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5-02 10:58:30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摘 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拉动就业,对民生的稳定性也具有较好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更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但在当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只有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誉度,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和制度保障。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具体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原因;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1.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不具有优势

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管理上不规范,导致财务核算工作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企业的财务状况较为混乱,财务核算信息不真实现象较为普遍。这就导致银行不能更好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进行评估。同时中小企业经营信息不规范,这就导致外部出资者在在融资过程中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和承担较大的风险。相对于大企业来讲,中小企业在经济上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但在融资过程中,这种灵活性也导致经营上的不确定性增加,外部投资者自然不愿意面临着较大风险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对于银行来讲,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发放时,其额度没办法与大企业相比,额度较小,但贷款的所有环节却是一样的,会付出一样的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从经济角度出发,收益较少。相比之下,银行也不愿意为中小企业进行贷款。而中小企业由于受制于自身经营模式的限制,其固定资产比率较低,这样就导致其在贷款时用于抵押的实物资产是无法与大企业相比的,不仅可以抵押的实物资产较少,而且价值额度也较低,在抵押不足值的情况下,银行是不愿意发放贷款的。再加之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不够,无法更好的开发出来新产品,无论是技术装备、人才力量还是科技含量都较低,这就导致其市场竞争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外部投资者不愿意进行投资,银行不愿意对其发放贷款。

2.金融服务制约因素较多

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过程中,不仅其经营成本较高,而且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目前中小企业由于信用度较低,在交易和融资关系中缺乏信用,一些假破产,真逃债等行为频繁发生,而对于银行来讲,其对中小企业发产生的贷款损失仅仅依靠自身提供呆账准备金来进行弥补,这必然在中小企业信用度较低的情况下,对其放贷的谨慎性较高。目前银行实施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而中小企业贷款多以短期为主,不仅时间紧、次数多、额度小,而且风险较高,无法对贷款的周期进行准确的测算,而且还款的愈期性也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信贷人员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则不愿意拓展中小企业信贷领域。而银行自身对于中小企业市场,由于其具有多元性,遍布范围较广,而且情况也很复杂,对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无法有效的掌控,所以也不愿意在中小企业较高经营风险高的情况对其进行贷款。

目前银行方面由于基层行审批权限上收,这样每一笔中小企业的贷款都需要上报市行或是省行进行审批,不仅审批手续较为繁琐,而且通过率较低,再加之银行没有健全的中小企业评级授信体系,这就加剧了贷款审批权限和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之间的矛盾,使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加剧。同时当前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面对中小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银行在产品上缺乏创新的力度,没有为中小企业量身定作新的产品。再加之当前我国金融体制上的不健全,资本主义市场发展速度还较为缓慢,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没有为其提供直接的融资渠道,目前金融体制还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具体对策

1.健全和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国家需要出台相关的金融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国家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需要制定区域性的信贷政策,不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又作为地方优先发展的产业项目进行信贷上的支持,特别是对于一些经营较好,信用记录优良,具有良好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对其暂时出现的财务困难要给予信贷上的支持。同时银行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而且对信贷人员建立完善的尽职免责机制,加快其向中小企业贷款市场进行拓展。另外国家还应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这样在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时,给予其适当的补助,可以有效地减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而导致的损失,对其进行适当的风险补偿,从而调动起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市场涉足的积极性。

2.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建立专营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还要推动商业银行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流程,针对中小企业信贷的需求,采用标准化的信贷运作模式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从而更好的完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还要鼓励民间资本和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发展,使民间资本和股份制金融机构更好的参与到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中,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应该对其上市机制进行完善,增加其直接融资的能力,同时可以引导社会资金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充分的发挥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融资方式,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另外还要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提供有效的担保。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因此在不断完善金融政策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应增加自身的信用意识,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地方政策也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与其共同努力,有效的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探[J].经济纵横,2008(7).

[2]林夕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浅析[J].知识经济,2010(2).

[3]李瑞红.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3)

上一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浅谈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