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时间:2022-05-03 06:21:26

论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摘要: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有效实施新课改的重要课题。为有效提高地理课教学的有效性,地理教师必须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方面寻找地理课的出路。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93-02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发展或进步,对学生的长期进步和发展是有成效、有效率的。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任课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假如学生不愿学或学了没有收益,即使老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无用的教学。同理,学生不但学得苦,又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或发展,也是无效的或低效教学。新课改以来,在广大一线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奋斗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取得了不菲的实效,但是,有些课堂上了不少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仍在发生。切实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广大地理教师和教育教研部门必须关注和研讨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十多年来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对实现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提出几点愚见。

一、有效的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1.长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地理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要做的所有工作,如长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等。特别是师生关系融洽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会因为喜欢任课老师而爱学这门课,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2.充分的课前准备。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中一些规律和原理都很难理解。因此课前必须充分准备,特别是一些教具和教学手段的使用,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精心合理的备课。备课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备课的重点应该放在教材处理、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上。地理教师要认真对照课程标准和教参,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教学难点重点,明确施教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的随意和盲目,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年龄特点、态度、兴趣等实际,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供学生参考。

4.教师准确的定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新课改着力于过程、体验和探究,这要求教师树立合理的师生观,教师应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确保课堂上老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的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二、关注教学过程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1.引人入胜的课堂导语。不论初中还是高中的地理课通常被安排在上午最后两节或下午,此时的学生一般比较疲劳,或者课间激情未消,往往每堂课最开始的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时段里,学生的注意力还不够集中,如何从一开始就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呢?一节课的导语尤其关键,可以充分利用音像、多媒体、语言的魅力、学生好奇的事情,以讲故事等方法导入新课。

2.诙谐趣味的教学语言。语言是传授相关知识,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要精练、通俗、准确。快乐使人轻松,快乐更能增添魅力,适当运用一些诙谐语言调节课堂气氛,让紧张的学生们得以放松,让昏昏欲睡的学生得以清醒,可以使地理课堂满堂生辉。

3.有效实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的教学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师主导课堂,有效的教学需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有些课堂学生看似个个参与其中,但思维活动停留在低层次上,纯粹参与活动而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以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有些课堂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但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遇到的每个问题,一旦有其思维参与教学,学生就会有所收获,这样的教学却是有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一堂课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4.有效精练的课堂练习。练习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环节有益的补充。课堂练习不在多,贵在精。有效精练的练习能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练习时,除了题目的多层次和形式多样,同样训练的形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猜一猜、赛一赛等形式,以保持学生的兴奋度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耐人寻味的课堂结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结语对于一堂课也同样重要,好的结语能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概括深化,能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也会给学生以很好的启迪,能为下一课设置“伏笔”。把课堂总结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结尾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完美。因此,要想取得教学的成功,切不可轻视课堂结束语这个环节。

有效教学是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天路。总之,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才为目的。地理教师必须从课前扎扎实实的准备、踏踏实实的教学过程和认认真真的课后反思等方面寻找地理有效课堂的出路。只有这样,讲课才会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而大大提高地理教学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27.

[2]张秀红.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教学的方法与实践[J].中学地理,2010,(28).

[3]蔡慧琴,饶琳,叶存洪,等.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四川: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90-92.

[4]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0-13.

[5]张璐.再议有效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48-50.

[6]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5):37-40.

[7]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39-42.

[8]高慎英.“有效教学”的理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8):22-25.

上一篇:也谈小学语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高校实验教学中的激励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