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5-04 08:25:46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在全面推行新课标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生物教学虽然应新课标的改革要求进行了改进,但还存在教育形式浅析局限于单向授课、课程设计程式僵硬化、缺乏师生交流、课堂活动效率低下形式化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物教学现状,并对其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物教学;现状;对策

一、引言

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识和学以致用,我国的初高中教育作为一种普及性的基础教育,虽然其教育目标定位是将通识作为主要任务,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由来已久的教育断层等各方面的因素,都迫切地要求我国教育进行有效改革,而生物教学作为注重实验实践的一门主要学科更需要革新其教学内容与形式。

二、我国生物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我国生物教学在新课标教育改革过程中得到一定改善的同时,仍然存在教学问题与挑战。第一,单向授课的教学形式。虽然在我国的新课标教育改革中对生物教学提出了许多改革方向和要求,但由于应试教育体制中以卷面考试分数评判学生学习效果和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限制,我国初高中的生物教学普遍沿用传统的单向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以完成教师教学任务、学校升学率和中高考指标等。第二,流于形式的课堂活动。新课标中对生物教学改革要求的一大特点,即为课堂活动及其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中的互动活动确实增加了,然而其活动形式内容都较为简陋和浅显,活动徒有形式而无内涵,并且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较少,且质量普遍不高。第三,薄弱被动的课堂实验。区别于其他学科,生物教学中需要运用实验操作来达到其教学目的,实验实践操作教学对学生的意义重大,即不考虑某些学校完全不进行实验课程的极端情况,我国生物教学的实验课程仍然较为薄弱,主要是由于当前生物实验课程的内容多为知识验证型实践,且对同一内容的课堂授课与实验教学在时间上通常存在延迟,继而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效果。

三、我国生物教学改革的对策

我国新课标改革中对生物教学的要求是,在教学内容方面,更加注重对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渗透、交叉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形式方面,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推行个性化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面对我国生物教学现状,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课改要求,现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逐步尝试和建立以教师单向授课为主,多种教学方式深入课堂的教育形式。单纯的教师单向授课的教学形式固然不适应当前许多教育新主张,但并非要将其全盘。我国传统的教学形式利大于弊,其教学更具有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对某一知识领域形成初步认识。但新课标改革要求我国生物教学进行革新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形式和需求,因此建立一个以教师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学生合作任务、课外竞赛等多种丰富形式为辅的生物教学形式具有适应性和可行性。其次,改革教学理念,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与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矛盾中,对教学理念的改革更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最初教师需要着力于如何在教学矛盾中合理适当地表达出创新的教育理念,但这正是教育得以深入改革之始,只有当教学理念得以充分认知、认可并完整接受的情况下,教育改革才得以继续深入进行。再次,合理运用数字媒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在电子科学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数字媒体设备在教育中的运用已然十分普遍,但其运用多停留在PPT展示的层面,只是作为一种单向授课的技术支持而非全新的教学形式。结合数字媒体的特性及当前盛行全球的网络教育形式,学校可以在这方面进行相似的创新教学。最后,提高学校生物教学的师资力量。我国生物教学的改革从本质上来说一方面要从理论上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和改革,另一方面要从改革执行方面对学校生物教学的师资力量进行提升和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教学是教育过程最为关键的一环,其他所有理论与实践的指导研究都是为这一步的顺利开展而进行的。在我国生物教学改革中,全新教育改革背景、改革与应试教育体制的矛盾、社会需求的转变、生物工程等学科的发展都要求生物教学的师资进行有力的加强和提升。

四、结语

在我国生物教学逐步全面推行新课标改革的进程中,我国生物教学的教学形式、方法、内容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创新,但面对学校中高考的压力、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断层、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生物科技的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我国生物教学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因此应当继续分析研究教学以达到新课标改革要求,将生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晖.游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尝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2).

[2]刘芳铭.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6).

[3]张改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1,(11).

上一篇: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下一篇:即时评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