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年赢得10秒

时间:2022-05-01 10:54:42

10个人,10年,只为了赢得10秒的喜悦。乍一听,这个命题有些牵强。然而,这就是科研工作者的精神状态。科研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每一位科研工作者能静下心、耐住性子,完成使命。10年的奋斗,最终赢得的或许只是10秒钟的喜悦,但他们觉得值得。这就是科研工作者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作为地空导弹兵部队的撒手锏武器,某新型导弹系统要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就必须保证各火力单元之间信息高速可靠的互连互通。而这一功能的实现,若仅依靠架设高塔进行中继接力通信,将使其作战区域大为受限。为了解决该型导弹系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大区域组网作战,仅有10个人的团队用了10年实现了机动化远程越障通信。在成功的那一刻,他们仅仅欢笑了10秒钟,就又开始了下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

对于团队成员而言,最幸福的就是产品成功的瞬间,而只有真正踏足科研领域的人才能体会——

那一瞬间的幸福,

也许不足“10秒”

“搞导弹的要研制通信装备?”早在散射通信车的研制初期,就注定困难重重。面对上级机关的不理解和不认可,团队成员数次进京,向上级机关汇报立项论证报告。在此期间,上级机关先后换过4位主管参谋。每次更换,他们都要把项目意义重新介绍,还要详细汇报项目的研制方案和关键技术攻关情况,每一次都像是阶段性考核。不过幸运的是,他们全部顺利通过。

同意研制并不代表研制顺利。散射通信车是地空导弹网络化作战通信系统的关键装备,研制并不轻松。

有人问:“研制这东西到底有多难?”

团队成员生动地回答:“相当于把大象塞进冰箱。”

有人又问:“科学无国界,直接引进不行吗?”

团队成员无奈地反问:“国际上,哪项核心技术能买来、能引进?”

然而,自主创新就是要敢于啃“引不进、买不来”的硬骨头。把中国人的空天安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抱着这样的信念,2002年的春天,他们一同走进了实验室。

接下来的故事,就像每一个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制过程一样,平淡无奇而又充满艰辛坎坷,同时饱含着科研工作者的默默奉献。

正因如此,也就不难理解,2009年6月散射通信车通过航空军工产品定型,确定在地空导弹兵部队批量推广使用时,为何这群人会紧紧地抱成一团。

只是属于他们的幸福实在太过短暂。随着某型导弹系统的升级,散射通信车也面临是否更新换代的问题。

其实以其现有的性能,它可以保证新型导弹系统信息传输,但为了更好地提升新型导弹系统组网作战信息传输能力,2012年,又是一个春天,他们选择了留在实验室。

一项创新的实现,仅仅意味着另一项创新的开始,而这周而复始的再超越与再追赶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在一直前行——

为了这“10秒”,

他们已坚持了“10年”

2012年中秋节,团队成员搞了一个聚会,其中有一个回答脑筋急转弯的娱乐环节,答错了就要罚唱歌。有一个问题是,教授在什么情况下会给大家唱歌?答题者很聪明地回答:当然是鼓掌的时候!随即掌声四起。教授不慌不忙地说:“你们鼓掌了我不唱,那是不是就算他答错了?”顿时一片欢乐的笑声。玩笑归玩笑,随后教授还是给大家唱了一首不太标准的《战友》。

这个睿智幽默的教授就是陈西宏,是团队的“发起人”和“领头人”,更是团队的“守巢人”,而且这一守就是10年。

为了这个团队,为了这个团队共同的梦想,这10年里,他放弃了很多。

2005年9月,陈教授申请的国家公派留美高级访问学者期限将至,若再不出国,多年努力争取到的机会将白白失去。与此同时,总装重大型号项目“某型地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系统”,赴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的任务也下达到学院。作为项目的副总工程师,陈教授是走是留?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陈教授却没有犹豫。“出国进修,最终的目的是服务部队,而现在就能更直接地为部队服务,当然是留!”

对于一个将自己置身于军队科研事业的人而言,这个选择也许真的不难。因为对陈教授而言,真正的困难从来不是个人得失,而是科研进展。面对种种挑战,他总是选择迎头上前。2008年6月,为了积累装备可靠性数据,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再次出发。他们奔波于巴丹吉林沙漠与祁连山之间,装备摩托行军上万公里,连续8个日夜吃在阵地、住在车上。同年11月,在空军组织的某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高海拔条件下工作性能试验中,散射通信车全程参加,保障了武器系统的远距越障通信,提升了武器系统作战能力,受到空军机关、试验基地和总部机关的高度评价,为大学和学院争得了荣誉。

这个团队里,有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更有满怀激情的年轻人,也正是得益于这种搭配,才使得团队得以延续10年,然而——

在“10年”里,

他们最多不过“10个人”

虽然已走过10年,但这支队伍在鼎盛时,也不过10个人。一方面因为这已经是科研团队的最理想配置,另一方面是由于团队成员的职务调动,还有一些硕士生、博士生成员毕业,甚至一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

谁会想到,最有活力的苏洪潮副教授会突然离开人世?苏副教授是陈教授的老搭档,擅长编程,在团队中负责通信软件的编研。然而,不幸的是他被查出患有脑癌,2009年3月,永远地离开了他所钟爱的科研事业。在他病故时,床头还放着他编程用的笔记本电脑。追悼会上,陈教授为老战友写了一首诗,里面有一句是“仙境天寒多添衣,世间一凡定慰君”。据说,此句含义有二,一是指团队将继承苏副教授的遗志继续奋斗;二是苏教授的女儿小名一凡,他们希望她也能像她爸爸一样有出息。现在的苏一凡已上高中,每次别人问及她的理想,一凡总会说要考空工大,就是爸爸战斗过的地方。

对于团队的每一个人来说,也许艰辛与苦难远比幸福和欢乐要多得多,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挠他们前进的脚步。

寒冬腊月,北风凛冽。在一次基地实验中,由于海拔高、天气冷,给散射通信车油机供油的副油箱油路堵塞,油机仪表指针一直下降。咋办?一个年轻人说:“我来!”他拿出油筒和油管,打开汽车底盘油箱盖,用嘴从油箱中一口一口吸油,保障了任务的顺利完成。

这个年轻人叫薛伦生,那年的试验他至今刻骨铭心,不仅因为那穿心的寒冷,还因为失去亲人那穿心的痛。

就在试验进行时,薛伦生家中传来噩耗,最疼他的爷爷离开人世。他强忍悲痛,继续坚持。可不久家中再次传来消息,父亲病危。在战友们的劝说下,他坚持处理完手头工作,马不停蹄地赶回家。而此时,父亲已离开了人世。然而,命运还是不肯放过他,2010年1月,奶奶病逝,他放下工作,火速回家,这一次他再也忍不住哭得像个孩子……

在薛伦生的笔记本上,有这样一句话:“养育我的是一瓢亲情水,我用它浇灌了一棵科研树。”两年间三位亲人相继离去,他是痛苦的,但这棵科研树的茁壮成长,也许是他对逝去亲人最好的慰藉。

上一篇:东湖之畔“锁江龙” 下一篇:大小事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