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之死 10期

时间:2022-05-03 11:59:18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年),尊称圣雄甘地。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带领国家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而走向独立。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的人们。他一生中曾16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1948年1月30日,星期五,这是甘地的最后一天。

当天甘地接待了很多客人。下午4点,甘地处理了这一天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桀骜不驯、注重实际的内政部长帕迭尔与刚烈执著、富于理想的尼赫鲁无法合作共事,他提出辞呈,并给甘地送来辞呈副本。甘地说服帕迭尔改变主意,因此耽误了10分钟才赶到晚祷会场。

下午5点10分,甘地在两个养女摩奴与阿巴的搀扶下走向晚祷会场的草坪,平日随侍左右的两位关键人物不在场:苏悉拉医生尚未从巴基斯坦返回;负责保护他的警官因市政部门的职员计划罢工而被紧急召回警察局。

甘地平日走路时,常把双手搭在摩奴和阿巴肩上,当靠近人群时他则会收回手臂,然后独自走上台阶,双手合十向群众致意。就在甘地收回双手即将走向平台的一刹那,潜伏在此的“国民志愿团”头目纳图拉姆・戈德森跑到甘地面前,他先向甘地鞠躬行礼,口中低声说道:“圣父,您好!”摩奴以为此人想要抚摸甘地的脚,伸手礼貌地将他挡开,却被戈德森用力推开,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枪,顶住甘地的胸口连开几枪,殷红的血立刻染红了洁白的土布“拖地”,甘地应声倒地,口中喃喃道:“哈伊拉玛,神啊!”这位终身提倡“非暴力”的老人就这样死在了狂热分子的枪口之下,结束了他那伟大的一生。

甘地被抬进房间,人们把他放在卧榻上,阿巴在血迹斑斑的“拖地”上盖上被子。人们开始清理他的遗物:一架木纺车,一双拖鞋,3只小猴雕像,一本《薄加梵歌》,一只怀表,一个痰盂和从耶拉伏达监狱带回来的一个金属洗脚盆。

由于甘地遇刺极有可能再次掀起宗教大仇杀,印度政府决定全国处于戒备状态。18点,即甘地遇刺43分钟后,政府发表了一个经过审慎推敲的公报,向全国通告圣雄甘地于17点17分在新德里遇刺身亡。

1948年2月1日,新德里成了世界人民寄托哀思和祭奠英灵的圣地。街头巷尾挤满了哀悼的群众,悲伤的哭泣声响彻街区上空。

甘地的遗体上覆盖着白红两色布单和独立印度的三色国旗。为了尊重甘地对现代机械化的厌恶心理,灵车由250名士兵用四条麻绳牵引徐徐移动,送葬行列以4辆装甲车和总督卫队为前导,这是有史以来英国驻印总督的古老卫队骑兵们第一次向一位印度人致敬。

送葬队伍后面跟着首尾不能相望的不同种姓、宗教、种族、肤色的群众队伍。在通往亚穆纳河长达8公里的路上,撒满了玫瑰花与茉莉花。沿途各处的人行道上、河堤上,树枝上、窗户上、屋顶上和电线杆上,到处是等候与甘地诀别的人群。整整5小时,人们不断加入送葬队伍。在亚穆纳河河滨广场,还有数十万群众等候在那里。

下午4点仪式开始。甘地的遗体被安放在檀香木柴堆上,按照印度教葬仪规定,头部朝向北方。当火舌开始吞噬檀香木时,人群中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哭喊声。甘地安详的面孔终于消失在金色火焰与彩霞交织的帷幕后面。他的骨灰12天后撒入一条注入大海的河流之中。

(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非暴力的“战争”――甘地传》 作者:章文)

上一篇:唐骏忠告:第一份工作一定要选好公司 下一篇:广告语话语分析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