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新员工管理忌“压”易“融”

时间:2022-05-02 06:04:52

80后新员工管理忌“压”易“融”

随着中秋的逐渐临近,各个金融单位每年一度的新员工入行工作也已接近尾声,大量的“80后”新员工作为新鲜血液被迅速充实到各个岗位,既缓解了前期人手紧张的问题,也为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在个别单位的新员工入行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例如在参加工作后个别人员存在工作散漫、当面顶撞领导、工作上计较、不服从单位安排,甚至不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等等,对这些问题,让很多单位负责人都感到头疼。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对新入行的80后新员工的管理应该结合他们的特点进行,交流沟通上只要做到忌“压”易“融”,相信问题会迎刃而解。

80后新入行员工都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上世纪80年代中,在他们成长的阶段,家庭生活条件基本上都是比较优越的,因此他们的思路更为开阔,观念也更为超前。加之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一切都还不熟悉,思维上还停留在学校阶段,相对比较封闭,这时如果忽视了和他们的沟通交流,一味的用硬性压制的方式去管理,就很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变得难以驾驭管理。因此,需要我们以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融入他们的生活,相信管理就会变得简单容易。

一是要选好引路人。这里所说的“引路人”,主要是指人事、党办、办公室等部门的政工干部,也包括那些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中层干部,他们政治观念强、工作经历丰富、长期曾做出突出贡献、对单位认真负责、关心单位的发展,最不论是资历、事迹、成绩上都容易让80后员工佩服并接受。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同志往往同80后员工一起工作生活,更容易理解其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思想工作予以解决,引导其心理、思想永远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

二是思想教育的方式要有所改进。搞好与80后员工的交流切忌“家长式”或“一言堂”,而应该以放下架子,主动与他们接触、交流的方式进行,先认可他们,掌握他们的思想、观点,然后再根据问题进行教育。举例来说,日常对他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能“不屑一顾”,而应该以尝试的角度广泛参与,从而与他们打成一片,真正拉近距离,在工作之外把上下级的关系转变为朋友式的关系。对他们的烦恼、困惑和不满的问题要以“过来人”、“明白人”的方式多进行开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不被困难、逆境所打败。

三是要利用好各种精神激励措施。要针对80员工的特点,设置多项精神激励措施,将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单位的发展紧密起来。举例来说,可以组织各类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为他们展示个人才能提供一个平台;可以组织各类建议征集活动,鼓励他们积极为单位发展献计献策;可以将制约单位发展的问题以课题的方式交给他们进行研讨,从而发挥他们的才能,等等,方式是多样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各类精神激励手段充分给80后员工以成就感,让他们处于不断的进步之中。

四是要对80后员工的工作成绩及时给予肯定。80后员工多在一线工作,业务量大,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差错,对于其部门的领导,一定要正确对待,不能一概以“严肃批评”了事。一般来说,只要其工作失误属于无心,且没有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应该以包容心对待,只要“及时改正”就是“好同志”;对其工作失误造成一定影响或损失的,除进行批评外,还应该重点帮助其查找工作出现失误的原因,以不再发生类似问题对待。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对80后员工工作失误进行批评的同时,当他们工作上取得成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表扬(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分肯定其工作成绩,鼓励其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是要在提拔使用上多给优秀80后年轻员工机会。员工的家庭背景、工作资历都存在很大差异,但这不能成为中层干部提拔使用的主要依据,而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根据工作成绩大小、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确定,并将更多机会留给那些表现优异的80后年轻员工,这是对他们前期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和鼓励,因为他们代表着单位的未来。除了提拔使用外,还应考虑员工的等级管理制度,每一个人都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获得晋级的机会,让每一名80后员工都看到个人发展的希望,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下定为单位发展贡献个人全部才智和精力的决心,从而将个人的发展与单位绑在了一起,自觉做出贡献。

上一篇:有效需求不足的治理研究 下一篇:浅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