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闻要“舍”“得”

时间:2022-05-03 02:10:17

做新闻要“舍”“得”

去年的新闻纸涨价和全球金融危机,让报媒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广告收入下滑、经营态势疲软的现象,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已经市场化的都市报,特别是处于都市报第二集团的报纸。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以市民为读者群,以晚报、都市报、商报等命名的都市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迅速成为繁荣报业市场的一支生力军。但由于都市报的定位、新闻源和报道政策相近,传媒从业者的新闻理念与操作水平近似,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这造成处于都市报第二集团的报纸,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偏弱。于是乎,今年伊始,这些都市报纷纷高调改版,调整各自的办报方向,这其中就包括杭州的今日早报。

同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钱江晚报和今日早报,由于报道内容雷同,经常形成不必要的内耗。在这种情况下,集团今年3月31日对两报进行改版,钱江晚报仍然是综合性都市报,而今日早报则进行了取舍,将报纸定位于偏重财经、娱乐。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财经娱乐成主打

10年前,可能谁也没想过,在杭州这个以“温和竞争”著称的城市,居然会出现如此多的都市报。经过前些年的血拼暗斗,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杭州的都市报,特别是处于第二集团的都市报,生存空间微妙了起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赵晴就多次表示:“市场类报纸一般不会超过两张,不可能超过三张!”

从目前的形势看,定位雷同的都市类报纸,出路并不多,如果不能成为“搏出位”的领先者,又不甘就此退出市场,那还不如“退出局”,去占领一个更小的细分市场。从杭州目前的报业市场来看,都市快报与钱江晚报的竞争仍处于胶着状态,而2000年创刊的今日早报虽然处在杭州报业市场的第三位,但一年近1亿的广告收入和领先者相差巨大。

为了与钱江晚报错位,也为今后的发展留力,今日早报将办报方向调整为做精本地新闻,做强特色,从什么领域都做变成舍弃一些,放大一些。今日早报原来的优势是股市、证券,有一个忠诚的阅读群体。因此改版首先把证券周刊从每周6~8个版扩大为16个版,依托本土浙商、制造业企业,强调做原创新闻,确立财富报道的优势。同时服务于经济生活,进行互动,打造互动论坛,把长三角作为重点,与银行、投资公司互动。这样,通过几个重点,把经济新闻打造成为一个大模块。

在强化经济新闻的同时,今日早报也意识到杭州不是金融中心,办经济专业报在市场上容量不够,人员很快转型不现实,因此将文娱定为另一个报道重点,将娱乐周刊更名为星周刊,版面从每周约8版扩大到16版,要求记者零距离采访,并派记者长驻横店。

从今日早报改版后的效果看,虽然有部分读者对国内国际、体育新闻版面减少有疑义,但报纸的总体网络点击量持续上升,尤其是周四的星周刊和周六的财周刊。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让红蓝更加锐利

报纸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版面的视觉冲击力须与新闻本身的冲击力相得益彰,这就是当今众多报纸注重版面色彩的主要原因。

今日早报这次改版选择了以色彩作为突破口,强调色彩作为第一视觉语言的作用,力求使版面上照片、字体、空间等关系与色彩一起变成视觉化、形象化的语言。

今日早报针对主推财经和娱乐两种特色报道的思路,选用了三原色中的红蓝两色作为报纸的主色调。其中红色是感性的,象征着热情、喜悦、醒目和爱,与娱乐精神一脉相承;而蓝色是理性的,象征着冷静、深邃、宽容和现代,与财经报道丝丝入扣。这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搭配,对比鲜明,对年轻读者十分有吸引力。

在头版的设计中,今日早报努力加大图片在整个版面上的幅面和分量,用简洁明快的版面语言充分、快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做到个性鲜明、彻底纯粹的同时,对头版的信息量严格控制(导读不超过5条),力求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图片和导读做大做足,摒弃一堆导读乱哄哄一拥而上,占据版面位置又达不到有效传播的目的。

考虑到报纸是对折放在报摊上的,只能展示版面最上面的一小部分,今日早报还在报眉处设计了一张当天最能抓住读者眼球的图片,以便从报摊上密密麻麻的报纸中“出挑”,一下子吸引住读者。

你方唱罢我登场:每天一份周刊

有了差异化的内容和鲜明的版面,能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还要看能不能被受众接受。从杭州市场看,竞争虽然激烈但并非没有空间,这一方面,杭州市民的文化水平在上升,无形中开拓了报业的市场空间;另外,一些专业报纸发育不完善,使得一些有专业阅读需求的读者也混在都市报的读者群里,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细分。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也指出,从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报业竞争是不够,看起来有点竞争过度的地区,比如成都、南京等地,也很难说它真正就是一个竞争过度的地区。

根据浙江大学传播所对杭州读者的调查,绝大部分读者不是在读报纸,而是在“翻报纸”;读者需要报纸提供具有更大阅读效用的新闻。今日早报在本次改版中,根据来自读者和广告市场两方面的信息反馈,实行了更加彻底的分叠制――A叠为日常的本地、国内国际、文体新闻,B叠则是为特定市民贴身打造的周刊,分别为财经一周、车周刊、住周刊、星周刊、财周刊、医周刊和商周刊等。

这样做,虽然常规版面压缩了,但读者群更加细分了,有利于培养新的受众群。如果你年轻、时尚,喜欢追星,那周五可以买一份报纸,看看星周刊中明星的八卦;如果你事业有成,想购房或者购车,那么周三和周四的住周刊和车周刊可以为你参谋;而财周刊的“每月投资组合追踪”等拳头栏目,更适合杭州股民为下周的股海沉浮做准备。

山雨欲来风满楼,综观杭州报业市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媒体之间的洗牌已经是紧锣密鼓,但这未尝不是未雨绸缪的最佳时机。在同质化竞争手段盛行的今天,对于一张报纸而言, 要学会整合与提升, 学会分析自己的核心价值所在,不能满足于“没有漏掉什么,还可以过得去”,而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差异化拓展自己的专业特色,只有有所“舍”,才能有所“得”。

上一篇:都市报改版的不足和方向 下一篇:新闻从业者实践逻辑的分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