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自有光明月”

时间:2022-05-04 04:20:19

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王阳明的“心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心即理;良知与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三个方面理论的相互联系,构成了王阳明心学的有机整体。

那就是精通儒释道、文韬武略的全能大儒王阳明的巨大睿智。

1529年1月9日早晨,江西南安青龙铺的章江河上,一只原本行驶的船只突然停了下来。周遭一片寂静。船上,一个肺痨患者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此后,那个人就只活在历史中,活在无数人的怀念与景仰中。

那个人,逗留在病重请辞却未等来批复的两广总督任上,逗留在回家的路上。在回光返照的瞬间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求?”

那个人,就是王阳明。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就是王阳明《中秋》诗中的一句。

瑞云楼与龙泉山

我是余姚人,王阳明数百年后的老乡。土生土长在余姚,对于乡贤王阳明的传说是早有熏染的。在成长岁月中渐渐晓得,王阳明实在是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避开的人物。时至今日,“阳明学”可谓已经发扬光大了。

传说中,王阳明总是透着深厚的神秘气息。故事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王阳明出生前。1472年10月31日前夕,后来考中状元的余姚读书人王华的母亲梦见神仙瑞云送子,果然不久,王阳明就降生了。在迎接王阳明降生的这幢楼中,王阳明度过了九年童年生活,此楼里留下了他嬉闹时的快乐身影。我偶尔前往,恍惚间,似还能听闻那声声欢笑。因了王阳明祖母的那个梦,此楼被定名为瑞云楼。

王阳明的一生,似乎一直处在漂泊的状态之中。而故乡余姚瑞云楼,是他一个想久居而不得的梦萦魂绕之地。据介绍,此楼主体后在清乾隆年间被焚毁,而仪门、正厅等四周建筑基本完整,火烧遗址一直保存至当代。1996年,余姚市政府拨款,参照古文献《瑞云楼记》,按明代风格原样修建。

神秘气息依然延续。王阳明《年谱》载,祖父王伦起初给王阳明取名为“云”。然而,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个奇特的人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开口说话了。王阳明自幼聪明,非常好学,不只限于四书五经,还很喜欢其他书籍。据传,十二岁就立志要做一代圣贤,很多私塾先生一直都不能理解他。有一首他做的打油诗很能说明他的这种思想: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据考证,王阳明写的这首题为《蔽月山房》的诗是他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那时,王阳明已经离开余姚。而诗中所指的山,许多人都认为是现在位于余姚城区、与瑞云楼几近咫尺的龙泉山。哦,龙泉山,我几乎随时可以登临的城中小山,当年给年少的王阳明曾带来如何的乐趣与启蒙。因为王阳明,这一座寻常的小山,平添了别样的色彩。若干年后,王阳明返乡省亲或守孝,在龙泉山上的中天阁收徒授课、传经布道。龙泉山,应该是与瑞云楼相得益彰的文化存在。我经常沿着龙泉山,慢慢走向已是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王阳明故居,走向古色古香的瑞云楼,一路上总是想寻觅什么。

龙场驿

如今,在余姚举办纪念王阳明的文化活动中,通常会见到贵州修文县的客人。因为,王阳明龙场悟道就是在那里完成的。谈论王阳明,“龙场悟道”显然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篇章。王阳明的圣贤梦想,大概是在那里发生了由量到质的飞跃,在那里的顿悟如同一只蚕蛹破茧而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心即理,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风动、幡动,只是仁者心动。回想他十二岁的那一首《蔽月山房》,我觉得,那是通透时空的神奇对接。我想,当一片土地上盛开鲜花结出硕果,总归有一颗种籽在过往的岁月中有意无意地埋藏了。所需要的,只是适宜的阳光与雨露。

我一直很想去贵州修文,一直很想去看看王阳明悟道的龙场,可惜至今尚未成行。从友人的转诉中,我晓得即使在今日,那里还称不上繁荣。在大明王朝,龙场估计更为冷清吧。我似乎不可想象,王阳明在那里是如何寂静而隐忍地度过一个个孤独的日夜与春秋。无数次,我梦游龙场驿,观望那一个只有阴冷的风才会莅临的龙场阳明洞。我知道,在来到龙场当一名驿丞前,王阳明刚刚经受住人生的一次大考验,在宫廷政治的生死较量中,他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完全遵循良心的指引,差一点就命丧黄泉了。

史料记载,1499年,王阳明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阳明以文士授兵部主事,内心并不认同。一次,竟强令王阳明当众射箭,想以此扫扫他的威风。王阳明再三推辞,张忠更是步步紧逼。王阳明只得提起箭,拉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全中红心,全军欢呼,张忠十分尴尬。1506年10月,六部九卿共同上书弹劾宦官刘瑾,在这场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争斗之中,刘瑾奇迹似地逆转为胜,接任司礼太监。

而文官集团的领袖、弘治皇帝留下来的三位内阁大学士之中,刘建、谢迁,只有李东阳留任。戴铣等二十多位官员纷纷上书要求慰留,全都被处以“廷杖”。廷杖还没打完,戴铣就断气了。于是,又有很多官员再上书为戴铣打抱不平,王阳明就是其中一位。仍旧全部处以廷杖,王阳明被廷杖四十,打得死去活来。廷杖后,被谪贬贵州龙场驿丞。一路上,刘瑾派出锦衣卫追杀。在钱塘江畔,王阳明脱下衣袜,制造已投水自尽的假象,才幸免于毒手。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王阳明一路风尘仆仆,来到距离京师千里之遥的龙场上任。一个军区高级官员被贬到边远地区当“招待所”所长,换作一般人,心理落差之大可想而知。再加沿路而来的性命之忧,估计不会有别的念头,只图个安身足矣。然而,王阳明到底不是一般人,落魄的处境反倒引他深入思考,思想更加浑厚了。对于当时那是一次劫难,似是上天冥冥中赐予的良机。不仅是给王阳明,更可以说,是给人类思想史。

龙场驿、阳明洞,兴许是无数阳明学爱好者、研究者心驰神往的圣地吧。如果说阳明学是一片树林,那么,第一棵树的嫩绿萌芽就是在这里探出身姿,在透着荒凉的岩壁间,迎接风的问候。也就是从龙场驿开始,王阳明步入了他光照千秋的人生时期,“格物致知”的思想光芒拨开历史的风尘。

中天阁

从龙场驿神游一周,我的思绪仍旧回到余姚瑞云楼,回到龙泉山。龙泉山上亭台楼阁、粉墙飞檐,古意葱茏。南麓有象征佛缘深厚的龙泉寺,山腰有一个中天阁。中天阁,于今另有一个称谓,就是“王阳明讲学处”,是阳明心学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场所。中天阁初建于五代,现存五开间两层楼的中天阁为清代建筑,环境幽静,绿树参差,实乃读书做学问的佳境。

中天阁正厅有一副明神宗的御笔楹联:“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上首,挂一轴王阳明先生的画像。就是这位哲人,突破了程朱理学,以“格物致知”的哲学探求超越了前贤,把心学发展到新高峰。

“心即理”的观点,是王阳明学说的基础性理论,也是他所建立的全部思想的基点。“心即理”的“心”,王阳明又将它称为“良知”。“良知”既然是“良”的,当然就是“好的”。“良知”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社会上之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好人”,之所以还有各种各样的恶行恶言恶人恶事,不是因为那些人没有“良知”,而是因为那些人不能“致良知”。

“致良知”的实践活动,就是要真正做到人们的意识活动、语言表达、行为实践都是合乎“良知”本来面貌,达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与行为活动的一致性。

1521年,王阳明回余姚扫墓,乡人钱德洪等七十四人把他迎请到中天阁,拜他为师。此时,王阳明已经出任南京兵部尚书。次年二月,父亲王华去世了,王阳明回余姚守孝。那是封建社会法定的长假,可以名正言顺地抛开一切繁杂公务,回归单纯、自然的时空。

在那段时光,王阳明于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日在中天阁开讲,他还为学生订立学规《中天阁勉诸生》,亲自书壁。当时听讲者多达三百余人。王阳明宣讲道,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是天理,也是人该追求的境界;当人们产生意念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活动就有了善恶的差别,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良知去行动,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所继承并发扬光大,以讲会的形式传播到民间,形成明朝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中的著名流派,即阳明学派。可以说,阳明心学,既深奥又浅显。深奥如远空俯瞰暗夜山村的一豆烛火不可琢磨,浅显如左邻右舍茶余饭后的家常闲谈。那就是精通儒释道、文韬武略的全能大儒王阳明所拥有的巨大睿智。

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王阳明的“心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开创的一代思想新风,不仅浸润了明代近百年的儒学,在明清之际掀起了一股近代的启蒙思潮,还远播海外。直到现在,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历久弥新。

那年的清明时节,我随同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的同志,前往绍兴县拜谒王阳明墓地。墓地位于书法圣地兰亭以南两里许的仙霞山麓,由墓道、平台、墓穴、墓碑、祭桌等组成,垂带、纹饰一如古制。石阶依山势逐级升高,视野开阔。小雨淅沥中,一切更显安详。站在青石平台,我默默凝视碑文“明王阳明先生之墓”八个大字,漫思先贤一生,耳畔响起阳明先贤的心学精髓“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先贤的《瘗旅文》抒情旅途坟茔,而先贤的客死他乡几同笔谶。

所幸,终究是叶落归根的。周遭古松合抱,林木葱茏。就像阳明学,四季常青,千秋不朽。

上一篇:EDTA快速容量法测定铝含量的试验总结 下一篇:浅谈浙江省省域绿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