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在“独立”

时间:2022-05-04 03:15:34

2010年7月1日,贾樟柯最新电影《海上传奇》在北京东方新天地举行了首映式。具有“强纪录片情结”的贾樟柯这次终于把他这部纪录片搬上了大银幕。在记者见面会上,有记者问贾樟柯:“如何看自己从一个独立导演发展到今天?”贾樟柯给记者的回答是:“我认为,至今我依然是一个独立导演。”

这不禁让我们开始回望了一下中国独立电影导演之路。“独立导演”这个称谓,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90年代前后,比“个体户”这个称谓稍微晚一点点出现,其本质基本相同:最大的共同特征就是没有单位,没有公家发工资,做以前没有(或不允许)的个人行当,以此谋生。独立导演与个体户最大的不同在于,个体户无论干什么,都奔着发家致富的路子走,而独立导演,基本上是省吃俭用(不排除倾家荡产)去拍电影,完成自己的一个理想,是理想主义中最具资产破坏力的一种选择。

现在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立导演的发展道路,以时间为轴线,我们可以稍微主观地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2000年前后――2005年至现在。每个时间的结点上,都潜藏着一些人、一些作品、一些事件。比如,最早的独立导演拍摄的电影,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都被划到“地下电影”的行列。“违规”参加国外的一些电影节是作品主要的出路和目的,放映范围基本上属于私人圈;之后,独立电影导演中的部分人和一些作品有了一定的声誉,从者如潮,(这和DV的普及也有一定的关系)。大批独立导演出现,并且有了相对契合的公共放映空间(酒吧、咖啡馆等);最近几年来,独立导演和市场之间开始相互寻找合作,广州的国际纪录片大会、上海纪实频道的“真实中国计划”(今年成为MIDA的一部分)、CNEX基金几乎都是针对独立导演进行的项目投资;互联网视频分享使得放映已经不再是问题,独立导演们开始考虑理想与吃饭相结合的问题。

前不久,和北京电影学院的张献民老师聊天,其间谈到独立导演的概念,张老师从电影拍摄资金方面对不同阶段的独立导演们加以区分:第一阶段的独立导演基本上是掏自己腰包拍电影,第二阶段是找到有电影理想的大款买单(因为基本没有回报或根本不图回报,所以不能叫投资),现在的独立导演们开始寻找投资与赞助,并力求给投资者回报,以实现创作上的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讲,贾樟柯说自己依然是独立导演,显然是符合这一发展脉络的。

独立电影导演的发展道路也许还会有很多种可能,多元化存在也必然出现,无论从身份上划分、资金上划分、还是放映渠道上划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还应该是独立导演当年最本质的东西是否存在,那就是――独立思考的精神与能力。

上一篇:“阿凡达”的族谱 下一篇:主流婚庆摄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