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

时间:2022-05-01 10:27:17

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

摘 要: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如何使数学练习科学化,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可以从丰富练习类型、设计生活化的练习、练习设计要有梯度等方面进行尝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练习;层次性;精选练习;开放性;实践性

数学课堂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如何使课堂练习科学化,使其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又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体验解答数学习题过程中创造与挖掘不同的解题思路给自己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呢?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课堂练习要突出层次性

在数学练习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使练习相互衔接,由易到难,循序渐M,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学习的需要。练习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要让差生“吃好”,又要让优等生“吃饱”;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发展题,还要有提高题,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有不同的发展。如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课中,我就精心设计了四个不同层次的练习:第一个练习,在得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马上请学生运用公式口算其他图形面积,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巧妙安排正方形面积计算,让学生自己去推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更好地强化面积计算公式的记忆。第二个练习,运用本节课得到的公式,返回来帮助解决开课时遇到的“一块长方形的土地和一块正方形的土地,哪块土地的面积大”的数学问题,通过这一练习,既加强了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又让学生体会到求面积的必要条件是去找到它的长和宽,或者边长。第三个练习是求书签的面积。先让学生估算,再实际测量长和宽,求得准确面积,强化公式的运用,并通过计算和估算的比较,对一个物体的面积大小有个直观认识。第四个练习“把这块地的长增加8米,宽增加5米求新面积大小”,是在前面形成结论的基础上拓展,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全面性。通过以上四个由浅入深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锻炼了自己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精选课堂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课堂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的练习,一题多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同时要注意控制习题的难度与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来难学生,让学生在平淡的练习中体会无穷的乐趣,在轻松的练习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柱的纸模型,引导学生对照教材,拆一拆,拼一拼,想一想,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把圆柱体拆成了两个圆形的底面以及一个长方形的侧面,共同探索出了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还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课堂练习要注重开放性

课堂练了要有基础练习,还必须要有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挑战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束缚。如:“把这块地的长增加8米,宽增加5米,求新面积大小”这个练习设计,就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一部分学生看到这道题,首先分析找到变化后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再求面积;另一部分学生用8×5算出所谓的“增加的面积”,加上原来的面积,就是新面积。通过这道题的练习、辨析、讨论,使方法错误的学生明白:8×5算出的并不是“增加的面积”,而只是增加面积其中的一部分,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获得了新知识、新方法,学有所获;而方法正确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得到满足感。

四、课堂练习要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练习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简单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实物书签和土地的面积,都在生活中都有着广泛地应用,在学以致用地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完全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充分锻炼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发展,也使得课堂大容量、高效地完成。又如我在教学《位置》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让全班每个学生用数对来表示自己的位置。通过调动座位的游戏来讲解位置与平移的结合。”整节课学习气氛活跃,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综合,练习时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要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体现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练习要求。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高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酒后驾驶辨识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