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02 04:26:12

完善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大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在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通过实践并初见成效,但在具体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长春工业大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

关键词: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制

地方院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培养的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长春工业大学是吉林省一所省属工科二本院校,为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便是“本科生导师制”。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内容

本科生导师制与本科毕业设计导师制以及研究生的导师制都有所区别,它是指学生本科入学起就为其配备导师,导师在大学四年内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的职责不仅仅限于指导科学研究活动,还包括了对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的全方位指导。

从新生大一入学开始,导师就针对其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导师凭借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优势,为学生提供学习计划的制订以及专业知识的讲授。如什么时间报考会计职业资格证、会计证等。导师凭借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从事的科研方向,为学生提供相关领域的技术性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有机会进行深入课外锻炼。此外,针对学生就业和考研,导师也会提供指导性意见。

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的问题

1.导师职责权限不明确。首先,导师的职责过于宽泛。学校虽然对于导师的具体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其次,导师与辅导员相关工作存在冲突,二者的工作存在许多重复的地方。由于没有对两者的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工作中出现许多盲区。

2.导师指导方式不科学。相关调查统计表明,19.7%的学生认为他们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往往是导师侃侃而谈,自己只是聆听与记录,并不能与导师作深入交流;25%的学生认为在与导师进行交流之前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准备,而大多数导师也没有给予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在交流过程中往往是导师问什么自己答什么。以上两种的导师指导方式均是不科学的,导师制的核心就是需要师生的积极互动,导师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3.导师激励措施不完善。根据《长春工业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中的规定,对导师的工作给予了一定的报酬,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导师的工作热情。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本科生导师工作激励机制是通过院系来完善的,实施奖励的制度普遍力度不够大,且由于种种原因使奖励措施也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致使许多导师认识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失去工作热情,造成实施效果不理想。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针对上述导师制在长春工业大学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下列有针对性的建议:

1.明晰导师的职责。教师在担任本科导师之前要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导师的主要职责应该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思想引导,通过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行为指导,通过指导使得学生刻苦求学,阳光向上;三是心理疏导,通过疏导动态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帮助新生适应集体生活,坚持内心正能量;四是学习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及早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五是创新创业指导,通过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2.丰富导师的指导方式。首先导师要突出“导”的工作理念,要严谨自己的指导方式,创新教学与指导方法,在指导的过程中丰富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创造良好的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的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式的教育,突出个性化教育的特色。其次,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在与导师的交流互动中积极主动思考,能够将自己的问题反馈给导师。但是,学生不能一味地依赖导师,任何问题都等待导师给出答案。良性的互动关系的建立需要导师与学生两者共同努力。

3.完善导师的激励措施。由于一般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导师一般都是由本专业的专业教师兼任,大多数导师并不像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样投入大多数时间与精力做好导师工作。学校要建立与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把导师工作纳入考核考评中。导师在受聘期间应该享受导师津贴;导师工作应按指导学生的数量与质量计入教学工作量;成绩突出的导师,学校应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

在高校中实施本科生班级导师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实施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和教师不断探索积极解决问题,发挥好本科生班级导师的作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吉勇.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6(27).

[2]张家勇,张家智.哈佛大学本科生住宿制和导师制[J].比较教育研究,2007(1).

作者简介:高媛,副教授,在长春工业大学从事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上一篇:园林专业提升学生审美素质浅探 下一篇:高校预科生计算机基础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