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意 真趣 真情

时间:2022-05-01 05:16:28

诗缘情而绮靡,作文亦然。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会给人留下深刻、恒久的印象,但作文时如何抒情却是一个困扰着众多学生的问题,本期我们邀请吴欣歆老师和我们一起走进作文,帮助我们开辟一个作文的抒情空间。

(伊 帆)

中学生作文往往刻意追求抒情的含蓄,总觉得名家写来的意蕴深刻、情感丰富,自己的太过平白、肤浅,而借用别人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又难以写出自己的感受。于是莫名的自卑常常笼罩心头,变成了挥之不去的无奈。可见,“如何抒情”是很多中学生写作的苦恼。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份苦恼呢?

要抒情,先要动情。生活确实平凡,但往往平凡的生活也最让人感动。只要我们带着爱心生活,就不难发现许许多多的“动情点”,让内心震撼、良心颤动,这是真正的感动,也是抒情的基点。当我们对生活中的某个人、某件事、某个风景有了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当我们对生活中的某个片段有了情感的投入,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书写的欲望――快把它记下来。这时候,我们尽可以写得大胆、自信,因为,用真实的语言记录真意、真趣,文章自会有真情

生活和作文前者是立体的、动态的,后者是平面的、静态的,我们要做的是在平面上勾勒立体的图画,图画美不美、真不真、独特不独特,就要看它是否能再现我们的真实感悟。这就要求我们用心灵去生活,想方设法去描绘生活的真谛和自己的感悟体验,做到不为文造情。至于画图技巧,画多了自然出高招。困惑的时候也不妨模仿、借鉴一下别人的“招数”。这样,每个人都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开辟越来越广阔的抒情空间。

开辟抒情空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细节表现情感

生活在提供素材的同时也提供了加工素材的方法。比如我们说话的时候,不仅用语言来表情达意,还有语气、语调,甚至表情、体态来辅助,如果在记录的同时,力求再现说话人的“情态”,读者看到的就不是一个个词、一句句话,而是由一个个词、一句句话构成的一幅肖像、一个动作、一种情景或氛围,这些“情态细节”就起到了渲染情感的作用。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而我不经意的一声咳嗽,她便凶着脸将那吓人的药片放在我手里。

――晴晴《爱的礼物》

送新兵的站台上,一位母亲微笑着压住泪水,还未佩带徽章的儿子以不熟练的动作向她行第一个军礼。

――邓康延《在爱的站台上送别》

我们拼命地挥舞着手臂向老师涌过去,每张脸都因兴奋而红涨,每个声音都激动异常:“老师,我们赢了!”胜利的喜悦随着嘹亮的声音飞扬。

――摘自学生习作

前两个句子真实、朴素,写的完全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而这些经常被我们忽视的生活细节恰恰是最真实的情感表现,就是这些小的亮点成就了母爱的光华:母亲“凶着脸”,严厉中传达着母亲的担心、焦虑,爱的真切才会表现得如此急迫,一个“凶”字很容易让人走回往事,一下子明白了母亲的温情;“压住泪水”,压住的仅仅是泪水吗?还有母亲不愿为儿子所知的惶恐与惦念。除了爱你却不求回报的人,谁会这样为你掩饰情绪?压住了泪水,却压不住母亲深深的爱!若改用“忍”也能再现当时的情形,但情感力量却被削弱了许多。第三个句子在叙述中加入了表情、动作的细节,“涌”描写的不只是动作,更是一种情态――一群欢呼雀跃的孩子,眼角眉梢都是喜悦,他们向老师走来,让喜悦像泉水一样冒出来围住老师……这就是细节的情感魅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中好多事情的原委、情节可能会逐渐模糊,但某个细节会因为曾经触动你的心绪而留在记忆深处,写作时用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描写,就能写出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动笔前想想如果你向别人讲述事件的过程,你会有怎样的表情、神态,会辅助怎样的体态语,然后一边叙述情节一边把这些“情态细节”加进去,这样文字就会充满情感。

二、用想象寄托情感

感情是抽象的,即使用再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它还是不像具体的意象那样富有表现力并容易打动别人。何况还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时候。若是借助想象给抽象、虚幻的感觉找到具体的凭借物,情感就能够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跨越时空,在读者的心头飘荡。

写高三生活的感受,大多数学生都“满纸惆怅言,一把烦忧泪”,相同的生活细节让读者的情感在相同的地方被刺激,刺激多了,感受力必然下降,而利用想象就可以“同中求异”,用独特的方式表现相同的感受。有个学生没有直接描述内心的苦闷压抑,而是细腻地勾画了自己想象中的美好生活,一下子就引起了同学的共鸣:

多渴望,多渴望戴望舒、余光中、三毛和舒婷,那或清丽或婉约的诗行会带你到梦中去。多渴望,多渴望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骑车去踏青,放飞我幽囚一冬的思绪,看看是否枝头春意闹,让柔柔的轻风,暖暖的阳光,春天嫩绿色恬静的微笑轻抚我久远的期盼与渴望。

――摘自学生习作

这确实符合人们的普遍心理,热切盼望的往往是现在得不到的,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正是他压抑情感的化身,读来美妙异常,让读者走进读书、郊游的轻松闲适,而紧张、枯燥才是高三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在“虚”和“实”的反差中情感得到很好的抒发。

对祖国的情感是真实的,凭借想象塑造一个新的艺术形象,就能够把大家共同的情感表现得具体而丰满:

总有一天,我不再作枝上夜莺的哀吟,像沙翁诗中的云雀,我会一翅冲天,为那泱泱大国的中华唱出赞美的诗章。

――刘庶凝《还乡梦》

啊,祖国,假若你是一棵银杏,就收我做你的一片蝶状叶子吧。春天,我是你一片构思的理想,一颗复兴的心愿。为了使那熬度三千万年的古老虬枝萌生出娇嫩的希望,我会冒着料峭春寒,在你的枝头率先吐出翠芽……

――刘增山《祖国,假如你是一颗银杏》

第一例句如果写成“祖国啊!我要为你飞翔,我要为你歌唱。”抒情直白、空泛,很难给人深刻的印象,借助想象中飞得高远、声音动人的“云雀”来表达心中的渴望,“一翅冲天”的画面掠过读者眼前,作者的爱国情大放光彩,还乡梦深切动人。第二例句中,作者的情感在想象的“叶子和花”的关系中自然流露,无半点雕饰,却又饱满动人,不仅饱满,读来还有一种新鲜感。不同阅历的人会为自己的情感找到不同的意象,不同的意象会在不同的角度触动读者的内心。创造新颖的抒情形象,带着情感自由飞翔,这是想象在抒情中独具的力量。

三、用景物传递情感

我们还可以借鉴古人的抒情传统――借景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景物可以抒发不同的情感:同写春雨,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满怀欣喜;杜牧却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笼着萧索和凄凉。同是夕阳,李商隐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把失落和无奈写在夕阳火红的背景上;则写“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毫不遮掩地托出一派革命豪情。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我们看到的景物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喜悦时,天是透明的,鸟叫声是悦耳的;悲伤时,天还是那个天,也许我们就是觉得它灰白、昏暗,鸟叫还是那个声音,我们就是感到它聒噪不堪。中国古诗中的月光往往皎洁、明朗,莫泊桑在《爱情》中却这样描写:

半轮斜挂着的下弦月完全是惨白的,在空气中显出没有力气的神情,并且像是衰弱得不能走动,只在天上呆着;它也是拘束的,被天空的肃杀之气麻木了的向人间散布一种枯涩暗淡的光……

这段描写中,月亮惨白、麻木、枯涩无光,完全是人物的主观感受,表现的是人物悲凉、孤独、凄楚的内心世界。我们眼中的景物特征能够暗示我们的情感,如实写下我们眼中的景物,别人就能体会到我们的情感,这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吧。有人说情感就像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血不能流在外面,头破血流就不美了,借助景物来抒感,可以让情感像在文章中流淌,委婉含蓄,蕴涵着“曲径通幽”的情味。

不管直白还是含蓄,不管用什么方法、技巧,只要情感是真实的,抒发的是真意,表达出来就会有一种生活的情趣美,这种情趣美很容易与读者“真情碰撞”,诚如叶老说“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以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叶圣陶《作文论》)。

“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语),细节是生活中的细节,景物是生活中的景物,想象也不过是生活场景的延伸。说到底,开辟作文的抒情空间,还是要悉心观察,做生活的客人,用心体味,成为生活的主人。真诚为文,写真意、传真趣,以“真情”动人。

上一篇:走进赵州桥 下一篇:寿命长短分子定