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时间:2022-05-03 09:46:09

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实验题是高考中的一类常见试题。该题型是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是较高的能力要求。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其实,实验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一点方法:

一、明确实验类型和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就是通过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实验目的是解题的前提,否则会徒劳无功。实验目的往往在试题题目中明确给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探究”一词的为探究性实验,出现“验证”一词的为验证性实验。但有些情况并非如此,所以,判断此类题目的依据不能只看是否有“探究”或“验证”这两个名词,应以题目的具体含义为准。

二、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

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是解答实验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实验用具及材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安排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用具,主要分析“有什么用”“怎么用”一般应全部用上,不可遗漏,除非这道实验题是让你“选择使用”。实验题需自行确定实验材料和用具,应根据实验步骤,迁移运用教材相关实验中的实验用具。如: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就要用到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三、写出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所给的实验用具或材料分组,并编号。即选取题干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平均分组,并作好编号。常用语言: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等。

第二步,对分组的用具或材料进行处理(这步也可分成两部)。

第三步,观察记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收集记录实验数据。

最后一步可以这样解答,“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入……”当然,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稍作变动。

在书写实验步骤时,一般应注意两个原则:1.对照性原则;在实验中,通常设置对照组,对照方法很多,除了有条件对照、剂量对照、位置对照外,还可以相互对照、自身对照、空白对照等控制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单因子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四、预测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做出的一种推论。注意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区别,验证性实验预测结果唯一,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符。探究性实验结论有多种可能,常用“如果……则(那么)说明……”来表示。但并不是把所有的可能结论全部答出来,还要注意其合理性。

当然,要真正了解并熟练掌握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仅凭上述的方法和技巧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积累学科内的实验方法。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胸有成竹。

作者单位:河北省万全县万全中学

上一篇:情感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在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