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综合装饰的组合特色及审美构建

时间:2022-05-04 05:28:27

试论综合装饰的组合特色及审美构建

综合装饰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装饰形式结合运用到同一件作品上,产生新的艺术效果的一种陶瓷装饰门类。综合装饰的结合方式没有固定模式,无论是体裁形式、还是工艺材料,作者都可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要求安排。然而由于各类装饰形式都有木身固有的工艺特性和工艺要求,烧成制度也有相当的差距,在将多种不同工艺要求的材料、工艺方法集于一种产品的时候,无疑受到工艺条件的制约,因此在创作中作者只有具备了驾驭工艺材料的本领,才能创作出有一定水平的作品。

综合装饰从门类的结合形式上看,可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结合;颜色釉与颜色釉的组合以及颜色釉与釉上、釉下彩的组合。目前,在陶瓷创作中广泛运用的组合主要有:青花斗彩、色釉刻花、青花釉里红、影青青花、色釉堆花及堆花加彩、珐花彩、色釉加彩、镂空加彩、珊瑚描金、高温色釉彩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综合方法,不仅充分发挥和彰显了本身的工艺特色而且为陶瓷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张力。人们喜爱和艺术创作人员常用的几种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青花斗彩:是景德镇出现较早的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综合装饰形式之一。它的纹饰须经过两次烧成来完成,第一次在坯体上绘制纹样的青花部分,其余部分空白或勾画轮廓线条,施釉后烧成瓷器。第二次在瓷器釉面上画完空白部分或在青花轮廓线内填上釉上颜色入炉在低温中烧成;青花斗彩在明代成化年间已相当成熟,出现许多珍品,反映出我围的制瓷水平。在一些陶瓷文献上斗彩也称“逗彩”,取青化与釉上彩相互逗趣之意;也有人把“斗彩”的命名解释为是青花和釉上彩争奇斗艳而命名的。“斗彩”根据彩绘的方式不同、又有填彩、加彩等区别。“填彩”足指用青花勾勒出纹样的骨架轮廓,然后在釉上施布颜色;“加彩”则在完整的青花纹样上增加补充釉上彩纹样,使作品更加完整,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和特色。在一些文献中对斗彩还有:“点彩”“染彩”和“覆彩”等名称,都只是依据在釉上加不同的彩绘手法而已。

色釉刻花:是传统的刻划花与颜色釉相结合的一种装饰方法,这类装饰,形式较多,技法也较复杂。基本的工艺方法是:按设计要求先在坯胎上刻划纹样,然后分别施各种色釉,烧成中色釉流动使画面色调变化丰富,风格浑厚豪放,有的采用把刻好纹样的坯胎入窑烧成石胎,再施釉入炉烧成。

青花釉里红:是一种釉下彩绘的颜料,用氧化制做呈色剂在还原焰中烧成,单独绘制的产品叫釉里红,和青花结合称“青花釉里红”。在一些陶瓷文献上有“青花夹紫”等名称。氧化铜在还原焰气氛中发色极不稳定,易受窑内气氛的影响,烧成范围狭窄,传统的烧成温度在1230-1260℃之间,因此要烧制一件发色纯正的釉里红产品是较困难的。和青花结合在一件产品上,烧成温度和范围相互之间有一些差距,要使两个不同发色要求的装饰材料都要达到理想的水平就更困难了。当前,虽然窑炉烧成技术和工艺技术可以增强控制手段,但要得到一件完美的青花釉里红产品,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色釉加彩:是充分利用高温颜色釉的发色效果,衬托装饰纹样的形象和色调,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它有釉下加彩和釉上加彩两种形式。景德镇的色釉釉下彩以加青花为主。

在色釉加釉上彩的装饰形式中较为常见的有“色釉描金”,这是在高温色釉瓷胎上用金包加绘装饰纹样,极显富丽高雅。亦有用腐蚀金彩形式加以装饰的,更提高了作品的身份。此类装饰的典型是“祭蓝捕金”,它是在祭蓝釉的瓷器上用金色进行装饰绘画,色彩深沉柔美、雍容华贵,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受到文化层人士的青睐。常见的还有一种“红釉描金”,是在红色釉的瓷胎上进行绘画;由于使用暖色调作底色、视觉效果与“祭蓝描金”有较大的不同。

高温色釉:是指用多种高温颜色釉综合运用在一件产品上,并要组成一定的图形和有内容画面的一种陶瓷装饰:在这里颜色釉既是陶瓷的釉面,又是一种彩料。高温色釉彩要求充分运用各种色釉在高温中的流动性和发色效果,也要求充分掌握色釉相互渗透后的发色变化及膨胀系数不同,达到既是意想之中又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种装饰方法是创作者对颜色釉的性能掌握达到较高水平进入到自由驾驭的表现。它的工艺方法是先施用流动性较小的釉作底,再根据设计要求将底釉剔除,并在胎骨上进行刻划,再填以各种不同色釉,入窑一次烧成,填釉时要根据画向要求及釉的性能,掌握釉层的厚度,以便使釉的流动恰到好处。

总之,陶瓷艺术是材质、器型和装饰有机统一综合性的艺术。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不管采取哪种装饰手法,都要根据形式服从内容的原则,注重器型、材质、主题、色彩的和谐统一,注重审美功能、原材料和艺术技术以及艺术处理的有机统一,合理采用综合装饰手法来进行艺术创作,决不要单纯追求为综合而凑合。这样才能使各种装饰形式相互衬托,相互补充、争奇斗艳,提高艺术作品审美的效果,丰富陶瓷美术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内容,使作品达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笔者通过有关陶瓷装饰知识的学习,以及观摩陶瓷艺术界一些前辈和老师作品,再经过仔细的思考,认为在运用综合装饰手法进行创作时一定应注意以下审美要素和法则。

一要突出主题,分清宾主。一幅好的作品,必然是主题突出,宾主分明。主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宾是为了陪衬主的。有主无宾的作品没有生气;主次不分,平分秋色的作品,不能引起美感。因此,在考虑运用综合装饰手法进行创作时,主必须居于显著而突出的地位。突出的方法是以色彩或以动态,把读者的视线吸引过去,如秦锡麟大师创作的青花釉里红《荷塘情趣》陶艺瓶,采用开堂通景形式装饰,瓶体主题画而用国画大写意手法大笔挥洒出青翠的荷叶、红艳的荷花和水中活泼的游鱼,瓶体上下则利用纹片釉的自然肌理进行装饰,既烘托了荷塘生机勃勃、趣味盎然的主题,又体现了陶瓷的材质美和肌理美。该作品视形置景,随物峨色,青、白、红三色相间,动静相宜,堪称是一件主题鲜明,意境优美,艺术手法新颖独特的精品佳作。

二要注重色彩的和谐。色彩是产生美感和艺术魅力的基本要素,是作者解释事物,表现形象、情感趣味的重要手段,它是从大干世界的色彩中抽象而来的。作为陶瓷艺术作品的装饰色彩,由于受材质和工艺的局限,因此,要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变色和换色,通过大胆的概括,夸张及想象,提高色彩的心理性和象征性,以追求色彩的装饰效果。因此,在运用综合装饰手法创作时,要注重追求的和谐是一种多元化的和谐,它的最终境界是色彩与造型的和谐,色彩与材质的和谐,色彩与纹样的和谐以及色彩彼此之间的和谐。如:何炳钦教授创作的综合装饰瓶《梅》,巧妙运用红、白、黑三种色彩,显得挺拔刚劲,采用浅浮雕施釉手法,表现梅花绽放的姿态和活力的主题。作品以画带刻来处理枝干,花朵则在红、白、黑三色交相辉映下显得冷艳、娇美。既有独特的图案、装饰味,又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要注重装饰与材质的和谐。材质是影响陶瓷艺术作品造型风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在运用综合装饰手法进行创作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所说的因材施艺就是这个道理。材质与装饰的和谐,就是要根据不同材质的工艺特点,采取相对应的装饰方法与形式,以取得统一的效果。对瓷质细腻、造型精巧的,一般采取工笔釉上、釉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浓妆重彩,使作品更显雍容华贵;对胎质肌理粗放,造型浑厚的,则采取写意、简约的装饰方法,以突出作品的原始自然味。仍以何炳钦教授作品为例,《青花》色釉综合装饰瓶,作者利用陶瓷的材质性能和根据器型形状,在洁白的瓷面上用红画出硕大昂扬的花朵,用蓝画出宽阔劲挺的枝干,较好地表现了青花的生机与青春的气息。

综合装饰是陶瓷艺苑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艺术交流创作的日益繁荣和人们创作思路、理念的拓宽,我深信,这朵奇葩在陶瓷艺苑的百花园中会更加艳丽多姿。

上一篇:解读“思想能力” 下一篇:你好C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