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和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时间:2022-05-04 04:44:58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主要是由溃疡病和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引发,尤其是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来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对患者是致命的,病死率相当高。这种病症往往是由慢性肝炎、肝硬化引发。

记者:什么是肝硬化?

刘变英:肝硬化是致病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慢性过程。在肝硬化早期,病人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左上腹隐痛或不适、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出现消瘦、乏力、精神不振、厌食、腹胀、黄疸、胃肠出血、蜘蛛痣、肝掌、腹水等严重病症。有的男性肝硬化病人可出现发育,女性病人可出现月经不调。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记者:哪些因素可引起肝硬化?

刘变英:肝硬化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如长期饮酒、血吸虫病、长期严重心脏病、胆道梗阻、药物或化学毒害、营养不良、遗传性代谢缺陷、自身免疫疾病等。

记者:如何防止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

刘变英:在我国,肝硬化的发生多与病毒性肝炎有关。防止病毒性肝炎转为肝硬化可采取以下措施:抗病毒治疗;促进肝细胞修复,减少肝细胞发生坏死;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定期复查。

记者:为何肝硬化病人易合并消化道出血?

刘变英:由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黏膜病变,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消化道溃疡是肝硬化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是出血量大,病情变化迅速,来势凶猛,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人的死亡率高;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以往被称为“腐烂性胃炎”、“充血性胃炎”和“出血性胃炎”,近来又被称为“充血性胃病”,其组织学特点是黏膜和黏膜下的毛细血管扩张,扭曲和不规则,易破裂出血;晚期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不全引起胃肠黏膜糜烂、溃疡,以致消化道出血,称为肝性胃肠功能衰竭。此外,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障碍等也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记者:如何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刘变英:绝大多数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无明显先兆或不适,也有些病人在呕血前有上腹饱胀感。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及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抢救是否得当,处理是否及时、正确,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病人一旦发生呕血,家属应立即将其送往医院。

记者:肝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刘变英: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和便血、肝昏迷和各种感染。所以肝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尽量减轻肝脏负荷。

1.避免接触和进食对肝脏有害的物质。如酒、四环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甲基多巴、异烟肼、四氯化碳、砷、氯仿等。

2.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宜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做到劳逸结合。

3.注意饮食。肝硬化病人应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且易消化的食物。肝硬化伴有腹水者,应注意低盐饮食;肝硬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饮食应细软易消化,避免食用粗糙、坚硬及辛辣的食物,以免引起静脉破裂大出血。肝硬化患者应注意少食玉米、高粱米等粗糙食物,饮食要清淡,控制油炸食品的摄入,蔬菜品种除芹菜、韭菜等粗纤维蔬菜以外均可食用。忌食刺激性食物,如:洋葱、胡椒、芥菜、辣椒等。尽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凡肝硬化患者有食管及胃静脉曲张,在出血时应禁食。出血停止后,应选用清淡、细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禽类和肉类,防止因饮食不慎引起出血

4.忌酒。酒精可加快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速度,故肝病患者应忌酒。

5.预防感冒。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物。

6.提早预防及时检查。大部分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都伴有上消化道黏膜的病变,肝硬化患者常有门脉高压症,多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对形成的食道胃静脉曲张做出诊断,对曲张的范围、程度、出血迹象做出判断,相比X光检查准确率高,有助于消化道出血的鉴别与诊断。对静脉曲张较重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有助于减少出血的发生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过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可使曲张静脉局部血管其缺血狭窄,静脉闭塞,周围纤维覆盖,从而使曲张静脉消失达到止血和预防出血作用。

7.重视复查。冬季是肝硬化患者出血复发的高发季节,饮食不注意,过度疲劳,体内消耗增大,心排出量增加,静脉回流血量增加,门脉压升高,都会引起好的食管胃静脉再次破裂大出血。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发现有新的出血危险时及时治疗,避免再次出血的发生。许多病人可以达到有效预防出血,节省治疗费用、减少住院天数、延长患者生命的效果。

记者:肝硬化患者在家中发生呕血怎么办?

刘变英:一旦肝硬化患者在家中突然呕血,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首先应控制出血量和出血速度,以防止病人因出血量过大短期内进入休克状态。因此,病人及家属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病人应去枕取水平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液或血块流入呼吸道使病人窒息。

2.安慰好病人,尽量使其放松和平静。因为紧张会增加静脉内压力,使出血速度加快,出血量增加。如果病人消除了紧张因素,当出血达到一定量后,静脉压降低,出血的速度会减慢,部分患者出血可自行停止。

3.及时拨打电话与急救站联系,争取急救时间,就近送医院抢救。

4.如为多次出血患者,家中可以自备一些必要的止血药物,如立止血等。

上一篇:澳大利亚诞生首例宫外孕足月女婴 下一篇:糖尿病肾病饮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