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个角落给孩子

时间:2022-05-02 06:11:17

留个角落给孩子

给孩子开辟专门一个游戏区域,让他在自己的天地中玩耍、成长,这样的理念我甚是赞同,所以就在自己的家里打造了一个。实践证明,小混非常喜欢这个专用领域,把他往这里一“扔”,他就能自己找乐子,免去大人终日抱着、哄着的艰辛。

地方不用大,专用即可

我家足够宽敞,所以我们给小混弄了一个玩耍的专用房间,铺上各式图案的儿童地垫,墙上挂着视觉图,箱子柜子都装满玩具,俨然就是小混的王国。如果你家房间不够,可以试着把阳台改造一下;要是阳台也没有,买个儿童帐篷也行,很多帐篷都设计得非常可爱,还有折叠功能,不用的时候收起来也不占地。

其实面积大小不是关键,重点在于“专用”,要让孩子感觉到,在那个领域里,他就是主人,怎么布置、怎么玩,都由他说了算。

让他自己玩

只要来到这个游戏室,我就会放下家长的权威与架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尊重他的一切玩法。

小混如果对什么玩具特别专注的话,我不会打搅他也不会教他,让他爱怎么玩怎么玩去。只有当他希望我示范或是参与时,我才加入其中。他独自玩时,我都是有问必答,不问不答,最多在旁边提提问题,让小混给我讲解玩法;当我们一起玩时,我会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调来沟通和互动,时不时问问他,逗逗他,再给他制造点小麻烦小障碍等。

忽略给孩子回应不对,但回应太多,强制参与,干涉孩子这个该这么玩,那个该这么弄,也不是理想的状态,不仅容易打断孩子玩耍的乐趣,对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创造性、独立性也没有好处。

和电子产品拜拜

让孩子自己玩并不代表家长可以应付敷衍,一心两用。

每次来到小混的“王国”,我必定把工作与家务甩到一边,远离手机、iPad等一切电子产品,任务只有一个:专心陪伴小混玩。虽然小混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玩,不怎么需要旁人的干预和参与,但我们陪在他的身边时,他会玩得更专注、更投入。如果陪小混的时候还拿着电子产品,那么,不一会,他就会来抢走它们,原因有两种:或是因为我们过度沉迷,没有及时给予孩子回应,导致他发脾气;或是他认为它们更有趣,也抢着要玩。

其实即便是静静在一旁陪伴的时候,我的视线也很少离开小混:一是确保他的安全,二是能及时回应。

帮他发现新玩具

很多日常的生活用品,一旦进了小混的游戏室,就变成了玩具。我和宝爸也乐意把废弃的生活用品都给他,帮他在锅碗瓢盆中找到新乐趣。

比如有一条高压锅软圈,此前小混并不特别钟爱,一直闲置着,一次宝爸心血来潮,握着小混的小脚用软圈当呼啦圈用。看着软圈在自己摆动的脚上飞速旋转,可把小混乐坏了。后来又拓展到手臂转圈,竖起手脚让妈妈投圈,玩得不亦乐乎。

小混喜欢玩脸盆,我就把他小时候洗澡的超大号澡盆找了出来,他十分震撼,首次接触时居然坐在盆里玩了一个多小时。

目前宝爸的身体已经成为小混新的玩具:掀起爸爸的衣服拍肚皮、拔脚毛、捏肉肉;把爸爸的身体当成障碍物,从一边翻爬过来,再翻越过去,每次都可以玩好久。

在这方天地里当家作主的小混,一天天朝着自主、独立的方向长大,而我们守在他小王国的入口,亲眼见证小混每天的变化、感受到他玩耍中流露出的各种情感:成就的喜悦、挫折的焦躁、探索的急切、放弃的无奈……这何尝不是做家长的一种幸福?

上一篇:百变毛巾被 下一篇:电视有哪些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