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发展能力的内涵

时间:2022-05-03 01:35:05

简论发展能力的内涵

摘 要: 发展时代的核心是主体的发展能力。在全球化竞争的新时代,无论个人、团体、企业还是政府,发展能力都是其发展的核心因素。发展能力的内涵包括主体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学习能力是基础,创新能力是核心,交往能力是前提。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从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转型入手,强化主体的创新能力,促进和优化交往能力,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能力。

关键词: 发展能力; 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 B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1)04-0076-05

On the Content of Developing Capability

SUN Yue-gang

(The CPC Party School of Shaanxi Weinan, Weinan 714000, China)

Abstract: The era of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of the subject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of global competition, whether individual, group, business or government, capability development is a core element of their development. The connotation of development capacity has three aspects three aspects: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 capability, creativity, communicating capacity, of which is the basis of learning, Innovation is the core and communication is a prerequisite. Building an innovating -centered country is based on the enhancement of learning and starting transition. In addition,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body's ability to innovate, promote and optimize the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to full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Key words: developing capability; learning capability; innovation capability; communicating capability

发展的时展是硬道理,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是主体的发展能力,只有发展能力才构成为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主体的发展能力成为各个组织、各国政府关切的焦点和核心。发展的实践证明,一切发展过程的前提是主体的发展能力。凝聚、保护和开发主体的发展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是保证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发展的旺盛动力与活力的源泉。发展能力是主体实现发展理想、创造发展价值、推进生活幸福的现实力量。

发展能力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主体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三个方面,这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互为一体。其中学习能力是基础,创新能力是核心,交往能力是前提。在今天的全球化发展竞争中,建设创新型国家,理应立足于现实,努力提升和转型人们的学习能力,强力提升主体的创新能力,推进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型企业、创新型文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大力推进生产技术和经济社会管理的创新。努力提升各类主体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和规范转型中主体的交往活动,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的和谐社会,全面提高主体的发展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创造持续不断的旺盛活力。

一、学习能力:成人成才的基础

学习能力是主体发展能力的基础,是主体发展的基本形式和重要手段。一个人要从小孩成长为大人,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成长为社会发展的强大主体,就必须善于学习,努力学习,学会学习。学习既能使人超越于动物,成为真正意义的人,又能使人迅速成长进步,高于他人,成为优秀的人,成为人中之龙。

学习能力是人特有的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活动方式。学习能力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利用事物间相生相克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对自己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把自然事物变化的规律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知识与应对外在事变的技巧智慧。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是劳动工具、生活工具、思维工具的制造和改进。

在人和自然之间,只有人才具有学习能力,因而成为“万物之灵”。其它动物在自然界复杂环境下只能被动消极地效应,只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身体,变通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自然。生物进化论揭示了自然界进化中这种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规律。人可以理解和运用这一规律,因为人具有独特的学习能力,在与自然界事物的复杂的交往关联之中,只有人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特殊,掌握一般,充分利用事物的共性,利用外在事物的变化法则,把握事物的个性特征,进而趋利避害,扩展生存,实现发展。

主体的学习能力体现于人与环境的复杂关系之中的各个方面。人经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觉器官,了解事物的大量现象,了解这些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从自身的生存发展出发,通过理性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过程,这就是学习。人看到鸟呆在巢里,鼠呆在洞里安身,为躲避风雨日晒,就学着搭建茅屋,学习了用锯伐树,用泥土做墙,用树木做门窗,做开关闭合门窗,制作出一些独特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人的学习活动,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形式,人就是依照学习的方式来认识与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逐步实现幸福的理想目标。

主体的学习能力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具体的内容可依次分为阅读、理解、贯通三个方面、三个层次。主体的学习活动,从阅读开始,经过理解走向贯通,举一反三,逐类贯通,形成对现象的本质性掌握,对各类变化着的复杂现象的全面把握。其中理解是关键,阅读是基础,贯通是目标。

阅读包括观察、阅文、转译等内容。观察是阅读的开端,是阅读的第一步。观察是主体运用视力、听力等感觉器官,对外部现象的感受过程,尽量多地搜集事物的现象表现,观察要求尽量地多、尽量地真,把事物丰富多彩的现象尽量全面真实地记载下来。观察不全然是感性认识,对现象的观察随时都在理性的指导下,观察这个还是那个,继续还是停止,观察多久、多少,观察的方向、角度、时隔,共享还是独占,表面还是剥离等,都是经过理性的思考。

人的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有的人善于观察,才能够有所发现,善于发现,有的人不善于观察,常需要别人的引导。并且敏锐的观察也有一定的先天因素,还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器械,才能达到更加完善的程度。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分光镜等,会有助于人对特定对象的观察。观察是为了下一步的分析理解,因而必须是绝对的真实。常规状态下,眼见为实,眼光所及,应该是事物比较真实的具体的状况,比较可信的信息。大自然本来就是一部对人打开的书,只有善于观察才会有助于学习。

阅文是阅读的基本形式。文字是大自然变化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中针对接受对象形成的特殊符号。文字以特殊的形象,特殊的音调,表达了自然界和人的各种活动中的特定形象与变化。阅文也就是文体经过视力,发出声音,在大脑意识中恢复这些文字的所表达的特定内容。认字是阅文的前提,中国文字具有特殊的方块结构,发音也与印欧英法德语等有较大的区别,欧美语言文字形声一致,语法简单,语词含义较为丰富。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上千种文字,中国大陆每一个民族语言文字差异较大,即使汉族也在不同地区形成具有差异性语言形式,文字形同却声调差异。阅文能力是学习能力中的基础部分。一个人在成长初期的学习,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阅文,认识和掌握文字,会认、会读、会写。现代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人要掌握更多的语言文字,中国传统教育化在外语学习上的精力不小,结果却不尽人意,经常是事倍功半。80后、90后经常运用电脑QQ聊天,用语精练简单,许多不常用汉字通常会被遗忘,在读书时阅文能力有下降的趋势。

转译,也就是在不同语言文字的文化中进行广泛的交流。转译一般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也经过语音与文字来表达。对于学习不同文字的人来说,首先是文字转译,然后转换为比较熟练的“心译”。转译能力就像加速度一样,有一个不断强化的规律。就能将文中文字进行转译,梁启超懂得17种语言文字,进行文字转译的能力特别突出。要改变我国公民面对全球文化交流中的“文盲”状况确实要下更大功夫,做更好的工作。一方面要把国外的文字转移为我国的文字,把外域文明转译为中国的文字形式,另一方面还要把我国的文化转译为外域文明的形态,以推进中外文明的交流和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理解是学习能力的重点和核心。理解也就是主体的理性达到对外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主体明白了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联系,清楚了对象之间各种变化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连接。人们常说,我理解了,也就是知道了事物是怎么变化的,哪些因素造成了事物的这种结果,事态变化进程中的各种原因有哪些,为什么事情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理解是一种人的理性认识活动,是对各种各样的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加工整理,从各种纷乱复杂甚至混乱迹象中找出背后的决定着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链条的理性思考。在《实践论》中将这一理解活动归纳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功夫。并认为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好地感觉它。理解活动作为理性认识其本身排斥个人的情感因素,不应该受到人的主观情绪的影响,但在实际中,人的意志、心态、理想追求甚至兴趣偏好等都对人的理解有一定的影响。

人的学习能力、学习活动重在理解。可是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人心浮躁,不求甚解,只求结果不计原因,只求外表追求快乐,只看眼前不想长远的人越来越多。古人提出了影响阻碍理解的四大假象,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人依然被各种假象所迷惑。一些人的生活只局限在感性领域,沉醉于兴趣、故事、表象等现象层面,陶醉在各种音乐、电影、电视、相声、小品、多种表演所带来的“快乐”之中,根本没有大脑思考的些许时间和空间。在纷乱复杂的感觉幻像中,一些人的理解能力下降了。理解能力被严重挤压,甚至变形扭曲,甚至根本排斥思考。在大学招考中基础学科、逻辑科学、哲学专业的招生比例急剧下降,即是一个明证。

当然,理解并非易事。要真正达到对事物的理解,是要非下一番功夫不可的。只有努力实践才能打好理解的基础。只有亲自实践,才会感同身受。理解需要大量丰富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需要经过相当的训练培训,需要相当人际的帮助和一定的优越条件。

按理,学习中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理解应该是相通的,一致的,甚至相同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开这同把锁的人们,应该找到的是同一把钥匙。但在实际上,人们的理解差异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有的理解,甚至差异很大。鲁迅就指出,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生活条件下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理解,一部《红楼梦》,理学家、道学家、生物学家、才子佳人、建筑师、医生、农民看到的都不相同,革命家则看到的是“造反”。乡村老了人,孝子们都有痛苦悲伤。可这些孝子都是因为死了的这个人吗?事实并非如此。各借灵堂哭惶。和谐文化建设,要求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在总体上尽量求同存异,讲求包容性,使不同的理解都能存在,努力形成宽容良好的文化机制,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社会生活局面。

理解的标志就是行动。没有行动说明没有理解。抽烟有害健康,你说了,理解了,但他仍然在抽,能说他理解了吗?不好,但某些领导干部依然存在收贿受贿,,他理解吗?应该少吃多餐,可有些人总是吃饭超量,他理解吗?那些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口言善,身行恶的人,那些口念佛经却杀人放火打劫的人,根本就谈不到对善的理解。

学习能力的第三境界是贯通,贯通是理解的最高境界。司马迁写的《史记》,目的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贯通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空间的拓展,把许多的现象,把许多的变化都能够充分地理解。理解能力不断得到扩充,举一反三,逐类旁通。理解的数量和空间不断增多。二是时间的延伸,纵向的理解不断得到深化。古往今来,世事变迁。事变因果的纵项链条关系不断得到揭示,挖掘事物联系的无限环节。贯通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能力。文化深厚的哲学成为人们理解的基础,以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矛盾运动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以真实丰富全面的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科学认识与实践活动,是主体达到对现实事物理解贯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科学认识与科学发展的实践,学习能力就很难达到贯通的境界。

贯通中的“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追求。中医的核心就是通,心理学也讲求疏通,和谐社会建设也就是要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通达顺畅,不断提升。数学上题目解不下去,企业的贷款没有下来,道路运输不畅,身体的血管堵塞了,出国访问遇到拒绝,孩子上不了学,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些都是不通的表现。不通也就是矛盾,不通就影响到发展。解决不通的问题,克服阻碍的因素,化解各种阻碍困难,达到畅通就是发展。在学习中不断追求贯通,目的是不断提升理解的境界和水平,不断提升主体的思维状态,保证站在联系发展的整体上观察事物,分析和解决矛盾。

阅读、理解、贯通是学习能力的三个方面,三个阶段,三种境界,三种形式,提高主体的学习能力,要从提高主体的阅读能力开始,以提升理解能力为中心,不断把主体的理解能力提高到贯通的崇高境界。

二、创新能力:在模仿中创造

主体的发展能力,学习能力是基础和前提,创新能力是核心和关键,学习能力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创新能力则是从理性回到感性,从认识回到实践,把头脑中的创意转化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创造,把人们的现实生活提高到新的境界,推进社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在一般人的认识中,创新好像是偶然的,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实则不然,任何创新都有着特殊的原因,都有其内在的根源和现实的依据。创新的形成和实现都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具体的阶段、过程。创新直接源于灵感,突发奇想,顿然觉悟,联想类比都能孕育创新,任何看似突然的创新,实际上早已在创业者的头脑中酝酿了很长的时间。创新、创造源于模仿,在大量的、经常的、重复的模仿之中,主体头脑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形成各种疑点,会不时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由于外在环境的某一特殊变化使这些思考中的问题的化解得到启发与开导,形成了某一特定的创新成果。

按照实际的状况,现实的创新过程一般包含三个方面,三个环节,三个阶段,模仿,改造,创造。其中模仿是前提和基础,改造是关键和核心,创造是目标和结果。一般的创造过程,基本都要经历这三个主要的阶段。

模仿是创新的起步,是创新的源头,是创新的第一步。模仿是指对自然的模仿,对自然现象、自然过程的模仿,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对他人产品的模仿。鲁迅说的拿来即是模仿。有人区分这种因模仿的创造叫外发性创新。还有内发性创新,是根据主体现实生活中与主体思维中的矛盾而引发的创新。其实任何创新都与外部环境有关,都发起于对外部事物变化的某种刺激,无论是理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工艺创新,工具创新等等都与外在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模仿,首先要对模仿对象以尊重,认识到模仿的必要性,对象的先进性。同时要有良好的途径,经过协商,采取最好的方式。工业、商业过程中先进产品先进技术有价值的信息情报的取得,应尽量通过契约的方式,采用合法的途径,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与知情权。模仿过程合法合理,代价最小。还要随时做好改造改进的准备,使模仿有效并且高效。

模仿能够促进主体的认识与觉悟,把人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模仿本身就是智慧和聪明的表现,把他人的成果拿过来需要付出相当的智慧。成功的模仿,变他人的技术与产品成为自己的东西,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自己的创造。重复和克隆了别人的创造,将别人的创造为自己的创造,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发展能力,至少不比别人落后。在保护背景下,模仿生产常常会陷入法律纠纷,所以,模仿不能持久,必需要进入改造的环节,不加改造的模仿很可能被诉侵权,造成损害,被迫终止。

改造是在模仿基础之上,按照生产条件的要求,依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需要,对模仿物的某一方面、某一环节、某一形态、某一功能做出改变,使期能更强,更便捷,更符合市场需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因为市场与消费者的差异性,对模仿物进行改造是非常必要的。并且任何产品都不会是十全十美,都必然有改造改进的可能空间。改造模仿产品,首先要彻底了解它的原理,改造的要求工艺与性能空间,对它的利弊优劣有一个全面透彻的研究,掌握其特殊的生产条件与制造工艺。其次要充分了解模仿产品的局限性,找到它的缺点。根据市场需求的差异,找准可以改造的地方。根据市场消费的趋势,将模仿品可能改造的新产品设计成系列结构,形成先进的可操作的技术方案。在改造模仿品中,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开发。日本企业一般有1/3的人搞技术开发,对某产品的模仿进行研究,硬是要在鸡蛋中挑出骨头,不断改造模仿产品,改造形成性能更优更加便捷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改造是对模仿品的外型、结构、生产工艺、某些原材料的变更改进,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是最为关键的基础性要求。新产品新技术应该更加适应新的市场客户,更具有和原产品的竞争优势,更加节约资源,节俭成本,具有更大的盈利空间。改造后的产品在技术上应该得到确认,避免产权上的法律纠纷。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基础上的改造,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更加具有市场竞争潜力。

创造相对与改造,在范围上得到扩展,在性能上更有开发。在对原产品多次改造的基础上,在更大的规模上,对模仿品进行改进,对原有功能进行调整,加上一些新的功能,如环保、节能、便捷耐用等,去除一些陈旧的落后性能。创造的新产品基本上还是原产品的制作原理和工作理论,可比原产品性能更优。也可以对原产品进行拆分,以原件、原器件的形式进入市场。创造的结果必须是要有新的产品,注册新的品名与商标,如果只有外型结构上的改变,或在使用方法上的改进,则不足以形成新产品的创造。

中国制造在世界原来是一种空白,改革开放之后开创了中国制造潮流。但是如果仔细地研究就会发现,中国制造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改造产品,并不是中国创造。我国出口的机械电子等工业制成品,很多的部分是外国的产品,包括产品中的材料、原料、品牌、商标、核心技术、包括财务都是国外的。合作企业的产品生产不能称为中国创造,只能叫做中国制造,甚至产品的性能、外型、结构都没有多大的变化。把中国制造推进和提升到中国创造则有更多的路要走,既要不断扩展国产化的零部件,还要在产品的功能、原材料、工艺、外形、包装方面,进一步适应中国的市场需求,由中国人来进行和推进,满足中国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以中国自己的品牌出口的产品,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叫做中国创造。

许多电子产品、汽车产品、飞机产品、药品、食品,经过拿来模仿,局部改造,进入创造出新的产品的过程十分艰难,说明我们确实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创新型优秀人才。我国的教育、文化,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应该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创优秀的创新型人才,“钱学森之问”应该能够得到正确的解答。

创新能力的这三种形式、三个阶段、三种境界之中,模仿是起点,改造是关键,创造是难点。很多的创新过程很难走完这三个阶段,很多的创新半道夭折,前功尽弃,特别是创造阶段更是困难。我国改革以来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许多许多工业品仍处于模仿或改造的阶段,还没有走到创造的阶段,没有达到创造的水平。我们汽车发动机、电视晶体管、冰箱制冷机、飞机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大多是外国人的知识产权,是人家的核心技术,许多的零部件都要从外国进口。我们的GDP和外贸出口量确实不小,如果除去外国公司的产品、三资企业的产品、外国在我国生产的、我国来料加工的产品、运用外国的技术生产、给人家缴纳技术转让费用的产品,真正我们自己的产品又有多少。现实的发展迫切需要强力推进中国创造的进程,推进中国国人创造能力提高的进程,推进中国教育创造新型人才的培养进程。再也不能迟缓了。

三、交往能力:努力形成群体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慎独,长期的封建社会小农私有生产方式形成了主体的分散与孤独,不能形成真正的集体主义。这一点已经得到世界文化的相当确认,俗语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鲁迅,杨早就严厉地刨析了中国人人性深处的劣根性,善内讧,不团结,死爱面子,不务实的习性,梁启超、早年就强烈提出过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中国人要合群、能群。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结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青年时期写作的《论民众的大联合》,至今仍觉令人震撼。对主体的发展实践来说,主体的交往、联合、团结、组织,主体间关系的调节、调整,努力形成真正的集体主义,形成主体间充满活力的和谐关系,显得特别重要。

主体的发展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基本的方面,要实现主体的发展理想,单靠个人的力量往往很难成功,必须依靠大家的群体力量,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借助群体的智慧,推进发展的历程。所以主体的交往能力就自然构成为发展能力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同时,主体的交往能力也必须渗透和体现于学习、创新的过程之中,才能使主体的学习与创新更加有效,更加成功。

任何主体都是社会性动物,都必须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发生各种具体的现实关系,都必然地要与他人交往。因而,社会往就是主体的基本活动方式,是主体生命运动的基本方式。马克思曾称未来共产主义为一种交往方式。人与人之间不交流,就容易陷于孤独,烦闷、痛苦和各种矛盾就会逐步产生。一个人只有在对他人有帮助的积极交流中才能被他人、被社会所接纳所承认所认同,才能成长为真正的人,与社会的进步改革相协调的人。

一个人与他人的交往表现在许多的方面,包含诸多的丰富内容。对于主体的发展来讲,交往能力包括三个方面,服于人的能力、服人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其中,服于人是人们之间交往的前提,服人是一种理想和结果,协调是交往组织基本的手段和境界。

服于人即融入人群之中,被人接受、接纳。一个人在社会中,最基本的就是服于人,要融入社会中,学人们的长处,处处留心,处处请教,以人为师,谦虚谨慎。儒家讲三人行必有我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一字为师,即是要服于人。服于人既是一种个人品德和志趣,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是一种个人成长发展的基本方法。骄傲的人,自大的人,必败无疑。即使发达也是暂时。只有能够服于人,才能虚心学习到别人的优点,吸取他人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才识和能力。服于人就是要处处当群众的学生,时时以他人为师,任何时候都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才能够与他人进行积极的公正的良往,展开积极的公平竞争与合作。

服人即在人群之中得到理解和肯定,被人们所认可、信任、依靠。只有个人的才学高人一等,能力高人一筹,才会被别人所承认,所服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德善仁慈,自然会起到令人信服的效果。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增长自己的才学,丰富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形象,仁、智、勇,三达德,慈、宽、善,三待人,通过尊重他人,学习他人,服务他人,关心公益事业,关注集体发展,促进事业进步,自然会赢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在社会交往之中倒不一定以服人为目标,处处都要高人一等,居人之上,那将会导致个人的野心膨胀,许多的时候,不想服人,不想征服他人,只顾一心为民,克勤克俭,克服困难,推进生存,反而会达到服人的结果,更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人常说“以理服人”,不讲理当然不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服。一个人要真正服人,必须以公共利益为本,处处为他人着想,把他人和大家的利益放在前面,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后面,要行得端,走得正,心要诚,意要善,讲道理,公平公正公开,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的准则。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做到德法情理的有机统一。

第三是组织协调能力。每一个人都处于社会体系结构之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此就必须妥善的处置各种人际关系。应对各种社会力量,协调不同社会关系,形成特定社会发展任务所需要的积极力量和良好环境。组织协调能力,作为任何一个普通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须注意随时提升,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主体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更需要特别的提高,特别的培训。

一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地位与职责不同,他面对的具体发展任务不同,他需要组织和协调的具体内容也不相同,但同时都具有组织协调的职责。交往能力的相当部分就是组织协调。主体面对他人、面对群体,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应对各种发展机遇与挑战,要克服种种发展阻力和困难,都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良好的德行,卓越的才智,流利的口才,组织协调其他人群,利用集体的力量,形成克服困难、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过程,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经受相应的教育。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总结90年革命、改革、建设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群众路线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对待人民群众,处理群众工作问题,与群众交往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与群众交往,做好群众工作,有着复杂的内容和特征,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是党员干部道德品质的核心和灵魂。党和政府要把处理好民生问题作为共产党人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切实提高与人民群众的交往能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提升工作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推进法律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各种交往规范,强化各种形式的社会监督。

与他人交往,与群众交往既有许多的法律制度规范,需要严格的他律,同时还要有每一个人高度的自觉自律,需要有许多灵活机动性的个人发挥空间。邓小平十分强调规范化的改革,强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但过于强化主体间交往行为的规范性,会在相当程度上压抑主体交往中的灵活性、创造性、机动性。传统的培训与教育形成的往往是单向度的片面的人,只能在阳光下成长而很难在风霜雨雪、大风大良中经受考验的人,是企业社会生存所需要的安顺的人,而不是企业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主体的交往能力在于努力形成主体间的凝聚力、亲和力,努力形成一个强大的发展主体队伍。对每一个微观个体而言,强化自己的发展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人的发展能力来发展自己与社会,第一必须善于服于人,第二要在服于人之中努力服人,第三在主体交往中努力提高,学会综合协调、组织与策划的能力,从而使主体通过有效的社会交往,促进共同的发展。

总的来看,发展能力包括丰富的内涵,其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是三个最为基本的方面。学习能力是基础和前提,创新能力是根本和关键,交往能力是条件和保障。并且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也不是孤立的,而是浑然一体、密切结合、动态统一的。交往能力本身就体现和渗透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之中。创新能力也体现在学习能力、交往能力之中,学习能力也体现在主体成长发展的始终。正如人们所言,活到老学到老。相对于传统落后的教育学习体制,积极推进学习的革命,促进学习的转型,使人们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创新学习,正是中华民族崛起振兴之迫切之举。

参考文献:

[1]刘新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J].教育研 究,2010,(5).

[2]庞元正.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J].哲学研究,20 09,(7).

[3]刘凤云.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模式演变特征及其价值[J].南 京师大学报,2010,(4).

[4]戴家干.从考试到评价[J].中国考试,2010,(1).

[5].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N].中国青年报,2010-09-01.

[6]孙跃纲.发展哲学概论[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4.

[7]方展画.教育家办学的诉求与教育改革的取向[N].中国教育报, 2010-04-06.

[8]李立国. 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上一篇:工伤事故赔偿的模式:抉择\困惑与展望 下一篇:国外协商民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