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时间:2022-05-01 08:47:56

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107-02

让学生奠基终身学习的信念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作为老师做才能使学生愿意独立阅读,并爱上它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环境,激发学生动力

1.设立图书角。在我们教室后面的墙角,有个书柜,里面摆放着几百本图书,来源是学生把自己喜欢读的书带到这里存放或者捐献给班里。图书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开放的时间一般放在午后上课前。简单的图书角,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知识之窗”。

2.校园书吧。新华书店在我们学校专门设立了校园书吧,由书店派来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学生可以随时到书吧去借阅和购买图书。

3.充分利用诵读节的声势。在学校成功举办的六届经典诵读节中,我们学校参加学生数超过5000人次,评选出了读书小博士、书香家庭等,同时还举办了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读书活动引向学生自己的内需。

二、培养兴趣,增强学生欲望

1.榜样激励。利用课前精彩两分钟、阅读课、班会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鼓励学生热爱书籍。

2.故事引领。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少先队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开展活动。

(1)各班举行“阅读之星”评选活动,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表格,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程度,由班级推荐再参加学校的评选,并给他们授予相关的“阅读学位”,最终可以享受校长亲自颁奖的“阅读金星”的殊誉。

(2)“大哥哥大姐姐讲故事”活动,可以请高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讲故事,同时促进两个年级学生的阅读。

(3)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到我校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我们学校曾邀请“知心姐姐”、大自然作家刘先平及著名儿童作家伍美珍等到学校讲座并现场签名售书,一次又一次在学校掀起阅读的高潮。

4.方法指导。指导学生选择读物。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但是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既有尊重和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读物。

三、时间充足,尊重学生感受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我大胆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大胆地谈自己的感受。假如小女孩没有死,她的命运将会怎样?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大胆地去想象。有的认为小女孩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的生活,有的认为小女孩回去爸爸会狠狠地揍她……可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就能发掘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搭建平台,培养学生兴趣

1.讲一讲。坚持每日3分钟的听说训练,我一般把时间安排在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故事,或讲一笑话,或背一首古诗,或说一说从电视上看到的新闻、新鲜事儿等,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上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

2.赛一赛。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常会利用各节日、班会定期举办开展阅读汇报,展示阅读成果。例如:演讲比赛、成语故事会、诗歌朗诵、新书推介、评选书虫、读书笔记展示等比赛活动。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及时地鼓励,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如上面讲到的评选“阅读之星”)和物质刺激(发给学生新华书店的购书卡或者图书),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3.写一写。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如每学期新华书店都会给我们发一些课外读物,如《走复兴路圆中国梦》《祖国在我心中》《雷锋的故事》等。我不但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认真阅读,还让学生写出读后感,先在班内评选,再优中选优,参加学校的评选,后来进一步筛选,参加市里举行的征文评比及读书演讲比赛。

五、师生共读,诱发阅读兴趣

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

总之,我们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更应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并重视阅读效果,给予正面的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上一篇:对提升中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怎样提高学困生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