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静脉给药途径在NICU使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05-04 06:26:25

3种静脉给药途径在NICU使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经外周浅静脉、股静脉、腋静脉置管给药在NICU患儿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总结我科2013年4月~8月住院治疗患儿经外周浅静脉置管356例、股静脉置管45例、腋静脉置管144例,比较三者的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腋静脉留置时间最长,并发症最少。结论 腋静脉可作为NICU患儿静脉用药首选途径。

关键词:NICU;静脉留置针;外周浅静脉;股静脉

NICU病房的患儿以急、危、重为主,开放静脉通道是必需的治疗及抢救措施,使得留置针在NICU广泛使用。NICU患儿大多住院时间长、经常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长期静脉高营养治疗,而新生儿血管较小,血液流速慢导致静脉血管破坏较大。为了减少穿刺次数,尽量保护静脉血管,笔者对我科住院545例次患儿进行3种静脉途径给药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4月~8月住院患儿545例次,足月儿324例次,早产儿221例次,日龄30 min~45 d,足月儿中男177例次,女147例次,体质量2.5~4.8 Kg;早产儿中男120例次,女101例次,体质量1.2~2.5 Kg。三组患儿性别,体质量和胎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穿刺部位皮肤完整,无炎症反应。

1.2方法 所有置管由工作>3年护士使用流动水按6步洗手法洗手后操作。置管后每4 d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更换敷贴及肝素帽。每天更换输液装置,2次/d生理盐水冲管。使用BD公司生产的24G头皮式留置针、3M透明敷贴。所有患儿均需要24 h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或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剔除因转科、出院而拔除留置针者。

1.3分组

1.3.1外周浅静脉组(A组) 选择外周浅静脉如头皮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手臂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等处进行穿刺。穿刺过程及方法参照徐润华等[1]主编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穿刺。

1.3.2股静脉组(B组) 患儿取仰卧位,小垫枕垫高穿刺侧臀部,尿布包裹好会,助手固定不穿刺侧膝关节,使双下肢成"蛙状位",以股动脉博动点处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穿刺者手持穿刺针呈30°~45°角,在股动脉博动点内侧进针,针尖斜面朝上并指向肚脐方向,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再进针少许,左手固定针芯,右手送入留置针外套管后取出针芯,3M敷贴固定,接上输液装置进行输液。

1.3.3腋静脉组(C组) 患儿仰卧位,头偏向穿刺肢体对侧,使穿刺侧上肢伸展并上举,穿刺者固定上臂并绷紧皮肤,以腋动脉博动点内侧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助手以消毒手指指腹按压腋窝使静脉充盈,以20°角进针,针尖斜面朝上并指向方向见回血后,沿血管走向再进针少许,左手固定针芯,右手送入留置针外套管后取出针芯,3M敷贴固定,接上输液装置进行输液。

1.3.4并发症观察指标 24 h穿刺部位药液外渗,堵管,脱管,静脉回流障碍,静脉炎。

静脉炎评价标准根据中华护理学会组织翻译的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2003年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2结果

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比较,见表1。

留置天数A组与B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静脉炎、24 h穿刺部位药液外渗、脱管B组与C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堵管、静脉回流障碍A组与C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在临床上患儿常被给予静脉高营养液、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营养液是将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营养物质按需要及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注射液[2]。 能有效地解决禁食或喂养困难者的营养问题,但由于营养液渗透压高、刺激性大,新生儿外周浅静脉血管壁薄,管腔窄,通透性高,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入,容易出现化学性静脉炎。 血管活性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外周浅静脉血流速度

3.2股静脉管腔大,血流速度可达1~2 L/min,高浓度,高渗透性药物可迅速被血流带走,减少了化学性静脉炎及液体外渗发生的几率。股静脉管腔大,留置针受患儿活动影响小,且留置针软管漂浮在管腔中,减少了血管与软管的摩擦,也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和脱管发生的几率,有效地保证了留置时间。股静脉周围无重要结构,远离心脏,为正压血管,输液走空一般不会空气栓塞[3],但受患儿哭闹、烦躁等影响,易引起静脉内压力高而回血造成堵管,因此该组堵管比例远大于其它组,且股静脉靠近会阴及,容易被大小便污染。本组静脉回流障碍发生率20%显著高于其它两组,可能与血管的解剖位置有关,是本组拔针的重要原因。静脉回流障碍主要表现为穿刺侧下肢皮肤颜色改变,皮温下降,凹陷性水肿。

3.3腋静脉为大静脉,血流量大,流速快,输入的药液快速被血液稀释,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减轻对血管的刺激,减少发生化学性静脉炎及液体外渗的几率。腋静脉管壁厚、弹性好、管径粗,软管漂浮在血管中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几率。腋窝处活动度小,机械性摩擦少,也减少了静脉炎和脱管的发生,增加了留置时间,且堵管及静脉回流障碍比例也远低于股静脉。

综上所述,与外周浅静脉及股静脉留置针相比,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外渗,脱管,堵管,及静脉回流障碍的发生率低的优点。在家属拒绝使用PICC置管时,腋静脉置管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减轻家属的经济压力,减少护理工作量,可作为NICU患儿静脉用药首选途径。

参考文献:

[1]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56.

[2]肖区青,谢立华,马媚媚,等.腋静脉留置在极早产儿静脉营养液输注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7.24(5):99-100.

[3]杨兴芝,段红林,肖学芹,等.静脉留置针股静脉穿刺输液在综合ICU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114.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霉唑溶液的含量及有关物... 下一篇:2008~闸北区彭浦镇地区幼托机构传染病疫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