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让看图作文如此简单

时间:2022-05-03 12:04:38

链接生活,让看图作文如此简单

指导学生写看图作文时,找到生活与图景的链接点,创设各种带有“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与图中的景物融为一体,才能拉近学生与习作之间的距离,激发儿童蓬勃的写作动机,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思绪万千,视野空阔,真情流露,妙笔生花。

一、巧借生活情境,打开习作思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平时常常发现习作课时,学生愁眉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可在讲一个故事、一件新鲜事时却能滔滔不绝,生趣盎然。可见,习作教学只有回归生活,回归学生内心的需要,才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打开写作思路。

如在作文教学《怎样防钓》中,铃声刚响,老师走进教室就在黑板上写上课题,然后严肃地对同学们说:“鱼儿们,你们好,我是鱼老师,我姓陈,受安全局的委托,今天来你们学校上一节‘怎样防钓’的课。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让学生一入课就进入一种情境中,引发各种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防钓?”“谁要钓我们?我们怎么防?”……紧接着,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没有?你们班上有好几位小朋友没来上学,他们去哪了?你们知道吗?”问话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想法五花八门――“可能去深海冒险去了。”“可能去旅游了。”“可能生病了请假在家休息。”……老师见同学们已与课融于一体了,就故作紧张地说:“不,不,不,你们都猜错了,你们知道吗?他们既不是去深海冒险,也不是去旅游,更不是生病了,他们是被人类钓走了。”以此把学生引向图画主题,为这节“防钓课”奠定情感基础。

以上的教学片段把图上所包含的内容与平时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看课题质疑,说请假的各种理由……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力,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为防钓课堂事件起因的多角度表达开启了一扇窗。学生有了说的内容,自然就有说的欲望,为文章写得丰满而生动做铺垫。

二、模拟生活情境,拓展故事情节

每一幅图画都蕴含着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但学生写起来经常是干巴巴的几句话。究其原因,学生往往把思维禁锢在图里。其实,看图作文还需看懂画里画外的含义,把图画的内容置身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想象,以此来拓展故事情节,让小小的图画在学生的头脑里闪动着五彩斑斓的色彩,幻化成神奇有趣的故事,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像有源头之水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如在教学《鱼儿也戴安全帽》中,老师模拟了生活中开会的现场,让鱼长老与小鱼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商量对策。“鱼儿们,我是鱼长老,你们都到齐了,我们的会议就开始了,今天我们会议的主题是――怎么对付人类的垃圾?现在你们可以自由发言。”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发言:“找鳄鱼先生帮忙,让他去吃掉人类。”“把垃圾扔回岸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要给人类送信,让他们停止破坏环境的行为。”……见学生已进入情境,群情高昂到了全然忘我的地步,老师有意制造话题:“这些主意都行不通,看来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了。”没想到一石又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话题很快就被打开,“戴安全帽吧,上回我和胖胖一起玩的时候,垃圾从天而降,一顶安全帽刚好落在我头上,我就是这样捡回一条小命……”一只鱼儿献上一计,鱼儿戴安全帽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本片段的教学,把图上隐含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当然这隐含的内容需要教师事先充分的预设),模拟了鱼长老与小鱼们商量对策的生活场景,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这些想象无一不是联系了生活实际,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思维的拓展,带动起来的是倾吐的欲望,涌动的是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学生不仅写好了图上的内容,更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在想象中丰富故事情节。

三、创设生活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需要时才能写好文章。角色体验,让学生找到了这种需要。如在指导学生写《秋天来了》的作文时,课前,出示一组图画,用充满激情的语言为学生描绘秋景,创设一种秋天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图画感受秋天。首先让学生联系自身体验说秋天的天气变化。接着引导学生进入作文角色说秋天的景物特点。其一是说丰收景象。当看到满树的果实时,可以变换角色引导:“苹果树上的苹果真多呀!这是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指着一个同学说),你站在高高的枝头上在干吗呀?”“(又指着其他几个同学)那边的几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为什么挤在一块?”……其二:聊秋风落叶。学生在交流落叶,说得最好的是“落叶像黄蝴蝶一样翩翩起舞”“落叶像小船一样飘呀飘”。于是就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一阵秋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小黄叶,小黄叶,你就要离开妈妈了,你心情怎么样?你会和妈妈怎么告别?”教师不断地用语言来渲染意境,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果园进行角色体验,点燃学生说话的欲望,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以上教学中,老师创设了秋游的意境,学生已然进入画中情境,把自己融入画中景物。普普通通的一幅画,学生竟说得声情并茂,感动之情溢于言表。因为设身处地,所以神思飞扬;因为进入了作文角色,所以舌绽莲花。这样既解决了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窘况,又使得写出来的文章精彩生动,真情流露。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元洪附小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上一篇:10kV配电网规划与谐波治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油田物资管理系统结构分析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