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第2期

时间:2022-05-03 07:08:03

过了春分,渭河流域中部――关中平原就开始进入花期了:先是河滩和原上向阳处的迎春花嫩黄一片,接着田野里绯红的桃花和玉色的梨花次第盛开,再接着便是那灿灿烂烂的直铺到天边的油菜花……

书斋里窝了整整一个冬季,终于把十八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康德的著作全集读完了,心头充满了无限的愉悦。康德的著作博大精深又异常艰涩,曾经几次鼓起勇气想从头到尾读完,事到临头却气馁了,望着那十几卷厚重如同秦砖一样的汉译,委实有点怕。去年深秋,一部早已写好且放置了许久的散文集,在朋友的关照下,顺利地出版了。始料未及的是,这部不经意的小书竟然在寒风凛冽的季节给大家带来了一点温情,也算是读书得间的文字收获。有了如是的心理铺垫,也就趁势开始攻读康德。然而,进入康德的世界并不容易!

过去零星读过不少康德的著作,觉得还是能够胜任阅读的,不承想,当你毫无戒备的走进康德思维的深壑大川,立刻陷入了巨大的强烈的思想磁场,而这思想磁场掩藏在他的表面质朴平稳的语言背后以及极其深刻极其严密符合逻辑的科学论述里边,一旦身临其境,一切都由不得人了,就像一叶小舟在晋陕大峡谷的黄河浪里穿行,虽说沿途风景美得令人陶醉,可是那惊心动魄的思维航行也真不轻松啊!

康德和康德的著作,在西方哲学史上构建了一座非常非常陡峭的巍然屹立的山峰,不是专门的哲学研究者,绝不会贸然的去探险,正如喜马拉雅山一样,那是训练有素的登山者才敢问津的,而一般的粉丝,远远地一眼也就罢了。真是不知道深浅,怎么就凭着一股热情闯进康德呢!――如果说读书是一种缘,一种命运里注定要结的善缘,那就勇敢地走下去!在这漫长的路途上,忍受孤寂和清苦,一路趔趄甚至带着被荆棘刺伤渗透沥沥鲜血的伤口向前,就一定会到达那悠扬着深情信天游的美丽地方。

梦里常常似乎身在宋朝,是喜欢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凄清的婉约词风么?是的是的,这最是适宜人性舒展的时代:不去说一代文学巨匠坡,不去讨论王安石,也不去观赏“画檐初挂弯弯月”的汴梁夜景,而是去古都洛阳,在流水清且平的洛水岸边,找寻设帐讲学的程颢、程颐先生,席地而坐,面对着那山崖间静穆的佛和那一片青翠的竹林,听他用浓厚的中原口音阐发“天者理也”的道理――在这水花浸润着花香的地方,程颢、程颐开创并经朱熹完成的复兴儒学的新理学学派。其实,学派什么的是以后人们才奉送的桂冠,重要的是程颢、程颐那端正认真的治学态度,那匡正天下是非和建立社会秩序的胸略和大志,那对儒学经典的深思熟虑之后和尚未找出新的思想途径之前的这段极为黑暗的黎明时分,最难将息,应该怎样无私无畏地奉献出交织着生命血浆的理性精神呢?正好,寻觅到新的思想途径是在大雪飘飞的寒冬季节,不过,此时际已经听得见春水破冰的声响了。

程颢、程颐是沉得住气的哲人,一切都依天时进行,直到草色遥看满眼绿,听说桥那边田野上的桃花开了,程颢这才扶着拐杖,怀着愉悦的兴奋的心情去赏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看着这丹霞一片鲜艳的桃花,老夫子不觉心醉,久不光临的诗情油然而生,脱口吟出:“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依柳过前川。时人不知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的一颗赤子之心活脱而出,是啊,经过半生的钻研体悟格物,他和他亲密的学术同伴也是手足的程颐,共同探索出振兴儒家学说的光复之路了,心情自然明媚纯净,行走在莺飞草长杂花生树的小路上,心灵自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某种意义上,康德与程颢、程颐一样,都是一座高大的哲学里程碑:康德是西欧17世纪以来哲学的综合者,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拓者;程颢、程颐自不用说开辟了中国新儒学的道路。他们的哲学智慧是知识的春天,而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啊!

窗前早已是灿烂而和煦的春阳了,楼下小花圃里的海棠在崇光袅袅里绽开了花蕾,碧绿的叶子格外精神;渭河岸边大堤上烟柳深深,遍及川原的云蒸霞蔚一般的桃花,千树万树梨花,啊,春正深,花如海,我亦沉醉不知归路!

上一篇:汉字 第2期 下一篇:春宽梦窄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