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优化课堂结构

时间:2022-05-04 05:55:07

在阅读教学中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堂课各部分组成及其组合的顺序及时间的分配。学习内容、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这三者按照一定方式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存在模式单一,信息量少,耗时费力,学生被动厌学的缺点,具体表现在:课上教师大量的时间用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课上只是被动地听,盲目地练,围着老师转,自己读书、思考的时间与机会少,独立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更少,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学内容仅局限在教科书上,这会割断语文的“学”与“用”之间的联系。

日常阅读教学通常有两种课堂结构,一种是以教师教为主,学生的思维围绕着教师的讲解而动。使用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于详尽交代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带有示范作用。通过这样的结构形式,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知道“学了什么”,也懂得“怎样去学”,学会率高,巩固率也高,这种教学适合中学语文教学。

1要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结构,必须树立以下几个观念

1.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过程是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认知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才有可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求得发展。教师要坚持以学而教、以学论教,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好体现,也是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优化的前提。

1.2树立以教师主导的观念。

教师是教与学统一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教学的方面、内容、方法、组织和进程,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要靠教师来调动,学生的认识要教师来指导和调控,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负责。教师要善于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富于创新精神,开拓性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

1.3树立效率第一的观念。

课堂教学效率是反映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实施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程度, 它是效果与时间的比率,它要使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受教育能力是取得最优化的目的,教师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优化,可以使师生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少而收到的优质效果。

2究竟如何优化阅读教学课堂结构

2.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依照课程标准所规定目标划分成的若干个小目标,对教材的每个局部的基础训练和能力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作出严格的规定,理出分明的序列。它是师生课堂教学活动所追求的预期效果。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关键,它对师生有着启发、导向、激励、聚合的功能。优化阅读教学必须抓住教学目标这个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做到 :目标的确定,必须准确适度、明确具体,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目标的展示,必须适时恰当、灵活自然,目标的达成必须按课程标准进行测试、并及时反馈。针对一篇课文,应该这样研究:本课在这个单元承担的任务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本班学生已掌握了哪些阅读方法,根据课文内容还需要进行哪些学法指导?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

2.2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听式”、“问答式”、“讲练式”等,这些方法的致命弱点就在于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受压抑的困境。要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必须做到“四变”,即善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巧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妙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精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

3下面介绍几种我平时常用的教学方法

3.1“变序教学法”。

“变序教学法”是一种改变原课文结构顺序的串讲方法。教学前,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把握教材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的特点,采用中间切入式、抓两头带中间式、纵横交错式、逆推式、选择式、跳跃式等多种变序形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摆脱了平均用力的教学方法,打破了按课文内容、结构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文首尾两个总括句,寻找切入点,由切入点向中间推进,向课文重点推进,逆推式变序教学法适合教材结尾处能概括全文内容,或结尾处点明中心的课文。在逆推的过程中,学生经过深入地思考,激烈地讨论,深情地朗读,也就会深刻地理解课文,最后教师水到渠成地作出总结。通过“变序教学法”的实践,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找准教材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但是,选择变序教学法,要会找切入点,找准切入点。找错了,事倍功半;找对了,事半功倍。切入点要切得开,拼得上,跳得出,合得拢,切忌将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杂乱无章。

3.2“读写”式。

就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语文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有的教师却将它们互相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认为阅读就是阅读,写作就是写作,口语交际就是口语交际。试问:语文教学能离开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吗?能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吗?要使阅读教学结构得到优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要将它们考虑进去,让阅读教学中有写作,写作教学中有阅读。这样,有利于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的有机转化。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问题提得恰到好处,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的。要选择好提问的角度。教学中可以抓住教学重要点、疑难点、兴趣点、关键点、模糊点、想象点、联系点提问。

阅读教学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不断改进。阅读教学以阅读活动为主,阅读活动是在教师科学系统地指导下的不断地精读、略读、浏览的训练过程,其重点还在“读”字上。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想读,会读,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悟,就要优化阅读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优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积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自主发展。相信,通过优化阅读教学课堂结构,阅读教学的课堂一定会有情――情趣盎然;有趣――妙趣横生;有境――就像日常生活;有奇――出乎意料;有味――回味无穷;有感――留有思考的余地。

上一篇:张歆艺:每个努力的孩子都有糖吃 下一篇:“识字”小瞧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