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高压氧治疗支气管哮喘对其肺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2-05-04 02:31:10

负离子高压氧治疗支气管哮喘对其肺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负离子高压氧治疗支气管哮喘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经住院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并排除禁忌证后,即行负离子高压氧治疗,于每治疗疗程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及对比分析。记录不良反应。以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对肺功能的影响:负离子高压氧治疗1个疗程后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 负离子高压氧 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高压氧作为改善缺氧的一种治疗手段,国内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已成功应用高压氧舱治疗减压病、空气栓塞、一氧化碳中毒等缺氧性疾病,且近20年来高压氧舱也逐渐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但对负离子高压氧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报道尚少。我科在传统高压氧舱基础上,对氧舱进行分解、重组,降低氧舱内压力、增加了负离子发生装置等,设计并建成了以治疗支气管哮喘为主的特殊氧舱,用于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疗效。本组观察治疗了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7年6月住院的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符合《2002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待住院常规治疗使病情稳定后,即进行负离子高压氧治疗。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0岁,平均42 5岁。基础情况无差异。治疗前均排除二氧化碳潴留、气胸、咽鼓管阻塞、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出血等禁忌证。

研究方法:①临床确诊选择的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气道内吸人表面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口服缓释茶碱类、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中药等常规治疗,待病情稳定、排除禁忌证后,即行负离子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每次2小时,lO次为1个疗程。②进舱前常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5ml+可必特液2.5ml(沙丁胺醇0.5ml+异丙托溴铵2m1)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观察指标:治疗每个疗程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及对比分析,并于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记录不良反应,以进行安全性评价。其中肺功能采用日本捷斯特公司生产的HI-701型肺功能仪检测。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相关分析。

结果

负离子高压氧治疗1个疗程后,肺功能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

负离子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后较治疗1个疗程后肺功能变化差异也有显著性,(P

不良反应:在采用负离子高压氧治疗前后密切观察并记录,尚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

讨论

支气管哮喘作为呼吸系统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疾病,发病率正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劳动力。目前,尽管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认识有了突破性进展,在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新药物、新剂型、新器具和新治疗方法不断产生,使哮喘病的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尚无根治办法。为了长期控制哮喘,阻止疾病继续发展,我院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了负离子高压氧治疗,在改善肺功能方面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水平。国内有报道:利用吸入不含臭氧负离子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测试,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指标均有好转,肺功能各项通气指标均改善,同时发现高压氧能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肺功能,这与我们的研究结论相同。

负离子高压氧兼有负离子和高压氧的双重作用,能提高弥散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局部及全身缺氧状况,有利于支气管及肺泡黏膜的修复及充血水肿的消除,对恢复肺换气功能有独特的作用;刺激机体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腺苷活化环化酶,使细胞内ATP向cAMP的转化率提高,稳定细胞膜,抑制炎症过程,保持气道正常的舒缩状态;刺激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纠正各种糖皮质激素代谢紊乱;有效浓度的负氧离子能促进呼吸道纤毛的颤动,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通畅呼吸道,同时抑制迷走神经张力,提高免疫功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和机体抗病能力及抑制细菌生长等;有限度的高压负离子氧能用氧气置换过度充气肺泡中的氮气,能使处于动态陷闭状态的肺泡能重新恢复呼吸功能。椐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各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生理效应,尤其对呼吸系统能促进排痰,畅通呼吸道,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负离子高压氧能明显提高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能阻止疾病的反复加重,提高生活质量,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此方法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也易于接受。但临床工作中应注意不是所有支气管哮喘患者都能接受负离子高压氧治疗,必须正确选择患者尤其排除禁忌证,治疗时机是康复治疗成功的关键。由于观察病例数尚少,纳入治疗观察组的病例范围尚窄,需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多积累经验;观察时间尚短,需对出院患者进行2―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随访。

上一篇:舍曲林治疗冠心病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管脉介入诊疗并发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