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05-03 03:39:59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探讨

摘要:对目前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用地分类与工业项目特征不吻合,忽略对土地经济效益的控制,缺乏动态适应性等问题,结合实证研究,以强化工业用地的特殊性和经济性,并结合规划控制的动态适应性对其进行了系统完善、旨在加强工业园区土地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绪论

工业园区作为一种发展经济和改善城市布局的重要模式,以集约性为突出优势并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兴建高潮,但在实际开发建设中不乏圈占土地,盲目开发等现象。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加速扩张与土地政策的紧缩,为了在工业用地上加强管理,改变其粗放的用地方式,从2003年开始国家下发了各种关于清理整顿工业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先后了《全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2004)和《全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下称指标),标志着工业用地的引资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控规作为直接面向市场的政府规划手段,它使工业区的规划有更强的针对性,对用地有了明确的定性和定量,但是现实中控规在对工业区建设的控制和引导方面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依然低下,一方面表现为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土地的经济产出率较低。

二、实证研究方晓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1.编制背景

为了适应大庆市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整合城市发展空间,贯彻落实大庆市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及市委、市政府提出“整理城市,整合功能,提档升级”的城市建设目标,综合平衡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探索适应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开发建设模式。

2.区位与范围

(1)区位条件。方晓工业园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心区西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组团与站北商业商务组团之间,园区西接大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临大庆产油区;南至大庆让胡路区;北为待建开发区域,交通条件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2)规划范围与用地规模。规划范围为:南起北一路,北临北二路,东侧从让林路起至西约一千米为规划总用地;规划用地分两期开发,一期规划占地126.70ha,二期规划占地120.55ha,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47.25ha。

(3)土地利用现状。现状土地开发建设主要是工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三、道路交通规划

根据《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及周边路网和用地范围内现有道路情况,规划区内道路除保留或改造让林路与北一路外,综合确定规划区的道路及走向。为了保证规划路网系统贯彻落实、规划区道路选线采取先保证城市主干路在规划区落实,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级道路的选线。

规划区道路分三级,路格划分在300米左右,规划主干路红线控制32-70米;规划区次干路红线控制30-22米;支路红线控制20米。

为避免传统工业园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交通流较差干扰等问题,二者分别设有独立的出入口,内部流线互不干扰。主、次要道路主要承担生活区的车流量;工业防火通道主要承担生产性车流量。

四、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区绿地系统由沿街绿地和防护绿地两部分组成,依照点线面的布局原则,形成有机结合的规划区绿地系统。绿地系统结构以规划区南北中轴线的宽阔绿化带为主脊,形成主体公共绿地空间,与沿道路和开敞空间布置的绿化带形成“鱼骨状”绿化网架。

城市开敞绿地:在规划区几何中心位置布置中心开敞绿地,南北向公共绿地及东西向防护绿地。

五、用地的弹性控制及兼容性

规划范围内所有的开发建设,均应符合“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的规定。其中“兼容”即该项目与规划用地性质不冲突,可予以建设,“有条件兼容”即该项目与规划用地性质有一定矛盾,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由市城乡规划局进行审定,“冲突”即该项目与规划用地性质严重冲突,不允许建设。

六、组团布局控制

结合本地现有厂区组团规划的弊端之一,传统的“前厂后店”的布局方式。本规划采用集中分散式小组团布局形式。即办公以外的生活区采用集中布置在公共中心的方式,生产作业区以办公区结合采用以二级公司为单位进行整合布置在各厂区的方式,由中央绿化带联系左右两个生产性组团。

七、整合功能集约用地

为顺应国家对于土地集约性的要求及公司集资整合的需求,对地块内建筑进行功能整合,以二级公司为单位,分别对齐生产性建筑和生活性建筑进行功能整合,配建集中的生活设施及相应的市政设施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土地利用集约化。生产性厂房结合工艺流程进行适当的合并与整合,以达到土地利用节约化的目的。

八、启示

编制工业园区的控规,笔者认为在初始阶段应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现状,尤其是与土地经济和产业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调查分析上,比如地区相关产业的规模,资金投入、收益回报等以及工业发达地区的相关指标,借鉴先进产业集群经验等,才能提出适应地区工业发展的科学合理指标体系。

九、结语

在城市总体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以完善城市功能、城市产业发展协调为宗旨。随着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学界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即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要在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充分发挥规划对各种资源高效配置的引导作用。因此,今后控规编制中还应逐步增加一些生态控制指标项,如:COD(化学需氧量)、SO2、园区内工业废料再生利用率、耗能预测量等,有利于推动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工,张秋云,李前程,等.中国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曲晓飞.现代工业园区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雷鹏.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孟庆峰,男,汉族,籍贯黑龙江省绥化市,1975年6月26日出生,1998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学本科,现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规划计划部矿区建设管理科副科长、经济师。

上一篇:浅议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厦门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