的实际效果不明显,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和支持,削弱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使得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存在隔阂和“两张皮”的现象,学风建设工作成效不佳。

(二)创新管理模式――管教结合。大学期间学生的学习更多的还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和素质的培养。因此,在专业学习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接受学校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学习,让熟知学校教学规律的老师从组织文化或校园文化的层次上生动形象解析,告诉学生在大学环境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加深对大学行为的认识,让学生在充分地理解学校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将规章制度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其次,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处罚之后,还要给学生教育,做到行为之前之后都要给学生教育。行为之前的教育称之为引导;行为之后的教育称之为培养,培养的目的在于创造条件或情境,帮助、督促学生改正错误。

学生工作的本意与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区别,它更多地是给学生规范、规则的教育,而课堂教学主要是专业学习。规范规则的学习严格意义上讲比专业学习更重要,因为一个人要适应环境,必须首先要了解这个领域中的规范规则,学生工作的目的就是把社会中反映生产关系的观点、思想、意识形态和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之内化为他们的政治观点、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在学生工作中不单只是对结果的控制,还应加强事前事后的教育,提倡管教结合的理解策略。

学生工作要从教师的角色去思考管理工作,对学生学习特别是前两年的学习发挥重要作用:第一年重点是督学,旨在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思维方式;第二年重点是助学,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成目标;工作方式上要从事务主义向规划指导作用的角色转变,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面对学生的管理,要注重教育作用,用管教结合替代以管代教的简单管理思想,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这两方面的积极性,管理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会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二、创新管理制度,实现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也是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就学风建设工作而言,迫切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创新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培养学生层次发生很大变化,包括普通本科、卓越工程师、国防生、国际生、预科生、专升本学生、中职升本学生等。这种差异的存在就要求我们不能只是基于课程和学时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微调,这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学习态度低下,影响学校整体学风。要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这样才会符合教育规律和因材施教要求,帮助学生找准发展方向,达成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通过分析教学研究型大学特点和学生层次的构成,可将学生培养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就业型”(应用型)人才;二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运用所学知识于自主创新的“精英型”人才;四是可以创造知识的高级“研究型”人才;根据不同类型构建相应的本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学风。

就业型(应用型):面向专升本、中职升本的学生,主要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侧重于与企业联合培养,采用职场化教学模式。

复合型:面向一般本科学生,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注重跨专业、跨学科培养。

精英型:面向卓越工程师专业学生,主要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

研究型:面向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继续深造的考研本科学生,注重学生文化和专业底蕴、适应能力、研究潜质培养。

(二)建立大学优秀教师教学和优秀大学生学习标准。建立良好的学风首先要让教师明白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认识到开展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才能使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认真、充分的准备,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其次,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应向学生公布,让学生对教与学有一定的认识,更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评教的积极性。因此,学校有必要对教师教学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同时,还应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告诉他们作为大学生在学习中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自觉学习。

(三)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发展功能。目前师资不良、质量不高、投入不足是困挠高等教育的三大难题。要走出困境,应变革学校内部评价制度。评价作为诊断、监控和改进高等教育的重要机制,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为此,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有成效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教师评价制度。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体,教师能不能按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来自觉地运用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管理者能不能遵循管理规律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开发、扶持和管理。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过分强调结果、强调定量评价和强调短期效益,重视显性元素的侧重岗位绩效评价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忽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就是将现行的侧重岗位绩效的评价转变为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

高等学校教师胜任力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师工作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由老师的职业资格(学历、教师资格证书)、职业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职业技能(教学、科研、管理)和职业态度(价值观、责任感、归宿感)构成。胜任力评价能有效地将外显与内隐、眼前与长远、能力与态度有机结合,人事管理与职业指导有机结合,它测与自省相结合,诊断与设计相结合等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教师明确目标,发挥主体自我发展的功能,教师才能按教育规律来教育学生,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教学评价制度。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和高校大众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才观的转变,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最具有发言权,“学生评教”必将成为高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目前高校“学生评教”存在六个方面的不合理:一是评价内容不尽合理、指标体系不尽完善;二是评价的方式单调,缺乏形成性评价;三是评价结果的不可比性;四是评教中教师、学生主体的“缺失”;五是评教结果反馈不及时、不全面;六是评教结束后的改进措施不到位。这些不合理因素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处于被动参与状态,扮演着被管理者的角色,他们在评教中的心理状况和情感因素,体验和收获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关注,造成对评教的拒绝大于欢迎,或“例行公事”参与,没有真正发挥“学生评教”在教学中的作用。

因此,对于“学生评教”提出六点改革意见:一是管理与运行机制的转变。建立了学生评教组织机构,分类、分层、分级组织与管理。学生评教将由原来教务处组织,转变为由教务处和学生处、各学院(系)联合组织,其他部门协作组织的方式。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专家参与,共同制订评教方案;由学生信息员通过课堂调查提供过程性评价、各院(系)组织学生座谈会或问卷调查形成的诊断性评价、全校所有学生参与对全校所有课程的总结性评价。二是“学生评教”理念的转变。学生评教的功能由甄别、选拔、评优向重视发展转化;评教指标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关注学科和课程的差异;评价主体和被评价主体由被动接受评价向主动参与评价转变,注重评价主体和被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评教重心由重终结性评价转变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三是创新评教方式,关注教学过程,评教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开发了“交互式”网上评教系统。建立健全了相关配套制度等保障体系,确保“学生评教”成为师生有效沟通的平台。四是改革评教内容,评教指标实现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关注学科和课程的差异。设计了一套科学且具有操作性的评教指标体系,评教主、客体不同,学科、课程不同所采用的评教指标体系就不同,提高了评教结果的可比性。五是实现学生评教动态监控。不再局限于每学期单纯的一次评教,而是让管理者、教师、学生可实时登录评教系统,查看评教结果及进行意见反馈,提高了学生评教的效用。六是着眼点在评教的后期效果,即通过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教体系,让教师能借助所采集的信息改进自己的教学,明确评教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获得一个精确的分数,而是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3.改革考试制度,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的考核制度。考试改革是高校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解决学风建设中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方式。考试改革就是将学生学习效果的单一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一次性的终结考试不足以评价学生的能力,教师为考而教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反而会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松散、考试违纪、逃课等不良学风的产生。

考试方法多元化改革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要突出理工科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及文科生的分析、综合、写作能力的考核;在成绩评定方面宜采取多种方式,应淡化一次性终结考试,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考查,提高过程考核在课程学习中比例(应高于50%以上),降低终结性考核(应低于50%以上)所占比例。目前高校课程考核中虽然有平时成绩,但考核内容简单(主要还是停留在平时作业和迟到等层面上,有实验的课程除外),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和能力基本不涉及,且所占总评成绩比例偏少(不超过30%),主要还是以一次性终结考核为主,很难适应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阻碍了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多元化的考试改革进一步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减少学生违纪作弊的现象,建设良好的学风。同时,加强了教与学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激励教师及时改进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尽快完善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特色,促进特色专业的建设。

总之,学风建设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创新思路,从整体上进行构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使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切实地让学生认识到、感受到、体验到、欣赏到大学的“真、善、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形成优良的学风。

【参考文献】

[1]唐立国.高等学校学生评教体系探略[J].教育与职业,2011(17)

[2]钟凯雄.大学学风建设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建:基于文化管理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

[3]沈晓.谈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J].教育探索,2012(8)

[4]于伟,韩丽颖.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理论基础及职能[J].比较教育研究,2003(4)

【作者简介】唐立国(1971- ),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 雯)

上一篇: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物流管理软件的应... 下一篇:逼法官签“卖身契”对法律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