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公共空间营造

时间:2022-05-03 09:40:00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营造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空间营造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大学校园空间营造这一方面,人们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空间是否符合其心理感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是分析高校校园公共空间中灰空间的应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校园校园空间营造不仅仅是单纯的满足知识方面的素养,更应该达到人们心理满足的要求。在现如今设计中,正逐步的向这个方向发展,推动校园公共空间的进一步发展,绿色设计逐渐被忽略,灰空间设计融合自然,设计理念本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为主,模糊了空间的具体概念充分诠释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的合二为一。

[关键词]高校校园,灰空间,以人为本,设计要素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241-01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伦理形态,已经成为未来建筑与环境建设的趋势和必然要求,其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校园文化发展越来越快,校园环境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营造一个舒适的校园环境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受此熏陶。因此,校园环境营造也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一种标志。艺术与生活密切结合,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强化建筑形态与生态建设的结合塑造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一、灰空间概述

“灰空间”也称过渡空间,其理论思想体现在建筑内外空间的衔接与过渡。灰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建筑内外空间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建筑空间序列中起到过渡、连接、转化和衬托的作用,其形式多以开放和半开放为主。

灰空间最初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和荷兰结构主义大师阿尔多・范・艾克提出的灰空间又称过渡空间,是介于内外空间俩两种极端空间之间的一种模糊空间。这种空间现如今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主要功能是减弱人们心理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感情上的疏远的感受。

灰空间最初源于建筑行业,现如今已逐步扩展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在高效校园景观中也充分利用了灰空间的特质。

二、高校校园景观运用灰空间现状分析

大学校园是学生交流的主要区域,良好的校园景观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景观灰空间是一种以建筑、植物、坡地等营造手法来形成的半私密、半公共的空间,具有不确定性、灵活性、模糊性,而灰空间这些特性刚好是与学生户外活动对空间的可变性、灵活性、互动性要求特性。大学校园景观中灰空间的功能主要是学生饭后散步的主要聚集地,应该有一种独特的风景韵味,注重吸收传统文化营养,彰显校园文质彬彬的气质,是一个环境非常浓厚的地方,为师生提供学习、读书、散步的环境场所。

目前,灰空间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还不够完善,校园环境建设中多以营造视觉效果为主,出现了景观与建筑之间过于生硬的表现,或者大面积硬装铺设,不能完善师生心理感受, 忽视了学生交往活动的空间表达,户外活动空间单一,空间不符合使用者心理需求,阴雨天气户外交往空间考虑不足,户外空间没有营造很好的户外学习空间等问题。有的区域只是起到通行的作用,在这里并没有吸引同学留步观赏的景观,供学生休息,停憩的建筑内外衔接太少,因此利用灰空间的设计来填补这一空缺,使之更能吸引同学的眼球,达到师生心理层面的满足感。

三、高校校园景观灰空间的设计要素

1.1 看与被看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会出现观景与景观这两个词汇,同样的词语,虽然只是颠倒了顺序,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本设计中,达到了较好的观景效果。灰空间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看与被看也是一种设计的主要元素,这样的设计可以吸引师生的注意力,可以在此逗留,使整个景观不至于太重复,充分满足师生的视觉感受。

1.2 空间

灰空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经常使用的,该设计部分利用灰空间的特点,它没有明显的空间界限,因此可以来填补建筑空间的不足之处,突出内外空间的主题,凸显空间的情趣,以及衬托出整个空间的的境界,对其有了更多的阐述与诠释。整个空间给人的感觉是,若隐若现,消除了整个空间的界限。

1.3 以人为本,尊重自然

灰空间在校园景观环境营造设计运用过程中,打破固有建筑的严谨,丰富了空间、景观绿化之间的关系。改变以往建筑砖墙的感觉,将其融合自然及周围环境,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惬意的风景区,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和谐。它以人为中心,不断变化人的位置,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与感受。并借鉴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使空间抑扬顿挫,随着在校园行进的步伐感受不同的空间魅力,或舒缓辽阔或幽深逼仄,或熙熙攘攘或沉静安详,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无限的体验和风景。

1.4 野、趣的体现

通过建筑、景观的元素渗透到娱乐中,“灰空间”,它既是学生通行的空间,又是各个年龄阶层的有趣的玩耍交流互动的空间,同时还串联整个区域的公共活动空间。灰空间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一些有趣的原则,是校园公共空间更具有趣味以及韵味,使校园空间更具有情趣。

1.5 高校校园灰空间设计形式

以一种新的设计形式,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相融合。在景观改造设计中,改善现有环境的同时,融入思考,使人们更好的在生活中体验自然,更多的感悟自然生活。绘空间的运用设计理念本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为主。充分诠释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的合二为一。在这里,人们可以交流,与世界交流,同时快乐地学习。一个建筑要与整个校园的环境相融合在一起,就必须要与校园的各种行为相互感知,在这里,空间的界限不再是那么明显,与自然相交融,加强了建筑与自然流畅感。这一区域的景观与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其地理环境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层面的要求,达到一种放松惬意的生活。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更是其思想与心灵的碰撞。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人与园林景观规划中存在的矛盾,从人的行为及其所需要的尺度,构思出人与景观融合、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设想,并利用不同的空间表现形式,将设想尽可能变成可实施的方案。

三 总结

校园环境营造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也有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让我们更能融合到校园文化中,投入到学习中。在大学这样一个校园,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封闭的教室中,应该走出教室,延伸到精彩的校园景观中,校园景观规划与公共空间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校园公共环境空间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一个校园的标志以及精神上的寄托,而灰空间的运用则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景观灰空间设计在促进校园人往活动营造积极意义,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生活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切实符合人们的功能需求和心理要求,才能将高校校园空间打造成开放化、精彩化、充满人文气息的多元性空间。

上一篇:设计心理学在居室装饰色彩中的运用 下一篇:论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