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

时间:2022-05-03 08:07:29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10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选择参芪扶正注射液+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和单纯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两组均采用CMF方案化疗,28天为一周期:环磷酰胺600mg/m2,第1,8天;甲氨蝶呤40mg/m2 ,第1,8天;氟尿嘧啶500mg/m2,第1,8天。连续用4个周期。结果:其中60例患者接受参芪扶正注射液+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45例患者接受单纯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参芪扶正注射液+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组骨髓抑制、恶习呕吐、心电图改变等化疗毒副反应较单纯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组轻(P

【关键词】 参芪扶正;乳腺癌;疗效;中西结合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 恶性肿瘤之一 , 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手术后容易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因此手术后的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人资料 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乳腺癌病人109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5岁,其中4人放弃治疗。我们随机分为观察组( 参芪扶正注射液+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 )和对照组( 单纯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 )。全部病人病理均为乳腺癌,其中,浸润性小叶癌40例,导管内癌27例,浸润性导管癌40例,单纯癌6例,硬癌2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改良根治术96例,扩大改良根治术5例,保乳手术1例,单纯切除术3例。术后 其中60例患者接受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治疗,45例患者接受单纯化疗治疗。两组均采用CMF方案化疗,28天为一周期:环磷酰胺600mg/m2,第1,8天;甲氨蝶呤40mg/m2,第1,8天;氟尿嘧啶500mg/m2,第1,8天。连续用4个周期。

1.3 观察项目

1.3.1 毒副反应 观察化疗后血常规、胃肠道反应、脱发、肝肾功变化、心电图等。

1.3.2 中位无病生存期 随访5年,观察患者无病生存期。

2 结果

2.1 毒副反应 见表1 治疗后观察组的毒副反应如血常规、胃肠道反应、脱发、肝肾功变化、心电图均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别(P

表1两组毒副反应比较(例(%))

2.2 中位无病生存期 见表2 随访5年,参芪扶正注射液+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4.3年,单纯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2.6年(P

105 个患者从手术后随访5年,患者均存活。其中 参芪扶正注射液+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组有 12 例胸壁局部复发,占20%;7例有远处转移,占11.67%。 单纯手术治疗及化疗治疗组有20例 胸壁局部复发,占44.44%;10例有远处转移,占22.22%。复发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化疗及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远处转移患者再次接受 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患者均得到缓解。

3 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能明显的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毒副反应,延缓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是值得提倡的。

4 讨论

乳腺癌自发病起即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乳腺症状只是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因而其治疗方式已由单一的外科治疗转变为外科治疗和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结合的综合治疗。而传统的综合治疗方法通常造成了机体气血耗伤,腑脏功能紊乱。而中医治疗则根据患者的各异情况,辩证施治,在祛邪抗癌同时又不损伤正气,因而减轻了化疗引发的毒副作用,减少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了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然而,中药治疗对根治乳腺癌的癌灶及癌细胞杀灭较为困难,因而结合中西医治疗以提高远期疗效[1]。有作者认为免疫功能低下是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扶正中药则可提高癌症患者免疫功能[2]。本研究发现经中西医治疗后有较长的缓解期才出现复发及转移(4.3年),较单纯西医治疗(2.6年)出现得晚。本研究观察了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的疗效,毒副反应及 中位无病生存期, 证实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提高,毒副反应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中位无病生存期延长,免疫功能在化疗后得到了提高。因而 。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可以更好地延缓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因此,乳腺癌术后不管病期早晚。均应及早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 中位无病生存期及 远期生存率。但是更好地了解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将能更好地指导对乳腺癌的治疗。总之,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是值得提倡的。

参考文献

[1]陈国安,陈道恒 乳腺癌的临床与实骑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2l(5):112 42-45

[2]徐振晔,刘嘉湘等.中医阴阳平衡治疗癌症[J]海中医药杂志,l992,14(3):l0―12.

表2两组中位无病生存期

上一篇:达英-35治疗5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活血行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